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游酷玩一分钟大家谈|彭丁昌:“酷玩”影像的80后

一分钟 大家谈 5月18日“一分钟影像大赛”十周年活动海报正式发布。由此,十周年系列活动正式拉开帷幕。5月-11月期间,活动主办方将通过网络、电视、线下等多种形式,围绕“一分钟影像”的历史、当下、未来展开丰富多彩的活动。 今天,“三生
原标题:一分钟大家谈|彭丁昌:“酷玩”影像的80后一分钟大家谈5月18日“一分钟影像大赛”十周年活动海报正式发布。由此,十周年系列活动正式拉开帷幕。5月-11月期间,活动主办方将通过网络、电视、线下等多种形式,围绕“一分钟影像”的历史、当下、未来展开丰富多彩的活动。今天,“三生”继续推出“一分钟大家谈”系列,邀请文化艺术界名流,聊聊他们与“一分钟”的故事。本期受访者:青年艺术家、“一分钟影像获奖者\"彭丁昌彭丁昌青年艺术家A.C.尼尔森Brandbank摄影师代表作品“Monitor”获得“国际一分钟影像大赛”大奖;“SugarRush”及“西藏纪行”入围北京大学生电影节。“酷玩”影像的80后Q:闻韶A:彭丁昌Q:您是何时开始走上艺术道路的,其中是否有家庭的影响?目前您主要从事哪方面的艺术创作?A:从小受家庭氛围的熏陶应该说是有一些的。我父亲从事的是绘画工作,小时候耳濡目染,也就对图像、画面产生了兴趣。高中毕业后,我报考的是华师大的设计学院。对于自己未来的理性规划是毕业后从事设计领域的工作。但是在大二的时候,学院要细分专业了。纠结再三后,我还是顺从了自己的内心,选择了影像3艺术专业。现在我的主要创作方向是实验类的影像装置。Q:那您又是因为怎样的机缘接触到一分钟影像的?在最初接触的时候,您是怎样理解和定义“一分钟影像”的呢?彭丁昌(左)与江宏庆老师A:第一次的“亲密接触”就是在大学二年级,选择影像专业后不久,江宏庆老师组织全班的同学参与荷兰“一分钟影像”工作营的学习实践。当时影像艺术在国内还是比较新的一个艺术门类,对于我们来说也是很新鲜的。我的第一感受就是“很好玩”。而且因为是男孩子么,喜欢尝试新的事物、喜欢“不走寻常路”。在工作营中,我们接触到许多之前没有见到过、甚至是听都没听说过的各类先进的摄影摄像机器设备,因此觉得这是一门“特别酷”的艺术。所以我们班的男生特别多。偏爱新事物的彭丁昌Q:您刚才提到,一开始接触觉得“一分钟影像”是个特别酷的东西,那么随着了解的深入,您觉得它和传统艺术,例如绘画、电影等比较,又有哪些特点与不同呢?A:在刚开始接触影像艺术的学生时期,我对一分钟的概念还只是一个有时间限定的视频。随着接触的时间越来越长,看的越来越多,渐渐对这个“一分钟”有了一点深层的理解。在我看来,首先,“一分钟影像”是一种非常独特是思想表达;其次,它对于影像专业的学生(就像当年的我)更是一种非常好的训练方法。“一分钟影像”要求创作者将所有想法——无论种类、风格、长短——都用一分钟的时间来概括。这是一种非常专业的训练。第三,如今的“一分钟影像”经过十年的探索、发展,也像是一个“标签”。代表青年影像艺术家的实验平台。它是一个开放的、自由创作的空间,不需要很高的门槛,可以随性表达自己的心情感受和想说的内容。Q:回到您2009年获奖的作品《城市万花筒》,当时是怎样想到用摄像头的方式创作一部影像作品,通过这些摄像头,您又想表达些什么?一分钟影像作品《城市万花筒》A:创作《城市万花筒》这部作品的时候刚好是在一分钟影像工作营期间,也是上海城市一分钟项目的一部分。我和搭档徐涌一起关注到了城市中遍布越来越广泛的固定摄像头,对这样新鲜的元素既有好奇,也有一点“敬畏”。于是我们开始尝试站在“上帝视角”来观察这个城市。