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an class荆州刘作忠:万水千山总是情

万水千山总是情 ——一封只得借助打字机的信 刘作忠 1 我没有死于大别山的毒蛇之口,没有被荆山的山洪冲走,也没有从武陵山的悬崖上摔下来;巫山的塌方、大巴山的撞车都能幸免。满载着近两万副具有湖北特色的对联和几千万字湖北风情的资料,我平
原标题:荆州刘作忠:万水千山总是情万水千山总是情——一封只得借助打字机的信刘作忠1我没有死于大别山的毒蛇之口,没有被荆山的山洪冲走,也没有从武陵山的悬崖上摔下来;巫山的塌方、大巴山的撞车都能幸免。满载着近两万副具有湖北特色的对联和几千万字湖北风情的资料,我平安地回到沙市。这场历时1年零3个月、行程3万余里、遍及湖北全境86个地、市、州、县、林区的漫游告一段落。我用一双皮鞋、一双解放鞋、三双凉鞋和2000多元钱的路费,在全省拜了3000余位老师(包括工、农、商、兵、教师、医生、学生、艺人、道人、和尚、尼姑、神父、阿訇、贩夫、走卒等),年龄最大的106岁。从2800多卷旧州志、府志、县志、山志、寺志、院志、笔记、家谱中,我对湖北的历史沿革、山川风情有了一个粗略的了解。那些曾向我提供对联和其它资料、现已先后谢世的先贤们九泉有知,想必欣慰!海峡彼岸的国民党元老陈立夫先生读此公开信,感慨之余,欣然为刘恩赐此墨宝此刻,我仿佛还在九宫山和神农架的云海之中遨游;那大别山的淙淙清泉、香溪河滚滚的碧波、齐岳山落水洞和葛洲坝的壮观,使我懂得了人生的意义;黄梅五祖寺、当阳玉泉寺、谷城承恩寺的晨钟,鄂城西山寺、武当山紫霄宫、黄陂木兰山的暮鼓,催人奋发;还有那浩瀚的云梦泽,翩翩重归的黄鹤楼,幽峭清丽的来凤县仙佛寺石窟,诸葛亮“躬耕陇亩”的隆中,文、武赤壁的惊涛……1982年春鄂西当阳县玉泉寺1985.5.4鄂东南通山县1985.6.14鄂东鄂州市西山1985.6.16鄂东黄州东坡赤壁1985.6.21鄂东黄石市1985.6.27鄂东黄梅县1985.6.29鄂东蕲春县李时珍陵园1985.7.5鄂东北英山县1985.7.16鄂东北黄陂县1985.7.16鄂东北黄陂县木兰山11985.7.16鄂东北黄陂县木兰山21985.8.1鄂西兴山县香溪河2时值隆冬,我挂记着:宜都县的王子观先生,您老每日在街头出租图书,衣服须尽量穿厚一点,能备置一个火钵最好;五峰县的李渭生先生,您今冬的柴炭可曾备齐?您用塑料布做顶棚,屋里温度是高一些,可空气不太好啊!秭归县的谭光沛、杜青山先生,我用路费给二位各买了一双解放鞋,二位两次来信致谢,真不好意思。今年七八月雨少,乐平里收成如何?屈大夫的塑像运到屈原庙去了吗?1985.8.3鄂西秭归县与当地农民诗人1985.8.5鄂西秭归县1985.8.5鄂西秭归县与当地文化人当阳县的张文华先生,自去年10月20日有幸同您结识以来,您陆续写了十多封信鼓励我,老人家,我正在努力以不辜负您的期望!宜昌市的常宝琳先生,听说您的耳朵近来听觉不太好,我很惦记!汽车在宜昌过长江后,沿武陵山脉的石门支脉,自东向西盘旋不久,就到了农民诗人习久兰的故乡——长阳县津洋口。我蓦然想起了诗人刘不朽《悼久兰》中的诗句:“你是山中一枝兰,历尽人间风雪寒。莫道幽谷无人识,佳花自有好风传,香飘神州万里香……。”贫苦农民出身的习久兰,以民间文学这块肥壤沃土为养料,从1953年起先后发表了1000多首山歌。遗憾的是,正当他纵情歌唱之际,一场病魔使他在6年前过早谢世。