家长对孩子的评价孩子不优秀?这几类家长脱不了干系

展开全文【Miona教育课堂】对幼儿教育有研究的人都知道意大利有位杰出的教育专家蒙台梭利,他把教育的目的分为两个方面,一个是生物的目的,就是更加注重孩子个人的成长,让他们拥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并且具备一定的文化和学识。而第二个目的就是让孩子能
展开全文【Miona教育课堂】对幼儿教育有研究的人都知道意大利有位杰出的教育专家蒙台梭利,他把教育的目的分为两个方面,一个是生物的目的,就是更加注重孩子个人的成长,让他们拥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并且具备一定的文化和学识。而第二个目的就是让孩子能够去适应社会,并且利用自己身边的环境,为生活和发展带来更多的便利和乐趣。每个孩子在刚出生的时候,对这个世界都是一无所知的,他们的爱好,性格,习惯都是在后天慢慢养成的,有些习惯或者说刚开始的习惯基本上都是来源于模仿,模仿谁呢?肯定是父母,所以说父母对孩子一生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可以这样说,孩子就是一张白纸,父母在孩子的生活上涂抹上什么颜色,往往就能够决定孩子一生的颜色。著名的教育家孔夫子在他的论语中说过一句话,“性相近,习相远”,说明了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环境对其影响的作用之大,早期的家庭教育可能会直接决定孩子成长的方向。在我教学的过程中,总会有意无意的听到一些家长说孩子的教育问题主要就是老师的责任,孩子如果有问题,肯定是老师没有教好。这样的观念肯定是不正确的,要知道能决定孩子一生走向的往往是家庭教育,而老师的作用只是辅助。很多家长只看重孩子成绩是否优秀,却不知道学习成绩虽然很重要,但是一个孩子的品行好坏,是否具备社会公德对他将来的影响也很大。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到这样一个故事,是关于学霸踹妈妈的故事。这个学霸我们把他化名为小西,从小学一直到高中,他的学习成绩都非常好,可以说是名列前茅,尤其是高考之后,还考上了一本的重点专业,对于很多家长来说,这可谓是一个非常难得的事情。但是等到小西毕业的时候,面临了择业的困难,他笔试一直都很好,可是一到面试的时候就被无情的刷了下来。一次一次的失败,让小西没有了信心,放弃了自我,整日沉沦在网络上。这样一直持续了两年,妈妈最终忍无可忍,就催着他去找工作,可是小西居然踹开了自己的妈妈,并且还把这一切归咎于妈妈的责任。身为父母,看到孩子这样肯定是非常痛心的,毕竟孩子的成绩一向都好,如今却沦落如此,而且对自己还有这么大的抱怨。可是小西的妈妈仍然没有意识到自己究竟错在哪,她只是觉得自己为孩子考虑到了一切,当小西还小的时候,为了避免别人打扰他做作业,就不让他与朋友交往;当孩子与亲人争吵的时候,自己也一直维护着小西。殊不知恰恰是因为小西的妈妈对小西的成绩太过于重视,而忽略了他的人际关系,而且无论对错,一心维护,造成了小西现在根本自己无法承担问题的现状。在每个家庭,每一位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有所有学有所成,所谓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但是要知道孩子最终都会步入社会当中,要独立的去面对一些问题,假如一味的只重视孩子的成绩,却忽略了其他方面,这样只会让孩子在以后的生活中处处碰壁。还有哪些家庭教育的方式会让一个优秀的孩子成为一个逐渐脱离社会生活的人呢?第一类父母:盲目操劳父母对孩子的爱都是无私的,可以说是为孩子去做所有自己能做的事情,生活中满足孩子各种要求,做到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其实从孩子上幼儿园时候开始,就要锻炼让他们自己去穿衣服,自己用勺子、用筷子去吃饭,锻炼自己的自立能力。而盲目操劳的这类家长总是为孩子做所有事情,比如说,放学了就帮孩子背书包,在孩子挤公交的时候就帮忙抢位置,甚至在孩子写作业的时候都要帮他们把作业本,书本拿出来,然后把文具给他们准备好。这一系列的举动看似很正常,却不知这样已经让孩子逐渐丧失了独立的能力,当别的小朋友能够自己穿衣,自己吃饭,自己主动学习的时候,而你的孩子却逐渐变成了一个依赖父母的懒虫。第二类父母:没事瞎担心家长对于孩子有些时候太过于敏感,就比如说,孩子在玩的时候难免有时候会东奔西跑的,家长就会赶去制止,因为生怕孩子摔了,生怕孩子摸了脏东西,影响到健康;当孩子在专心致志的写作业的时候,家长总是会表达要不要休息一会儿,累不累等一些无关紧要的关心,其实对孩子来说也是一种干扰。还有家长会有意无意的给出反面暗示,比如说,让孩子去提防一些坏学生,防止被别人欺负,让孩子多留个心眼儿,还总会跟孩子说生活上有很多的坏人等等,在这种暗示下,孩子肯定会增加很多的压力,这样就会变得敏感起来。第三类家长:总拿孩子去比较所谓“子以母成,母以子名”,每个孩子的成长离不开母亲的辛劳,而每个成功的孩子也会给母亲带来很大的荣耀,让母亲觉得很骄傲。而很多的家长不理解这句话,总是习惯性的把自己的喜好,自己的愿望强加给孩子,希望他们能变成自己想要变成的那种人。这类家长喜欢拿孩子去比较,去炫耀,认为孩子的优秀就是自己的成功。现在为什么那么多家长给孩子报补习班,学各种艺术?其实很多家长无非就是不想让自己的孩子输给别人,甚至还有一些家长为了提高孩子某个方面的成绩,还会直接给孩子制定严格的作息时间,把孩子圈养起来。孩子取得好的成绩,家长就笑脸相迎,孩子成绩只要下降,家长就各种训斥,孩子在无形中也增加了很多的压力。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yBrgG2pBrP.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