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日是归年董元奔‖何日是归年——读亡宋妃嫔词二首

原创文/董元奔 南宋灭亡后,宋恭帝、谢太后、全皇后等献玺表投降,他们连同宫人、大臣被蒙古人押解到大都(今北京),其凄凉之状不亚于北宋靖康之时。在北方为囚期间,宋人的高低贵贱之分渐趋模糊,宫人之间的争宠斗气之风也荡然无存,同病相怜和思念故土的
原标题:董元奔‖何日是归年——读亡宋妃嫔词二首原创文/董元奔南宋灭亡后,宋恭帝、谢太后、全皇后等献玺表投降,他们连同宫人、大臣被蒙古人押解到大都(今北京),其凄凉之状不亚于北宋靖康之时。在北方为囚期间,宋人的高低贵贱之分渐趋模糊,宫人之间的争宠斗气之风也荡然无存,同病相怜和思念故土的情怀拉近了他们之间的距离,过去趾高气昂的妃嫔们与作为下人的宫廷乐师汪元量都相处得如同兄妹。十多年后,汪元量获得元世祖忽必烈同意,出为黄冠道士,回南方漫游。临别前,宋恭帝的妃嫔们集体为他送行,其中,金德淑、连妙淑、黄静淑、陶明淑、柳华淑、杨慧淑、华清淑、梅顺淑、吴昭淑、周容淑、吴淑真等十一位妃嫔分别填了“赠汪云水南还词”一首赠给汪元量,其中,前十人都是填的“望江南”,吴淑真填的是“露天晓角”。我觉得,华清淑和金德淑的词写得非常好。我们先来看华德淑的《望江南》:燕塞雪,片片大如拳。蓟上酒楼喧鼓吹,帝城车马走骈阗。羁馆独凄然。燕塞月,缺了又还圆。万里妾心愁更苦,十春和泪看婵娟。何日是归年?我初读这首词时,沉浸其中超过一个小时,感受颇深。李白曾有“燕山雪花大如席”的诗句,华清淑此词上阕起句以拳喻雪,不是雪花乃是雪团,雪状超过李白,而“拳”字中又寄托了词人对自己作为囚徒所遭受的非人待遇的控诉,寄托了自己刻骨的亡国之恨,“燕塞雪,片片大如拳”作为首句,先声夺人,真是绝妙好句啊。在这大雪纷飞,挚友远别之际,元大都却热闹非凡:街道上车如流水马如龙,酒楼上人喧鼓吹,蒙古贵族们沉浸在扫荡江南、灭宋建元的狂欢之中。“蓟上酒楼喧鼓吹,帝城车马走骈阗”,可见,南宋灭亡都超过十年了,而蒙古贵族们志得意满之状一直没有减弱。这是上阕的第一次正反对比。接着,词人作了第二次对比。在蒙古贵族笙歌达旦,歌舞升平的大都,词人独居被囚禁的馆舍,怀念故国,凄然泪下。上阕的这两次对比,通过乐景写哀情,通过哀情绘乐景,把愁苦的情怀拉到高处。下阕,词人又使用了对比,却是更直接的抒发怀乡之情。她先以传统的月圆月缺的比喻描写自己的心情,但是,其抒情的程度却超越传统。古人写月圆月缺无非是要说人生哀乐无常而已,而华妃的月圆月缺则是说:月还有圆缺相递接的机会,而她却永远与故土分离了。词人凝视着此刻美好的月亮(婵娟),想到万里之外的家乡也在这轮月亮的照耀下,不禁泪如雨下,而更让人震动的是,这种和泪望月的状况已经持续十年了。最后,词人无望的长问苍天:“何日是归年?”从而把怀念故土的情怀升华到极致。使用对比手法,以及使用雪与月这两个冷的意象,是这首词的两大典型特色。雪,虽然是北国常有的景象,但是,南方的冬天偶尔也会下小雪的。雪常以洁白的形象和纯洁的气质为文人创作时所吟咏明志,但是,华清淑作为亡国囚徒,身陷北方十年,从雪中感受到的只是凄寒和仇恨,这很符合她的心境。月,更是南国北国共有的景象,但是,生活在南国时的华清淑从月圆月缺中感受到的是人间分分合合的伤痛,而在北方,华妃仰望寒气包裹的圆月和缺月,只能对过去分分合合的往事心存温馨,分而后合如今对于她来说是奢侈的期盼了!词人对月的独特感受也是与她的处境相符的。这样,在上下两阕中,词人将南国和北国的雪、南国与北国的月进行对比,拓展了情感空间,强化了词的蕴藉性。春睡起,积雪满燕山。万里长城横缟带,六街灯火已阑珊。人立玉楼间。这是金德淑的《望江南》。《望江南》有双片的体式,也有单片的体式,这首词是后者。这首词也写得很好,好就好在其意境上有大手笔。