我用湿润的眼睛遥望孕育久兰灵气的巍巍群山和碧绿清江,情不自禁地呼喊:久兰老师,我来了!1985.8.13鄂西南宣恩县禹王宫与苗族土家族朋友恩施市的高荷鲜先生,您那被人强占的住房退回来了吗?愿正义战胜邪恶!宣恩县的陈开梅同志,你这位22岁的区文化站长,没有见过长江、坐过火车,连穿裙子也怕人笑,欢迎你明年夏天到我家做客!沙市是全国文明的花园城市,你在这里可同其他姑娘一样,身着艳丽花裙,象蝴蝶一样在花园里飞来飞去。我的女儿小溪,盼望着你这位侗族阿姨!利川县的陈致民先生,我在郧西县巧遇您当年在澳门神学院的同学李新富先生,他很思念您。郧西县的教堂即将恢复,我国宪法规定:公民信仰自由。1985.8.18鄂西南利川县农家1985.8.18鄂西南利川县用雨伞尖清除关庙石刻楹联中的石灰浆粉咸丰县的安治国兄,两个侄儿学习成绩如何?咸丰比沙市冷,你千万注意嫂嫂的支气管炎复发;聂秀坤先生,您的龋齿可拔掉?光喝稀饭不行,来日方长啊!1985.8.25鄂西南咸丰县尖山土家族山寨来凤县的田玉香同志,你的功课复习得怎么样?你的愿望一定能实现:中央民族学院的高才生,土家族儿女的姣姣者!1985.8.29鄂西南来凤县唐崖河畔访86岁老尼姑1985.8.29鄂西南来凤县唐崖河畔访89岁老尼姑1985.9.5鄂西南五峰县兴文塔巴东县的王见,建始县的冉子良、邓昌文,咸丰县的晏纯武,恩施市的周奔、蔡学让,鹤峰县的祝光强,利川县的简立诸位先生,您们放弃舒适的都市生活,把宝贵的青春献给了鄂西南大山,您们的献身精神,将同清江常存;郑世平,我的好兄弟!你和剥枣诗社的兄弟姊妹们,为弘扬民族文化,力排众议,在鄂西南这块贫瘠的荒野耕耘不止、拼搏不止、呐喊不止。你们不愧为巴人的后代、土家族的精英!“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瓢浊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问君此去几时来,来时莫徘徊。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人生难得是欢聚,惟有别离多。”——天音缭绕,灵光荡漾,它是郑世平和剥枣诗社兄弟姊妹们的《社歌》,也是我心中的歌!郧县的王文俊先生,预祝您的大作《卧龙拜凤》在京演出成功!1985.9.24鄂西北郧西县渡春桥1985.9.24鄂西北郧西县天主教堂竹山县的徐纯孝、唐明文先生,二位治学严谨,独树一帜,您们研究的正是我国楹联文学的一个新课题,广大楹联爱好者等待着你们的佳音!1985.9.28鄂西北竹山县房县的武仙竹贤弟,今年中秋节相逢于你家,明年中秋节欢迎你到我家团聚;1985.9.30鄂西北房县神农架的胡崇俊学兄,你为搜集、整理汉族第一部叙事长诗《黑暗传》,一个完满的家庭只剩下了你和两个孩子。冬天来了,你和孩子御寒的东西有吗?武当山的谭大江兄,你研究对联同气功的关系,选题新颖,希望你能写出一篇有份量的论文参加中国楹联学会1986年的年会;1985.10.7鄂西北武当山紫霄宫十堰市的陈河清局长,十堰是中国的一个市,《中国楹联大全》应该有十堰的内容。这次我在十堰活动了三四天,竟未找到一副对联,但愿十堰不要成为空白;荆门市的熊信孚先生,您家中一年两次发生不幸,我深表同情,您老人家不要忧虑过重,尚祈善自珍摄;宜昌县的欧阳运森、襄樊市的米高秦、天门县的钟紫山、公安县的袁子谦四位先生,诸位为欧阳修、米芾、“竞陵派”钟惺、“公安派”袁宏道的后代,恳望诸位能将先祖的佳联贡献出来,为我国的楹联宝库添彩;沔阳县的孙晓樵先生,您不顾71岁的高龄,每日走村串乡,四处抢救、搜集当地佳联,我不知如何感谢您!