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中大熊猫”桃花水母现身浙江校园!专家称将稳定监测水质_衢州_南都_保护

近日,浙江衢州中等专业学校学生在校内池塘发现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桃花水母,引发关注。10月16日,该校老师告诉南都记者,桃花水母早在9月份已有学生发现。衢州市水产技术推广中心副主任向南都记者表示,学校的桃花水母很有可能是水螅体时被其他生物携带进

近日,浙江衢州中等专业学校学生在校内池塘发现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桃花水母,引发关注。10月16日,该校老师告诉南都记者,桃花水母早在9月份已有学生发现。衢州市水产技术推广中心副主任向南都记者表示,学校的桃花水母很有可能是水螅体时被其他生物携带进来,“桃花水母的周期性较强,特点在于不会常年出现。今年在学校出现,明年不一定也会有”。目前主要保护措施是稳定水质,同时与学校合作对水质进行监测,也可利用这次机会为学生提供实验课程。

衢州市水产技术推广中心副主任告诉南都记者,目前主要的保护措施是稳定水质,并与学校合作监测水质,该校桃花水母可能是水螅体时被其他生物携带进来。据悉,该市开化县也曾发现过水母。

10月16日,衢州中等专业学校姚老师向南都记者还原了桃花水母的发现过程。早在9月份,已有值日生在学校池塘里发现“白点点”,但当时并未引起重视。10月13日,余同学吃完晚饭后在池塘边散步,发现池塘中的“白点点”已有硬币一般大小,上网检索后发现“白点点”可能是水母,余同学随即向学校汇报情况。10月15日,校方邀请衢州市农业农村局和衢州市水产技术推广中心的专家到学校鉴定,鉴定结果为桃花水母。

据了解,水母是极为古老的生物,其水螅体和水母体的状态会世代交替出现。大部分时间为水螅体,但水螅体时不易被发现,只有水母体时才会被发现。桃花水母则是世界上仅有的一类淡水小型水母,生活在清洁的江河、湖泊、池塘等处,对水环境的要求极高。桃花水母有“活化石”“水中大熊猫”之称,最早诞生于约5.5亿年前,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和观赏价值,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衢州市水产技术推广中心副主任叶霆告诉南都记者,学校的桃花水母很有可能是水螅体时被其他生物携带进来,该市开化县也曾发现过桃花水母。桃花水母分布较广,四川、浙江、湖北、江西等地都有分布。目前已记录到11种,除索氏桃花水母和日本的伊势桃花水母两种外,其余9种中国均产。“桃花水母的周期性较强,特点在于不会常年出现。今年在学校出现,明年不一定也会有。且桃花水母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不能随意打捞。”

关于本次学校发现的桃花水母后续保护措施,姚老师向南都记者表示,学校已建成学生动物保护小组,将配合专家后续的水母保护工作。叶霆称,目前对桃花水母的主要保护措施是稳定水质,同时与学校合作对水质进行监测,也可利用这次机会为学生提供实验课程。

采写:实习生 丁乐 南都记者 方诗琪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yBrgJek06P.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