城市无处不在的摄像头我们在城市的各个角落寻找摄像头,把我们的摄像机固定在三脚架上举高到同样高度视角拍摄,尽量还原摄像头所拍摄到的画面。街角、天桥、居民小区甚至地铁站,我们尽可能多地拍摄不同时间段和地点的画面。经常遇到好奇路人询问以及保安驱赶和盘问,对于两个刚上大学的小男孩来说,当时觉得还是挺刺激的。我们记录下来很多当时上海的生活场景,正是这些多元化组成了上海个城市。彭丁昌与合作者徐涌在颁奖典礼上Q:在创作自己的影像作品同时,您是否会同时去关注别的参赛作品,从中获得一些启发和灵感?A:其实不只是关注其他人的作品,任何生活中的点滴感悟都会影响到创作时的灵感。我们生活的城市以及每天接触到的人和事,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自己的价值观。尤其是关注不同时期和地域艺术家作品时,就会发现原来这个世界是如此多彩缤纷。影像创作是艺术家的工具,用来表达对这个世界的思考,也是一种哲学思考的探索。很多哲学命题成为了我艺术思考的本源。读点哲学类的书会对艺术创作的灵感和思考非常有帮助。彭丁昌《与流浪者的晚餐》Q:2009年摘得“一分钟影像”大奖,对于当时的您、今天的您产生了怎样的影响?A:时间过得很快,获奖已经是将近10年前的事情了。当时我还是一个刚接触影像艺术的大男孩。能获得这样一个国际性的奖项,很意外、很惊喜,更多的是欢欣鼓舞,也坚定了我投身影像艺术领域的决心。在大学毕业前,我申请到荷兰的桑德伯格艺术学院继续深造,之后又在荷兰一分钟影像基金会实习半年。在这期间我也帮助有关机构整理了一分钟影像诞生20年来的作品资料库,包括许多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早期作品,也看到了整个项目的发展过程。总的来说,是越来越多元化、国际化。Q:在整理“一分钟影像”资料库时,您一定接触到了最全面的“一分钟”发展历程,在来自全球、数量庞大的作品中,您觉得中国参赛者的作品是否有它独特之处?A:艺术是多元的,艺术家也有各自不同的“个性”。在用影像手段表达自己想法的过程中,有些艺术家很“激进”,有些很“佛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艺术家个人的性格特点和身处环境的影响。时代性也是对作品影响特别大的因素之一。在看过许多其他国家的一分钟作品后,我的感觉是很多发达国家的艺术家侧重个人体验,不少作品非常私人化个性化,创作的心态也很放松,甚至有些“不知所云”。相比较之下,中国艺术家会更加关注艺术家的社会责任,以及在当下时代语境下的思考。Q:最后,能否谈一下您觉得这10年“一分钟影像”最大的变化在哪里,预测一下未来的发展?A:随着一分钟项目的发展,越来越的人参与其中,多元化和时代性是我能看到最大的变化。无论是从项目初期个人拍摄设备刚开始普及,还是到如今短视频站在了时代的风口。“一分钟”这个时间限定没有变,但是观众对于“一分钟”的体验已经有了微妙的变化。这也是一分钟项目的精彩之处,用“一分钟”的时间限定作为标杆,不同时期的作品和观众体验记录了时代的变化。这也是一分钟项目能保持活力的原因之一。同时,我也特别希望艺术人文频道和华师大设计学院共同举办的“一分钟影像”大赛能越办越好,给更多的学生和影像爱好者接触影像艺术的动力和展示自己的平台。责任编辑: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yBrgv7G6P3.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