潜江县的左福棠先生,您这位任教30多年的中级知识分子,还是否住在那四面通风的房子里?左绪众同学的学习成绩不错吧?通城县的王荦杰先生,您一生流离颠沛,如今58岁了,孑然一身,情天恨海,有谁说清!通山县的朱冬石兄,5月4日一别,半年有余了,我寄给你的信、诗集谅已收到?通过报刊,断听到你从九宫山下唱出的“绿色赞歌”,我欣慰,我羡慕!嘉鱼县的黄可夫兄,嫂嫂及侄儿们的户口解决了吗?我给你寄去的粮票收到否?武昌县的席练文先生,我于11月7日到达“神农故乡”,也是您的老家随州。那音域宽广、优美动听的编钟之声,把我带回了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代。我在这里结识了一位叫黄敬刚的青年朋友,他正在撰写一部反映曾国、随国之争的专著,通过这部专著人们将进一步了解学术界争议很久的“曾、随之谜”;我不知道黄陂县的张振廷先生家中是否用上了电灯,还是否每天赶集卖了小菜再去买煤油;浠水县的龙顾三先生,您托我捎给云梦县徐桥华同志的信她已收到,她现为云梦县博物馆副馆长,已是一个孩子的妈妈了,她向您问候;枣阳县的李玉书、柏守贞两位前辈,你们30年代的党龄问题落实吗?历史应该是公正的!3我十分怀念文风鼎盛的鄂东地区。这块肥壤沃土过去曾为我们的民族孕育出象李时珍、熊十力、李四光、闻一多、王亚南、黄侃、胡风等杰出人物。今天更有方道南、梅白、丁永淮、叶钟华、童怀章、徐文灿、舒徐、汪荣福、欧阳宏、黄耀武、贺全斋、缪英、田世儒、黄海鹏、易亭、余彦文(以上黄州),周隽、杨济民、朱忱、杨村、艾义炜、殷楚材、朱朗如、胡念征(以上鄂州),李声高、陈出新、黄瑞云、雷电、吴汉杰、吴晶、江腾文(以上黄石),郑万选、曹理光、刘云亭、朱其政、祝振善(以上大冶),曹茂铨、范啸峰、王贤保、方子房、牛力之、李春(以上阳新),徐剑魂、游艺、吕中清(以上广济),陶士心、黄鹤年、桂遇秋、李华白、童曼筠、胡柱国、殷曙华、吴德怀、张虚谷、程涤怀、周濯街(以上黄梅),郑维忠、顾碧山、冯唤民、何勤修、邵登云、赵德鼎、张吉福、蔡知为、方岳、张亚文、郑伯成(以上蕲春),龙顾三、柴曾恺、徐升阳、周跃龙、朱泗滨、瞿道衢、闻立法(以上浠水),萧浪平、陈凯文、夏忠雄、徐用行、闻朝宗、汪盛唐、金性儒、蔡野农、傅俊英、萧海澄(以上英山),张绩武、王延杰、徐克礼、徐品超、黄白丁、蔡炳文、徐民、王哲斌(以上罗田),李国荣、李慕韩、邹人杰、王焕东、张新樵、范载熙、鲍觉非、唐梓文、叶世燮、叶文彩(以上麻城),秦永明、陈友良、刘金汉(以上红安),陈熙、阮苏明、张威、陈梅尘、李景芳(以上黄陂),姚海东、吴树成、张剑南、张之海、何重寰、李昌涛、左月波、赵步云(以上新洲)等一大批有识之士,他们之间的年龄、地位悬殊很大,但对继承发掘祖国文化遗产的信念却是一致的。正是由于他们的全力支持,我才能在鄂东地区抢救、发掘那么多的楹联。4那是去年夏天,我接受了参加搜集整理《中国楹联大全·湖北卷》的任务。我清理了一遍历来搜集的对联,又翻阅了自梁章钜《楹联丛话》问世以来陆续刊行的各种联书,可惜少有湖北的内容。联想多年来湖北的对联活动不如兄弟省市,作为湖北人我不服气。