大手笔表现在重、拙和大三个方面:写亡国之哀,此其重也;用笔朴素无华,此其拙也;以积雪、燕山、长城为抒情意象,此其大也。“春睡起,积雪满燕山”。上句点明作词的季节为春天。随之描写空间范围——积满白雪的燕山和万里长城。白雪积满燕山,如山披缟素。万山缟素之意象,实已有哀悼宋亡之意。再回味“春睡起”,本来春天就多困,醒来时肯定也是很慵懒的,但是,睡眼朦胧中看到的竟是远处披着缟素的燕山,令人痛心不已。起笔造境,沉痛至深。“万里长城横缟带”继续强化“春睡起”后词人之所见。词人望见披着缟素的燕山后,由于惊心,便揉揉眼仔细观看。她从燕山山脉望见万里长城,如一条巨龙蜿蜒于丛山峻岭之颠,宛如缟带。万里长城,历来是中华文化的象征;缟带,为传统孝仪中的重要丧服,而且是死者至亲披戴的。国破山河在,神州陆沉之痛,使山河披上缟带。在女主人公之心魂中,自己与大地山河一道为祖国服素呢。人们常称道吴梅村“恸哭六军俱缟素”之句,以梅村诗句视此“万里长城横缟带”词句,金德淑不弱于梅村也。“六街灯火已阑珊”。六街,借代用法,指大都。阑珊灯火,反衬夜色沉沉。自春睡起至灯火阑珊,词人独坐静默沉思了良久,词的意境也变得无限遥深起来。而暗淡的境界,透视出词人暗淡的心态,也意味着同样暗淡的现实。“人立玉楼间”。结笔以白描勾勒的方法直接描写词人的自我形象,总结全文。她独立玉楼,从早到晚,一言不发,但思想翻滚。她丹心难灭,纵然素服缟带亦难表哀国之痛。全词曲已终,而独立的玉人还在;全词曲已终,而悲伤还在延续,可谓余味深长。无怪乎据说此后金德淑每次对人诵此词,都会潸然泪下。这首词是词人沉郁于腹中的爱国情思的自然喷发。作为一个女性词人,能有如此之笔力,亦属难能可贵了。词虽用笔墨写就,但犹如用血泪铸成。词中融摄积雪的燕山、缟带般的长城、有人独立的玉楼于一体,化为悼念故国的庄严肃穆的境界。据历史记载,汪元量带着这些词回到南方后,再也没有去过大都。我想,他大概是不愿意再经历一次那般伤痛的聚会吧。【附】其他九位妃嫔的词望江南(黄静淑)君去也,晓出蓟门西。鲁酒千杯人不醉,臂鹰健卒马如飞。回首隔天涯。云黯黯,万里雪霏霏。料得江南人到早,水边篱落忽横枝。清兴少人知。望江南(连妙淑)寒料峭,独立望长城。木落萧萧天远大,□声羌管遏云行。归客若水情。樽酒尽,勒马问归程。渐近卢沟桥畔路,野墙荒驿夕阳明。长短几邮亭。望江南(柳华淑)何处笛,觉妾梦难谐。春色恼人眠不得,卷帘移步下香阶。呵冻卜金钗。人去也,毕竟信难乖。翠锁双蛾空宛转,雁行筝柱强安排。终是没情怀。望江南(梅顺淑)风渐软,暖气满天涯。莫道穷阴春不透,今朝楼上见桃花。花外碾香车。围步帐,羯鼓杂琵琶。压酒燕姬骑细马,秋千高挂彩绳斜。知是阿谁家。望江南(杨慧淑)江北路,一望雪皑皑。万里打围鹰隼急,六军刁斗去还来。归客别金台。江北酒,一饮动千坏。客有黄金如粪土,薄情不肯赎奴回。挥泪洒黄埃。望江南(吴昭淑)今夜永,说剑引杯长。坐拥地炉生石炭,灯前细雨好烧香。呵手离丝簧。君且住,烂醉又何妨。别后相思万里天,江南江北永相望。真个断人肠。望江南(周容淑)春去也,白雪尚飘零。万里归人骑快马,到家时节藕花馨。那更忆长城。妾薄命,两鬓渐星星。忍唱乾淳供奉曲,断肠人听断肠声。肠断泪如倾。露天晓角(吴淑真)塞门桂月。蔡琰琴心切。弹到笳声悲处,千万恨、不能雪。愁绝。泪还北。更与胡儿别。一片关山怀抱,如何对、别人说。(责任编辑:董尧、霜婵)【作者简介】董元奔,字固辕,1971年生于苏北,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汉语言文学专业江苏省知名辅导工作者,学业主攻古典文学,兼涉泛传统文化,创作以论文、随笔、诗词为主。责任编辑: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yBrgYJkWdP.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