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刷屏求浇水游戏《中国式家长》刷屏:最终我还是选择成为“别人家的孩子”

最近,一款国产独立游戏《中国式家长》火了。 在Steam游戏平台,《中国式家长》一度成为热销榜的第二名,评测中获得了高达88%的好评。而这款独立游戏的制作团队是中国的两个“80后”。 游戏截图 这款游戏成功让不少玩家开启了“云养娃”模式,甚
原标题:游戏《中国式家长》刷屏:最终我还是选择成为“别人家的孩子”最近,一款国产独立游戏《中国式家长》火了。在Steam游戏平台,《中国式家长》一度成为热销榜的第二名,评测中获得了高达88%的好评。而这款独立游戏的制作团队是中国的两个“80后”。游戏截图这款游戏成功让不少玩家开启了“云养娃”模式,甚至让众多网友沉迷其中,比如下面这两位↓↓↓1这是一款什么样的游戏?“每个孩子的出生都伴随着父母的期望。”这款游戏完美地诠释了这句话——从一出生,玩家所扮演的孩子就要开始完成父母的一个个期望,比如翻身、走路、说话……稍大一点则要掌握各种知识、技能。简单来说,这是一款养孩子游戏。在游戏中,你需要通过安排孩子的学习时间来习得各种技能,以达到家长所期待的目标。不过,玩家始终都要在自我心理压力和父母满意度之间维持平衡——只要完成了家长的期望,就会有奖励,父母满意度也会随之提高;但当家长的期望越来越高时,玩家需要完成的任务也越来越多,自身的压力也会随之增大。作为玩家,为了让自己更优秀,学习时就不得不增加自己的压力;如果家长过度逼自己孩子,孩子就会压力过大,这时就需要通过娱乐缓解压力。但倘若娱乐过度,父母的满意度又会下降。比如娱乐项目中的“跟着音乐拍手”虽然会增加孩子的想象力、魅力以及行动力,但父母满意度会-5,同时孩子的压力也会-5。2游戏里的“中国式”细节不得不说的是,“中国式”是整款游戏的亮点。游戏截图游戏中人物的情节往往取自日常生活点滴,像用自己的技能帮父母在“面子对决”中取胜、过年发红包时的来回推搡、班干部竞选的“心机”等设定让网友直呼“太现实”。游戏中“面子对决”截图以“面子对决”为例,这就是被不少玩家认为“超写实”的部分。在“面子对决”中,孩子通过练习获得的所有特长,都会成为家长跟别人攀比炫耀的“战斗武器”。如果让父母赢得“面子对决”,玩家就可以获得更多奖励,成长也会更好;而如果特长放完了攻击力还不够的话,玩家就会目睹妈妈在各种冷嘲热讽中败下阵来。经过出生、上学、考试、毕业,相亲、就业,最终游戏会根据玩家发展的特长给出不同的职业结局。而当结局出现、游戏结束后,这一代玩家所扮演的角色将会作为下一代孩子的父亲。当然,玩家可继续进行下一代游戏。同时,上一代的职业、性格、配偶,会影响到下一代的基础属性、零用钱等等。3孩子眼中的“中国式家长”什么样?何谓“中国式家长”?百度百科给出了这样的解释——中国的大部分家长都存在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思想,而在教育过程中又存在过分溺爱、心灵施暴等特点。这就如同一枚硬币有着完全不同的两面。在游戏制作者眼中,这枚硬币的正面是爱,而背面是不恰当的表达方式。当这款游戏还未正式发售时,几乎所有评论都是玩家在讲自己和家长之间的故事。有人吐槽和父母相处时间太短——“前几年父母关系变差,离婚了,但就是离婚前,他们的关系也不好,我一年能见到父亲的面的时间恐怕连一周都没有。”也有人抱怨父母曾经管得太宽,却从不去真正了解自己——“很多父母都不懂事,包括我的父母。他们关心的从来是我的学业,我的温饱,却不明白我真正缺少的是什么。但这没关系。我不会再奢求什么了。去乞求他老人家改变三观,实在强人所难……反正我也安稳的长大了,拥有了自己独立的思想,他们也没有再约束我了。我确实欠他们一个拥抱。”有人觉得家长完全对自己的努力视而不见——“我做好了一切,非常努力了,可是没人看到。”也有人说到家里的困境——“家庭贫困欠了许多外债,父母又望子成龙。