经过一番思索,我作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1984年8月19日,我骑自行车第一次外出了,那是到附近荆门市的一座寺庙。开始,我把平时的节假日集中起来,几个月外出一次。没有经费,省吃俭用,准备买棉衣的钱都贴上了。后来越跑越远,时间和经费远远不够,我一狠心,向亲友们借了一笔路费,来了个留职停薪。自然界的风、霜、雨、雪、酷暑、严寒、荆棘、峭壁、飞泉、湍流倒不足畏,没想到人间竟有那样的非遇:有人用白眼对待我,有人用鼻子同我说话;更有许多管文化的官员不认识“楹联”的“楹”字。鄂南某县文化局副局长问:“楹联是什么产品?”武汉市郊某县某官吏将“中国楹联大全”读成“中国木联大会”。并问:“开这样的会,发什么纪念品?”浠水县一位自称“作家”的同道,先是对我守口如瓶,后来又象特务一样跟踪、盯梢我;鄂北某县文化馆馆长将我支走后,问他的部下:“他既是中国楹联学会的会员,怎么只有一个人,没有开小车子来呢?”鄂西北地区某文化局副局长,将我的介绍信前后上下左右足足看了20分钟(可惜当时没有显微镜)。最后冷冷地说:“你这个中国什么联学会的介绍信到下面来,我们不接待,你到省文化厅换介绍信,你走吧!”……四处受气,钱花光了,脚走烂了。我犹豫、我彷徨,甚至后悔。绝望中,我想起了背包里的那根红烛,那是在闻一多的故居买的,高举这根红烛,我走完了后来的一万多里路……尽管“向钱看”,“向权看”的人不少,但我们民族的传统美德还在国人心中。同是萍水相逢,有人向我捐赠路费(黄州童怀章50元,京山程义浩24元,通山石品芳10元,洪湖夏志芳10元,嘉鱼黄可夫10元);许多单位和个人免费向我提供食宿,许多书画家为我泼墨题诗、赠联、作画;许多地方的文化、文物、史志部门召开座谈会、报告会,让我能在较短的时间内接触较多的人;许多同道自动集会同我交谈、同我合影;省内外的几十家报纸、电台、广播站不断报道我的行踪;数百件函件从大江南北、长城内外飞到我的家中。5那些感人肺腑的场面至今记忆犹新:在鄂东新洲、罗田、英山、黄梅、鄂州,在鄂南崇阳、通城、阳新,在鄂西南宣恩、利川、建始、长阳,在鄂西北老河口、竹山、郧县,诸多同道闻讯我到此,纷纷相互邀约,扶老携幼,聚集一堂,以让我在较短的时间,较快较多地了解当地历史文化,搜集较多的资料;在钟祥,韩愈的46代孙、76岁的韩实先生激动地从病榻上跳下来,除口述(韩老双目失明)许多对联外,并拄着拐仗带我考察郢中胜迹,引见其它同道;在蕲春,一位身患冠心病和高血压、名叫何勤修的老先生,听到县广播站报道我万里自费采联到达蕲春的消息后,身背一大包历年搜集的对联,从30多里外步行到县城同我见面。我永远不会忘记,那是1985年6月28日的傍晚。宜昌地区文化局副局长来层林,科长胡加武、王志琦和鄂西自治州文化局副局长马德略,科长袁一如等同志,或打电话、或亲笔写信,要求所属有关部门支持我的行动;今年4月24日在洪湖,周怀民、陈庆章二位同志得知当日是我31岁生日,分别在自己家中和县招待所为我设宴庆贺;通山的石汉城先生和丹江口的张之航、余良瑛老伴俩分别将我接到其家中宿食,临走时将我的包裹收拾得整整齐齐,就象战争年代父母送儿子上前线一样;1985.10.11鄂西北丹江口大坝1985.10.13鄂西北老河口中山公园1985.10.17鄂北南漳县洞坪村访85岁老中医1985.10.24鄂中钟祥县访韩愈46代孙在阳新,时值传统端午节,当地视这个节日为第二个春节,连出嫁的姑娘也要接回娘家。