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持续保持旅游市场秩序高压整治态势,持续提高旅游服务质量_同比增长_全省_消费品

2023年2月15日上午,云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在海埂会堂召开云南省近期消费市场回暖情况新闻发布会,介绍相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新闻发布会上云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成员、副主任 王建新透露:2022年,云南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

2023年2月15日上午,云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在海埂会堂召开云南省近期消费市场回暖情况新闻发布会,介绍相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新闻发布会上云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成员、副主任 王建新透露:2022年,云南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2个百分点,增速排名全国第9位,是近三年来首次跻身全国前十(2020年排名第15位,2021年排名第18位)。

2022年,先后出台了《云南省促进消费恢复发展若干政策》《云南省促进消费增长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4年)》《关于搞活汽车流通扩大消费的若干措施》《云南省网络交易平台经营者“亮照、亮证、亮交易规则”工作指引》《云南省关于文旅行业的纾困帮扶措施》《关于统筹精准疫情防控加快旅游业恢复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这些政策措施对激活消费、稳市场主体、稳消费基本盘、稳消费信心起到了重要的保障作用。

2022年,全省吃、住、用、行四类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5.8%、7.1%、9.5%和4.8%。新兴消费规模持续扩大。2022年,全省限额以上单位通过公共网络实现的商品零售额由上年同期92亿元扩大至121亿元,首次突破“百亿”,增长28.2%。“新能源汽车下乡”成果显著。限额以上单位新能源汽车类商品零售额总量达91亿元,同比增长1.5倍。

2023年以来,云南省各项促消费政策措施效应进一步显现,各地抢抓疫情防控政策优化调整、春节消费旺季等机遇,精心组织形式多样的促消费活动,消费热点亮点突出,消费市场环境维护良好,消费复苏势头强劲。

一是文旅产业全面恢复发展。春节假期,全省共接待游客4514.61万人次,同比增长244.7%;

实现旅游收入384.35亿元,同比增长249.4%,分别恢复至2019年的130.3%和132.5%,继去年暑期单月历史最高后,再创单日旅游历史新高。

省外入滇游客达到2058.2万人次,占市场总量的45.59%,同比提高约22个百分点。重点监测的45家A级旅游景区累计接待游客351.69万人次,日均接待游客50.24万人次,是去年暑期高峰的2.23倍。

文旅融合新产品新业态成为近期的消费亮点,春节黄金周成功举办了西双版纳六国音乐节、中越跨国春节联欢晚会、滇池后海跨年派对、百名歌手唱丽江等活动,深受游客青睐。春节期间,云南省电影总票房8948.32万元(含服务费),同比增长8.5%,春节档极大地提振了电影行业从业者的信心。

博物馆、图书馆、文化馆成为旅游吸引物,春节期间,全省183家博物馆累计接待群众98.8万人次,151家图书馆累计接待群众30.7万人次,各级文化馆(站)推动举办群众文化活动3761场、线上线下惠及群众1355万人次。

二是住房消费市场回暖迹象明显。今年1月,云南省5个州(市)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增长:怒江州同比增长98.1%、西双版纳州同比增长32.7%、文山州同比增长19.1%、保山市同比增长15.3%、红河州同比增长2.1%。全省3个州(市)商品住宅销售面积同比增长:西双版纳州同比增长41.5%、怒江州同比增长40.2%、文山州同比增长1.9%。

全省4个州(市)二手房销售面积同比增长:大理州同比增长104.3%、德宏州同比增长17.5%、保山市同比增长12.6%、临沧市同比增长4.5%。

三是客运物流加速恢复。春节假日期间(1月21日-27日),全省人员流动规模较2022年春节大幅提升,基本恢复至2019年(疫情前)的七成。综合运输客运量达到了839.62万人次,其中:道路客运量达到了532.09万人次,较2022年同期上升53.64%;铁路客运量达到了158.30万人次,较2022年同期上升88.50%;民航客运量达到了112.49万人次,较2022年同期上升118.73%;水路客运量达到了36.74万人次,较2022年同期上升86.80%。

