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考之路考公“上岸”之路,总有下一次期盼

2008年 我从某重点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毕业。 未来没有着落。 无知者无畏,无知者也快乐。 2007年还是校园里懵懂的我,对未来缺少规划,也没有用心思考以后的出路。单纯地想着实习、参加实习,轻视了就业的难,心怀乐观,想着总会有一份适宜的工
原标题:考公“上岸”之路,总有下一次期盼2008年我从某重点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毕业。未来没有着落。无知者无畏,无知者也快乐。2007年还是校园里懵懂的我,对未来缺少规划,也没有用心思考以后的出路。单纯地想着实习、参加实习,轻视了就业的难,心怀乐观,想着总会有一份适宜的工作在某个拐角出现。那时对公务员这一职业不甚了解,觉得很神秘,也很遥远。但是在同学的带动下,也购买了书籍,报名参加了2008年四川省选调生考试。第一次备考,完全没有章法,没有实战经验。考试应该有的紧张、焦虑等情绪也都被快乐掩盖,快乐在于成都的美丽繁华,快乐在于对新鲜事物的尝试,快乐更在于这标志着我在心理上开始由校园角色向社会角色转变:对未来充满着单纯的美好想象。在快乐情绪的支配下,每天早早起床,按时去自习,加之新闻学专业打下的功底,自认虽然这是一次尝试,但仍抱有成功的期望。遗憾不总是美,距离入围不计算笔试成绩的面试,我差了2个名次。遗憾也是美,通过这次考试,对公考增进了了解、增强了信心。2008年的夏天,我是慌乱的,在家里干农活、放牛。家里人尽管没有说什么,我却嘲笑自己,这么多年书读完,却还在放牛。小时候老人那句“不读书就只有放牛”的话时时回响耳畔。从家里出来后,来到成都,住进亲戚家。当时正值北京奥运如火如荼,亲戚一家晚上聚在客厅观看着激烈的比赛,我却只能在隔壁书房看书做题。印象最深的是男乒单打决赛酣战之时,我努力强迫着自己专心把题做完。当初在学校憧憬着毕业后有一份工作,一个人独立生活,下班后可以好好观看奥运比赛的想象不断击打着我不那么坚强的心。于是,我焦虑了,我怕考不上,怕我连大学生村干部都考不上。好几个夜晚,失眠都如约而至。经过几天的调整,我开始全身心投入复习。亲戚家离成都武侯购书中心不远,每天亲戚一家还没起床我就出门到购书中心看书,早早占一个座位,一本一本接着看,一题一题不断想。中午出来吃碗面休息片刻后,又马上投入复习。一般下午三点过后回亲戚家。离晚饭有两个半小时的时间,正好做一套试题,并进行对照检查。晚饭后又是一套试题实战。隔三四天左右,就对前面做错的试题再进行一次复习。这种再充实不过的日子,前后大约20天吧,中间除去和同学到洛带古城游玩,每天都是这样的节奏。现在想想,我很感激这样的日子,它奠定了我公务员考试知识体系,我的底子比第一次“试水”坚实多了。也因此,在8月底进行的四川省大学生村干部考试中,我的综合成绩在所报考县区80多名录取者中名列第3,笔试成绩只有一名成绩格外“变态”的考生比我高(她很快又同时考上了700多人竞争1个岗位的某区委办和广州国税两个职位,最终远赴广州)。尽管大学生村干部是没有编制的一个群体,但我离公务员更近了。大学生村干部的日子是无忧无虑的。每天和其他6名小伙伴在镇上、村上、社里穿梭,做各种打杂的事情。由于我新闻专业毕业,镇领导经常安排我在镇上做事,编发工作动态、信息要情,起草会议纪要、工作总结、领导讲话。镇党政办主任、组织员对我颇为照顾,仔细修改材料,对我进行启发,让我的申论写作提升很快。尽管这样的日子舒适、惬意,但我和其他6名小伙伴都清醒着:这是临时的工作,2年后就会结束,一个有编制的工作和身份才是未来的方向。我们都对下一次考试充满期盼。2009年大地回春之际,一年一度的公务员考试如期而来。瞄准了市中级人民法院的一个职位后,开始了新一轮的公务员考试备考。打下的基础还在,只需每天看书、做题,唤醒和不断巩固知识储备。任何准备都可能会有缺失。这次备考过程中,我把重心放在了基础知识的准备上,对申论审题、材料解析、套路方法等缺少研究,最终导致“行测分数创新高、申论偏题扯后腿”,我的笔试成绩排名第4,无缘面试。人生就是这样,我坦然面对。因为,还有下一次期盼。关于这次备考,也有一点与《半月谈》的缘分。那时从镇上领导那里搜罗了一些《半月谈》和其他杂志,我把他们放在办公桌的小书架上,经常翻一翻,给了我不少帮助。后来考走之后,书架留下了,书都一并带走了。考试年年有,今年特别多。2009年11月份,四川省又一轮公务员考试拉开帷幕。这次备考又多了8个小伙伴—2009年招录的新一届大学生村干部。