正在医院治病的县科协主任范啸峰先生,两次抱病出院请我到他家欢聚;许多归侨和前国民党军政人员同我谈到:对联不是那个党派的,是我们民族共同的财富。继承、发掘这份珍贵遗产,是海内外炎黄子孙义不容辞的职责……夜深了,寒冷的霜风不时从窗缝吹进来。此刻,我格外挂记那生活在比沙市纬度偏北两度的鄂西北地区的农友们。我不知道国家救济他们的寒衣、寒被,当地官员是否及时、如数送到他们家中?……1985.10.27鄂北宜城县庞居洞1985.11.6鄂北枣阳县白水寺1985.11.14鄂北大悟县宣化店记得我离开谷城时,当地村干部许诺尽快以稀泥裹稻草堵好周芳歧、陈世卿二老的墙壁破缝,不知结果如何?二老年近8旬,膝下无子女,一生以诗联为友。在此寒冬,多么需要人照料!关山阻隔,可恨我无能也无力侍奉二老。我又一次想起了老前辈梅白,这位当年曾是轰动全国的“龚同文”写作班子的中坚,20多年的坎坷,已是半身不遂了。但他还在发愤自学外语,开办家庭补习班,辅导那些高考落第的青少年。在这寒夜里,他老人家想必还在用一只手凿字写文章,把最后一点余热献给人民……。6这是一封写不完的信,我只能用鄂东名宿、新洲县县志办主任姚海东先生赠我的一联结束:“对对两行字对两行义;联联万里程联万里情”。1985年12月6日夜急就胡秋原(1910—2004)湖北黄陂人。历任《国民日报》社社长,国民参政会参政员,国民党中央候补执行委员,《中央日报》副总主笔,上海《东南日报》总主笔,国民大会代表,暨南大学、复旦大学教授,立法院立法委员,《香港时报》主笔,台湾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中华杂志》发行人等罗哲文,当代中国著名古建筑大师秦孝仪(1921—2009)与陈布雷、陶希圣并称蒋介石“三大文胆”。历任国民党中央委员会副秘书长、中央委员会党史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所长,国史馆馆长,故宫博物院院长等周策纵(1916—2007)著名美籍华人学者,海外红学大师,五四运动史专家附记这是我完成湖北全境1年零3个月采访回家后,为答谢各地师友、彻夜未眠后而草就的一封公开信,共印发了3000余封。此函发出,又经《人民日报》、《台湾日报》等海峡两岸多家媒体的报道,引起很大反响,我先后收到了海内外数千封读者来信,予我以极大嘉勉。为不负厚望,30年来,我先重返湖北各地,后赴全国27省及亚洲8国采风,以实践少年时因家贫和“反动出身”而失学,、立志“行万里路,读万卷书”的夙愿。在我人生道路上、在我走过的万水千山中,无数贵人给我支持、帮助、关爱、扶植、提携,没有他们我不可能有今天。这些贵人中的许多人已谢世,然而他们的音容笑貌,常常萦回在我的眼前。每每想起当年当时的情景,我就百感交激、泪眼模糊……本公开信相关原始资料万水千山总是情1万水千山总是情2万水千山总是情3中国楹联学会章程1中国楹联学会章程2中国楹联学会章程3致全省联友1致全省联友2致全省联友3采联记录|钟三明图文来源|刘作忠责任编辑: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谢谢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za6l9gprmy.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