四是住宿业显著回暖。在春节旅游热潮推动下,省内住宿业经营显著回暖、市场主体预期积极向好。据快速调查,春节7天,参与调查的202家单位平均入住率恢复至68.9%,较上年同期提高约34个百分点,平均入住率超过全行业平均盈亏点,比2019年全年平均经营水平(入住率约65%)高近4个百分点。其中,恢复至2019年春节假期经营水平(入住率80%以上)的调查单位有101家,占50%。

五是线上消费展现“新活力”。春节期间,在全省范围内组织开展了“2023云南网上年货节”系列促销活动,带动全省网络零售额85.9亿元,农产品网络零售额23.22亿元。京东平台云南商户销售额达2.24亿元,同比增长11.2%。美团云南商户参与年货节数量同比增长20.39%,零售业务交易额同比增长59.6%,餐饮交易额同比增长27.37%。快手常驻云南商家茶叶类销售额超3000万元,生鲜绿植类销售额超2500万元。

六是口岸有序高效恢复通关。按照国家口岸办“货客有别、内外衔接、风险可控、稳妥渐进”的原则,瑞丽口岸、河口公路口岸和磨憨公路口岸率先恢复客运功能。截至1月31日,全省共有20个口岸和14条通道恢复了货运功能,瑞丽口岸进出境753人次,出境641人次,入境112人次;河口公路口岸进出境62620人次,出境32333人次,入境30287人次;磨憨公路口岸进出境65445人次,出境31783人次,入境33662人次。

今年春节假期消费市场的回暖,全省消费市场迎来“开门红”,提振了消费信心,各类市场主体对2023年消费市场持续恢复和扩大充满信心,云南省将乘势而上,再接再厉,进一步充分释放被抑制的消费潜能,不断增加多样化多元化的服务供给,加快释放服务消费升级孕育的巨大潜能。接下来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是抓住机遇推动旅游业再上新台阶。研究制定2023年旅游业加快发展政策措施,持续推出文旅消费券。借春节之势,进一步健全完善“引客入滇”推广体系,持续推动省内、省外两大市场复苏,提前做好海外游客入境赴滇旅游准备。深化“旅游+”“+旅游”,持续抓好旅游产品创新、业态创新、模式创新。加强从业人员职业教育培训。

狠抓12345和“一部手机管旅游”平台投诉受理服务能力提升,持续保持旅游市场秩序高压整治态势,持续提高旅游服务质量,努力提升来滇游客旅游体验感和满意度。

二是持续扩大大宗商品消费。充分挖掘汽车、家电等大宗商品消费潜力,持续开展“彩云”系列促消费活动,广泛开展汽车、家电促销活动,积极组织商品房促销。对批零住餐、汽车、成品油等重点行业,要坚持抓大不放小、大中小结合,培育消费热点、推出消费新品。

三是抓消费中心城市建设。加强区域消费中心建设的统筹布局,形成一批区域消费中心城市。引导各地打造夜间经济地标和夜经济商圈,推动成熟商圈上档升级,加快昆明区域性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支持边境口岸城市建设国际化消费城市,培育消费新增长点。

四是抓农村消费市场释放潜力。进一步挖掘农村消费市场潜力,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加强农村消费基础设施建设,推进电商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建设,打造县域集采集配中心和乡村流通服务体系,提高农村消费的便捷性。支持发展直播带货、农村电商等新模式,推动农产品网络零售额增长20%以上。

五是大力发展新型消费。大力发展健康医疗、养老托育、体育、家政、信息等服务消费。积极发展“互联网+医疗健康”,打造城乡“15分钟”养老托育服务圈,促进全面健身和体育消费,推动家政行业规范化、品牌化发展,创建好一批信息消费体验中心。

六是进一步优化消费环境。围绕安全保障、商品质量、食品安全、计量价格、服务维权“五个放心”,推进“诚信经营、放心消费”创建活动,加快推进放心消费城市创建活动。推行“线下购物7天无理由退货”承诺活动。加快重点行业或领域消费维权服务站建设,强化消费纠纷源头化解,简化消费纠纷处置流程,建立消费纠纷快速处置机制,扩大消费纠纷当场办结范围,切实提升消费纠纷解决效能。完善消费金融服务,鼓励金融机构创新消费信贷产品和服务,增强消费能力。(来源:云南网上新闻发布厅)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za6lxB3D6m.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