8个小伙伴来到镇上的时候,我不由得多看了几眼,清一色的女孩子,个个青春漂亮。这对于还是单身狗的我来说,毫无抵抗力,我也不由自主的喜欢上了其中一个很有书卷气的女孩子。她有两个漂亮的酒窝,漂亮的让我忍不住开始追求她。我们平时很聊得来,晚上也常常深夜煲电话粥,工作上对我这个上一届的“老人”也很依赖。这促使我作出了错误的判断,她最终还是委婉拒绝了我。混合着被拒后的伤心、见到她时的欢心,我们一起走近了2009年年底的考试。我们俩报考的分别是相邻两县的法检部门,她是法院,我是检察院。我们相互约定,谁考上谁请客,谁的成绩低谁请客。让人没想到的是,考试头一天看考场的时候,身份证从资料中滑落而不知,到第二天正式答题、监考老师检查证件时方才发现!太粗心了。在老师指引下,马上去办了临时证明,但是前后耽误了15分钟。这对于分秒必争的行测考试来说,损失太大了。事实也证明,最后有8道题目没有时间了。在她安慰我、我祝福她的煎熬中,我迎来了惊喜:两门成绩均为60分,而她均为59分。我对她说,只有马克思才能写出这样的剧本。这一次考试题目有难度,特别是申论,60分已经算很高的分数了,所以我在报考的岗位排名第一,但是折合后比第二名仅高0.7分。面试充满挑战!我打印了数百道历年面试题,白天背、晚上背,白天模拟、晚上模拟。尽管如此,我还是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走入面试考场。面试抽到9号,题目也不难,但是有点紧张了,面试前强调多少遍的降慢语速、降慢语速还是明显加快、明显加快。出来的时候,有两名前面面试完的考生在外聊天。相互一询问分数,我懵了!我只有81.8分,他们都在85分以上,按照这个水平估算,毫无疑问我将被淘汰。怀着复杂的心情,中午吃宜宾燃面时,毫无胃口。通往罗马的大道,虽然是曲折的,但前途这次光明了。最终成绩的发布一下驱散了胸中的雾霾,面试后我仍然保持第一。那两名85分以上的考生,是全部面试人员中仅有的两名高分。苦尽甘来,经历四轮考试,我终于成为一名国家机关公务员。她也考上了。我们再也不在一个地方上班,人分开了;她此时也有了男朋友,心也没有机会了。-5-偶尔也会把这些现在看来特别而多彩的故事和别人分享,但较为笨拙的文笔始终不能达其情、达其意。就算勉为其难怀念一下青春吧。如今,随着年龄的增长,三十而立,也更多地懂得了成长的意义。进入机关门,成长的路上,我特别记得一个时间:8月31日。那是因为公务员录取文件是2010年8月31日,我成长为单位领导班子成员的文件是2015年8月31日。不管是不是巧合,我都想起人们常说的,毕业后的五年是人生最重要的一个阶段,虽然我的五年之期从毕业起晚了两年,但终归通过自己的努力,把握住了这宝贵的五年。心存感谢。这是我的成长,我的故事。给考生的一些话对于向往公务员道路的同学们,希望你们有所借鉴,归纳一下主要有以下几点建议:一、要有大量的积累。任何考试的技巧,在基础储备面前都是苍白的。所谓“广积粮、缓称王”,行测考试需要通过广泛看书、大量做题,来达到“熟能生巧”“运用自如”的目的。二、建立一个错题集。每次测试完,要将做错的题目和不知道但是猜对了的题目汇总,做一个错题集,每隔几天温习一次。三、适当掌握一些考试技巧。相信各位同学这么多年应该都积累了不少的答题技巧,可以有选择的加以运用,比如优先做擅长的题目类型、选项试验法、如何用排除法猜题等等。四、抓好申论写作的一头一尾一标题。所谓文章讲究“凤头”“猪肚”“豹尾”。开篇要引人注目,要有高度,与时政相结合;中间内容要丰满圆润,怎么最易体现?当然是小标题,如果没有小标题,就是每段首句话,要有亮点,不能平庸;结尾要大气有力度,能引经据典最好。抓好这几点,能最快提升申论质量。建议多看看《半月谈》、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等等。五、借鉴经典为文之法。作家梁衡讲“文章五诀”,即从形、事、情、理、典五个方面来写文章,写形就是文章有画面感,写事就是动态的过程,写情就是表达内心的情感,写理就是总结出一个道理、规律,写典就是用典故名言来进行点缀提升。不妨多看看毛主席的文章,看如何综合运用这五个方面来统筹文章。六、面试靠练。几人组成小组,用真题多次模拟。七、持久的坚持。这是保证前面几点取得效果的关键。八、注意细节。注意考前准备、计时器、仔细审题等。更多每日学习打卡,请关注谈公考公众号(ID:tangongkao801)责任编辑: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yBrgYDKpdP.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