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成立了什么小组2017年才成立的大学,你敢去读吗?

文 / 废青阿烧高考来袭,很多考生心中都有他们为之奋斗的大学。 同桌跟你说要争取考入“清北复交浙科南”,你就会觉得他将来一定是个栋梁之才; 有些同学说自己的分数希望能报读个财经类、理工类的院校,以后好就业,你也会觉得他思路清晰; 但要是有好
文/废青阿烧高考来袭,很多考生心中都有他们为之奋斗的大学。同桌跟你说要争取考入“清北复交浙科南”,你就会觉得他将来一定是个栋梁之才;有些同学说自己的分数希望能报读个财经类、理工类的院校,以后好就业,你也会觉得他思路清晰;但要是有好友跟你说,自己的志愿是就读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你或许会担心他,毕业后如果不做学术,是否会拼不过读社会大学的。而这位同学的亲戚可能会首先包围ta,频繁地提问: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科学院……是个大学?————社科大/国科大,了解一下其实,资深考研党对中国科学院和中国社会科学院绝不陌生,它们的研究生院就是个既非985也非211的外挂一般的存在。虽然“双非”,却享受着雄厚的师资力量和优渥的学术资源,实力不虚清北,愿景是成为国内最纯粹、最理想主义的顶级学府。去年五月,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下称“社科大”)成立,并整合了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的本科教育资源,暂设马克思主义学院、人文学院、国际关系学院、政法学院等八个学院,在高考后招收了本校第一批本科生。首批本科生390人,而在校研究生和硕博导师都超过2000人,真正的“教授比学生多,研究生比本科生多”。而早在2012年,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就已正式更名为中国科学院大学(下称“国科大”),并在两年后开始招收本科生。首届本科生332名,分布在数学、物理学、化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6个专业。在这两家“背靠大树好乘凉”的大学里学习,不仅可以坐拥国家重点学科培训点、重点实验室和工程研究中心的资源,也享受着与大部分普通高校区别开来的独特人才培养方式。中国科学院大学国科大采取学业导师制、小班制等培养体制,希望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为一生从事科学事业的力量。社科大也采用相仿的“师徒制”模式,每位“本科生学业导师”只负责带两名到五名学生。这些导师,不少本身就是国家长江学者、“千人计划”人选、国内外学科领军人物……基于“科教融合”/“本硕博一体化培养”的思维,两校学子在本科生阶段就被重点培养科研能力,有计划地接触学科领域的前沿内容。等四年过去,学校大概也不会expect学生必须交出99%的就业率成绩,而是更鼓励他们继续深造,无论是留校还是出国。以社科大为例,学校跟英美等十几个国家的大学和学术研究机构都有合作关系,而且本身在本科教育部分就有联合培养、双联学位和海外学习等形式,有志于留学的在校生,通过学校组织的项目出国深造并不是难事。————读大学,真的可以那么美好吗?听到这里,诸位是不是跃跃欲试,要报读了?且慢。作为一所年轻的大学,怎么能没点年轻人的小毛病呢?如果你不是一个习惯仰望星空的人,纯粹学术的操作可能会让你一脚踩空。时代在发展,由今观之,一所大学就算有大楼和大师撑场面,似乎也是不够的,一所大学还应该有悠久的历史底蕴、深刻的大学精神和丰富的校园文化。说到这些,这两所大学就有些尴尬了。比如中国大学历来迷之喜爱炫耀的地理位置。中山大学校歌首句写道:“白云山高,珠江水长,吾校矗立,蔚为国光”;清华大学校歌写道:“西山苍苍,东海茫茫,吾校庄严,岿然中央”;武汉大学校歌写道:“东湖之滨,珞珈山上,这是我们亲爱的学堂”。社科大的主校区位于北京市房山区良乡高教园区。没错,就是那个“比四环多一环”的五环房山区。那么,校歌是否只好写道:“啊五环,你比四环多一环”?国科大的本科生基本在北京市石景山区玉泉路上课,一个在百度地图上显示驾车进城需要22.5公里路程,经过34个红绿灯的地方。当然,往正能量的方向想,这更能锻炼你的意志力、行动能力、为求学而付出的诚意blablabla……可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你大概都会忍不住自我拷问:我到底来了一个什么鬼地方念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的校区有点荒凉图/学校官网而在校园文化方面,总是少不了社团的故事。但如果你考上本科教育还处于初级阶段的院校,当别家大学的freshman开始考虑加入哪个社团好的时候,你却要考虑帮忙创建个什么社团好。国科大较具规模的社团要数广播台、民族管弦乐团和话剧社。另一边厢,社科大目前有文学社、舞蹈社、音乐社和摄影社等社团。总之少到一只手都能数得过来,需要敢于突破的你,为学校构想出更多的组织。当然,往正能量的方向想,这更能锻炼你的个人组织能力、想象力、创新精神blablabla……可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你还是会忍不住自我拷问:我到底来了一个什么鬼地方念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未来技术学院表演情景剧《谁说女子不读博》图/学校官网最后,社科大/国科大等校的建校历史短暂,这使它们无法进入高校之间比老资格、比有底蕴的原始战场。在高校联谊会上,身穿烙印有校徽tatoo的文化衫,就是一种地位和阶层的彰显。那些名校logo上建校年份历史最悠久的同学,笑傲全场。浙江大学校徽上书“1897”,北京大学校徽上书“1898”,复旦大学校徽上书“1905”……国科大校徽上面没有年份,社科大学校徽上书“2017”(喵喵喵喵喵)中国科学院大学校徽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校徽最重要的当然不是历史的久远与否,可问题在于,这背后代表着大学的精神和个性,是一种文化遗产继承和学术价值取向带来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啊!这样一来,研究院转变而来的大学就显得缺乏历史、精神和灵魂了。当然,往正能量的方向想,这更能坚定你为校争光的决心、创造历史的雄心、刷新纪录的信心blablabla……可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你仍然会忍不住自我拷问:我到底来了一个什么鬼地方念大学?————国科大/社科大一类的大学,开辟了一条办高等教育的新路子,它们的出现无疑为沉闷的大学圈增添了一点活力,创造了更多的可能性,代表着一种“仰望星空”的气度与从容。在可预见的将来,学校的录取分数线只高不低。但是,这些带有实验精神的学校,也承载了许多人的期待,承受了许多人的目光,注定要在质疑之中成长。其某种程度上的“不接地气”,也会让自家毕业生在走入社会时面对更多挑战,需要用“脚踏实地”的竞争力,来提高母校的社会认可度。不走寻常路,考验着考生的勇气和学校的底气,需要时间交出答卷。而这其中唯一可以肯定的是,那些信仰“多快好省”的市场主义门徒,还是勿入此道的好。作者|废青阿烧编辑|子非排版|陈倩琳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yBrgYomBdP.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