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情送别著名神经病学专家郭玉璞教授_临床_病理学_诊断

深情送别著名神经病学专家郭玉璞教授 2023年7月15日周末清晨,北京协和医院告别厅庄严肃穆,一队又一队医务人员以及全国同道从四面八方赶来,共同为我国著名神经病学家、神经病理学家郭玉璞教授送行,致以最后的敬意。 郭玉璞教授于2023年7

深情送别著名神经病学专家郭玉璞教授

2023年7月15日周末清晨,北京协和医院告别厅庄严肃穆,一队又一队医务人员以及全国同道从四面八方赶来,共同为我国著名神经病学家、神经病理学家郭玉璞教授送行,致以最后的敬意。

郭玉璞教授于2023年7月11日在北京与世长辞,享年95岁。他离开了挚爱的医学事业,离开了为之奉献一生的协和医院,走完了光辉的95载人生历程。

上午7时许,郭玉璞教授的遗体告别仪式在北京协和医院外科楼告别厅举行。告别厅上方悬挂着黑底白字横幅:“沉痛悼念郭玉璞教授”,两侧挽联“笑容依旧伴春风,神韵犹在花丛里”。在遗像下方,郭玉璞教授的遗体安卧在鲜花翠柏丛中,身上覆盖着鲜红的中国共产党党旗。

进入告别厅,人们手持白菊,肃立默哀,鞠躬行礼,敬献鲜花,与郭玉璞教授作最后的告别。厅外的电子屏上循环播放着纪念短片,引发大家对这位德高望重的仁爱长者的无限哀思。

各级领导和全国同道以不同方式表达了对郭玉璞教授逝世的哀悼和对家属的慰问。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神经病理学组、神经肌肉病学组,《中华神经科杂志》、北京天坛医院、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解放军总医院、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吉林大学第一医院等纷纷发来唁电、唁函、敬献花圈挽联,北京协和医院领导、各科室及职工、兄弟医院同仁、学术团体代表、郭玉璞教授亲友等敬赠的花圈、花篮摆满了告别厅内外。

▲7月15日清晨,诸多亲友同事赶来送别郭玉璞教授

▲院长张抒扬向亲属表示深切慰问

▲党委书记吴沛新向郭玉璞教授鞠躬并敬献鲜花

▲党委副书记柴建军、副院长韩丁、副院长杨敦干鞠躬并敬献鲜花

▲北京天坛医院院长王拥军(中)、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副院长焉传祝(左)、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张薇薇教授(右)敬献鲜花

▲来自多地的医学同道深深鞠躬,与郭玉璞教授惜别

▲科室同仁深深鞠躬,痛别郭玉璞教授

▲协和职工们向郭玉璞教授献上寄托哀思的菊花

郭玉璞教授是我国著名神经病学家、神经病理学家,一生致力于神经病学及神经病理学的临床、教学与科研工作,主持神经病理实验室工作,引进、开展神经肌肉病理新技术,为我国神经病理临床与研究作出了诸多开拓性贡献。他确诊了国内首个MELAS家系,完成了线粒体脑肌病系列研究,根据临床病理与神经影像学观察,提出皮层层状坏死特征。详细并形象描述Balo病的脑病理特征,其病理报告被国际学者广泛引用。他在国内首先完成了家族性淀粉样周围神经病家系的临床病理研究和分子诊断,首先确诊并报告了遗传性压迫易感性周围神经病、感觉神经元神经病以及罕见类型的血管炎性周围神经病等。完成国家脑血管病攻关课题,应用全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局灶缺血再灌注模型,开展迟发性神经元坏死、细胞凋亡和尸检人脑梗死病理学对比研究等,对缺血半暗带和治疗时间窗理论等作出重要贡献。开展了降纤酶治疗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前瞻性随机双盲对照的多中心临床研究。

郭玉璞教授永怀赤子之心。作为改革开放后第一批出国深造的学者,他学成归来时,用个人收入从国外购买、带回关键实验试剂,开展病理诊断新技术。在他的带领下,北京协和医院神经病理实验室取得了快速发展,在疑难罕见神经科疾病的病理诊断与研究方面取得突破。郭玉璞教授非常重视临床与病理相结合的诊断思维,他为北京市神经科临床病理讨论会与全国神经病学年会提供了大量典型及疑难罕见的病例,填补了我国临床神经病理学领域的诸多空白,培训、培养了大批神经病理专业技术骨干,推动了中国临床神经病理学发展。

郭玉璞教授躬耕临床七十载,在他心中,协和为重,家为轻;病人最重,名利轻。他始终将患者放在第一位。2020年11月,92岁高龄的郭教授在自己生病住院期间,仍然在线上参加神经科大查房,分析讨论疑难病例——他为患者殚精竭虑,为医学呕心沥血!

高山仰止,音容宛在。

“大医精诚,协和风范。”“躬身杏林育桃李,白衣丹心济苍生。”“目睹郭老的神经系统查体和病情诊断分析,真正体现了神经疾病大师的风范。”“国之大医,吾辈灯塔”……郭玉璞教授始终践行着“严谨、求精、勤奋、奉献”的协和精神,是老一辈协和人的杰出代表,是指引协和后辈前进的典范楷模。他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yBrgyoJBdP.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