经常为了成绩和钱吵架,母亲一直说父亲没用。”更有人在说作为“中国式孩子”的不容易——“学生们生活也不容易,压力也很大,每个人都想要未来丰富多彩,可是现在竞争力真的大。我作为一个初二党,每天要应付着家里的压力,还要应付在学校的各种问题。”当然,有人回忆起家长的好——“我的父母十分个性,最终导致家庭破碎,但是他们都是好人,基本没打过我(小时父亲因吃饭吧唧嘴打过我,仅此一次)。”还有人写出自己记忆深处对家长的感觉——“我记得小升初考试那天,我妈拉着我的手在人群中挤来挤去。那时的我身体还没发育完全,身高较低,我妈就拉着我的手。我能看见只有头上的天,和我妈的手。那是我唯一的方向。”4当孩子成为“中国式家长”不过,当玩过游戏后,之前吐槽家长的孩子们仿佛一个个都成了“中国式家长”。有人热衷于让“孩子”刷分,玩过几代人,就为了能上一所好大学。更有甚者还和朋友互相晒“孩子”的成绩单。也有玩家放弃了“好好学习”这条路,选择做自己。下面这位网友经过几代人不懈努力,成功地让“孩子”当上了“大艺术家”。也有网友觉得,玩过了游戏才开始理解“中国式家长”的辛劳。5“我们更希望孩子与家长能互相理解”在孩子们的眼中,可能每个家庭都有各自不同的“中国式家长”。但作为“过来人”——游戏制作者刘祯浩和杨葛一郎相信,每个家长的出发点都是爱和期望。作为80后,两位游戏制作人都对“中国式家长”有充分体验。“大家普遍成长过程中的那些问题,比如家里资金没有那么宽裕,想要的东西没法得到,家长苛求学习成绩等等。这类事都会经历。”刘祯浩说。同时,近年来在一些社交媒体上,也存在着一些吐槽自己家长的网友。最为著名的例子是,前几年豆瓣上一个名为“父母皆祸害”的小组,曾引发广泛关注。而游戏中的很多吐槽,其实都来自于网络上孩子们的不满。刘祯浩说,做这款游戏的目的并非放大某一方不满的声音,“我们更希望孩子与家长能相互理解”。他觉得,当孩子玩过这款游戏,会更理解大人和现实社会,“最终能明白家长的一些东西其实是有一定道理的,只不过方式不太对”;而如果家长玩了这款游戏,再经历过一遍成长历程,“更能理解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更谨慎地去决定自己对孩子的方式”。杨葛一郎告诉记者,他希望在玩家“会心一笑”的同时,也能感受到“父母是爱你的,但只是表达方式不同;我们也是爱父母的,只不过有时说不出口”。游戏宣传片截图在这款游戏的宣传片中,记者注意到有这样两句话——“父母爱我们,总是用错方式;我们爱他们,却不主动拥抱”以及“我们花一辈子等待父母理解,父母花一辈子等待我们说谢谢”。因为内容太过真实,很多网友都想起了自己的童年时代,他们纷纷分享出了自己经历过的“中国家长式教育”。“学习是第一重要的事”@炸炸爸爸望女成凤,从小都很关注学业,穿衣打扮、兴趣爱好,都是影响学习的大忌。我从小“丑”到大,电视剧里面的“青春”和我没什么关系,大学才开始好一些。也没有培养出自己的爱好兴趣,这一点后来也让我特别失望。因为没有一技之长,觉得自己真的普通得不能再普通,所以不自信,甚至很自卑。如果以后有了自己的孩子,无论男女,从小我就会帮助他学会管理体型,不弯腰驼背,体态要好。爱好也很重要,总归要有一技之长。希望他能性格开朗,一直自信,不要想太多。@C我爸妈特别重视学习。成绩不好的话,整个寒假都不能看电视,只能关在房间里做作业,洗头洗澡甚至都被认为是浪费时间。天天被逼学习,无论想做什么事,只要他们觉得没用就不让学。这让我对父母的爱产生怀疑,在他们眼里,听他们的话,就算一事无成啃老也是好的,不听他们的话,就是不孝。比起我,他们或许更爱自己,爱自己的权威和面子。如果自己有了孩子,孩子只要认真学了就好,不会过分在乎成绩,会让他们做自己,不把个人意志强加在他们身上。“长大了特别羡慕有一技之长的人”@小红我是属于放养类型的,小时候并没有受到那些“中国式家长教育”,不会被逼着上辅导班,学才艺。那个时候我爸妈宣扬着“快乐教育”,快乐是挺快乐,自由也确实挺自由的,但其实原因就是家里比较穷,负担不起那些长时间的才艺学习。