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廊和画家是怎么合作【画廊推荐】画家姜日新:为道日益话日新

姜日新,字茗馨。悟道堂主人。1966年生于吉林省敦化市,职业画家,现居北京。自幼习画,精研山水,兼功花鸟。对中国传统水墨艺术特别钟爱,多年来临摹大量历代书画名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近年来得到众多名师点拨,画技大进,并师法古人不断推陈出新,使
原标题:【画廊推荐】画家姜日新:为道日益话日新姜日新,字茗馨。悟道堂主人。1966年生于吉林省敦化市,职业画家,现居北京。自幼习画,精研山水,兼功花鸟。对中国传统水墨艺术特别钟爱,多年来临摹大量历代书画名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近年来得到众多名师点拨,画技大进,并师法古人不断推陈出新,使其作品清新自然,浑然天成,具有一定的欣赏价值和收藏价值。备受书画爱好者喜爱和欢迎。其作品也被国内外人士广为收藏。作品入选文化部2012群星璀璨优秀作品展,第七届当代中国山水画展,共建绿色家园构建和谐社会全国书画大赛,在第三届当代中国文人书画艺术展中获金奖。现为中国国家画院龙瑞工作室画家,文化部中国山水画创作院画家,吉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长白山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敦化市美术家协会主席,渤海书画院院长,敦化市政协委员。己亥五月十三June为道日益话日新张凭姜日新斋号悟道堂,这不是趋势附雅,实是心有所属,心有所栖。道者,形上之谓,万物之奥,独立不改,周行不殆,负阴抱阳,冲气为和。古之道有"君子之道"、"先王之道"、"文武之道"、也有"为学之道"、"绘画之道"。做为中华传统文化的本体,千百年来,人们费尽心力去求道、体道、悟道,所为者何?就是要使"天为之清,地为之宁,神得以灵,谷得以盈,万物得以生。"由此,"道"在中国文化的深处,便有了超拔于具体物象之上的本体属性。正是由于"道"的存在,才使人的存在具有了能动意义、自觉意识和崇高意味,"道"在人的"此在"中体现出的自身辉光,历千万载,与天壌而同久,与三光而同光!▲碧峰飞流图68x34cm当今的人们,虽然对"道"并不莫生,但绝大多数只是停留在听闻层面,很少有人愿意用心去悟道。日新在经过20多年的临摹、写生、创作后,终于沉潜下来,开始进入对中国画理的反思过程。这个过程既是在总结自己一路走来的经验教训,亦是对中国画的种种妙,种种好做一番细致的梳理和思考。经过这番梳理,中国山水的平远、深远和高远,已不是昔时的三远,在日新的眼里,它变成了叠印的时空,零度的风景和荒山复调,中国文人画的精神脉动,正在与日新对山水画的挚着与追求贯通起来。大山深处,不只有太古的幽深寂静,更有一只寻找美和发现美的眼睛,在这寻找与发现的路上,日新时时叩问着,审视着,击打着自己的内心,他的内心霍然被人文照亮,他笔下的山水,重又回到古人的心象,铺展出一片幽情和远意。▲云山青秀68x34cm在长白山脚下的敖东古城,姜日新生活了近半个世纪,他一生没有离开这座古城,正是这座悠悠古城给了他绘画的灵感和生活的乐趣,他在苍苍茫茫的长白山深处写生,一片白云苍狗,一片绿叶翠滴,一处没膝荒草,一处潺潺小溪,分明只有物象,然而这物象又时不时地活了起来,让他的心老是不得安生,直到前几年,他在悟道堂静夜独思,忽然发现远山飘进了屋里,他的心被猛地惊了一下,啊!中国画的真意,并不只是在古人的笔墨中和形式里,它更是在体道悟道的心会中和杳然无极的时空里。▲幽瀑聲远136x68cm绘画之道,一半是传统,一半是生活,一半是心象,一半是灵感。有人说"在看过古画的眼里,江山已不如画了",这话说的真好!高度符号化与程式化的中国山水画,凝结着千百年来中国文人雅士的心血,将万千山水浓缩于尺幅之间,使人不经意间感受到空间的幽深,时间的渺远,文化的厚重。日新的绘画便也在这为道日益的进步中,一步一步走向完境和圣境。作品赏析▲云去云来岭上峰180x97cm▲雨后轻舟待渡人136x68cm▲清风染浓黛136x68cm▲秋晴泉气香180x97cm▲溪山云起136x68cm▲寻幽别有云深处136x68cm▲芳华洗尽苍山远136x68cm▲高岚积翠136x68cm▲碧山云起图136x68cm▲峰高云相伴136x68cm▲幽谷清源136x68cm▲泉涌山居静136x68cm▲家居奇山秀水中136x68cm—END—责任编辑: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za6lAL55rm.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