长大了才知道跟别人落了一大截,总是幻想着当初如果学个画画、学个乐器、学个舞蹈,我现在的样子、性格、生活方式,甚至是人生道路,会不会是完全不同的轨迹?所以啊,“中国式家长教育”也并非毫无可取之处,你可能未来特别迷惘不知何去何从的时候会觉得,自己仍然还是踏踏实实掌握着一门技能。我是1987年生人。来自乡镇,与城市八零后人比,差的不是一点半点。我们小时候没有任何学习压力,没有任何特长辅导班,那会幼儿园到高中都只有一所,完全不存在择校一说。我父亲迷信教师,不善言辞,即使高考也从未和我深入交谈过关于未来的事情。小时候他们答应买什么做什么又不能兑现的情况实在太常见,让我也形成了随口答应别人的习惯。但这些都是可以理解的,他们非常不易,两个人一个小学毕业,一个初中毕业,还要他们学什么教育思想呢?供我读书,让我三观正,简直正到古板,已经是特别好了。我现在是快两岁的妈妈,很注意守信,不轻易对孩子许诺,说了就要尽量做到,包括买气球还是吃糖之类的小事。一定让孩子有个持续很长时间的爱好,给她上个辅导班。@陈悔恨因为父亲是老师,所以从小家里就挺注重各种方面的教育。从小学一直到初中毕业,我学习成绩都是排名前1%的那种,也理所当然地进了当地最好的重点高中。但后来自我意识发展出来,变得很叛逆,和父母产生了各种矛盾,甚至发展到和我爸大打出手的程度。后来父母慢慢地对我不再那么严格了,从初中周末每天只能玩一个小时电脑,变成了随便我玩多久。那时候念高中,周六下午回家到周日中午返校的时间里,除了睡觉,我基本都在玩游戏。因为这个,成绩自然也就下降了。当时自己对自己要求也很低,高三别人都在拼命复习,而我却抱着“快乐学习”的心态。结果上了一个很平庸的一本大学。大学之后离开家里,后来也就慢慢理解了父母,现在说起来也有些后悔,希望以后对父母更多理解和关心,好好努力,弥补之前的遗憾。如果以后有了孩子,我希望自己能做到宽松和严格有度,让孩子有自我约束的意识。“想让孩子做好,自己先做个榜样”@一溉对于一个小镇姑娘来说,我经历的挺不一样的,我的青春过得很愉快。我爸是父亲,更是我的好朋友,他是小镇上的个体户,我们家物质不富裕但精神很富裕。我搞不懂数学题,他就跟我一起研究。高中的知识他忘了,就自己买了一套网课,跟我同步学习;他陪我背古文,我们一起背了《出师表》、《长恨歌》、《种树郭橐驼传》;我迷恋网游,他打的比我还好,我玩LOL,他就在旁边做指挥,现在偶尔回趟家用模拟器玩一次吃鸡,他也会来“过过眼瘾”;现在他在家带老弟打野上分、刷数学题,还能空出时间研究菜谱。现在我在人大读书,回家会跟老爹分享投资理财、分享管理理念、会给他带我读过的好书。在我眼里,爸爸是一路上鼓励我成长,鼓励全家人成长的人。我跟他开玩笑说,老爹,之后你外孙外孙女都得你带了,你比谁都合格。如果以后为人父母,我会特别注意爸爸教我的:“你想让孩子做好,自己先做个榜样。”@青青从小到大,爸妈都没逼我做过什么,完全看我自己的喜好。小时候别的女孩子都学跳舞、学乐器,可我唯独只对画画感兴趣。那时候自己一直都是他人口中“别人家的孩子”,梦想就是未来能成为一名画家。但是后来由于种种原因,学了五年的画画还是不得不放弃。时至今日我依然觉得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做什么开心就做什么,人生苦短。不留遗憾就好。如果我有孩子,我也不会逼他做他不愿意做的事情,会考虑他的感受,和他多交流,多沟通。不仅是孩子的母亲,更要学会和他交朋友。妈妈在世的时候,我和她就是那种无话不谈的朋友,所以我心里藏不住事,什么话都和她讲。玩过这款游戏后你对于“中国式教育”有什么感受呢?来源:中国新闻网、剥洋葱people▼责任编辑: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za6lgOqvdm.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