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润发捐出全部身家他捐出80%身家给300多所学校,卖豪宅住进“招待所”,刚去世这位亿万富豪,值得所有中国人点赞

就在昨天,一位老人走了,你也许没见过他,但你一定听过他的名字。做了一辈子慈善,他却说:“自己只是人世间一粒小小的尘土。 凭良心做人, 问心无愧,如果能做到这样, 就是快乐的最高标准。 ” 世界华人周刊专栏作者:顾景言 新闻背后,有你不知
原标题:他捐出80%身家给300多所学校,卖豪宅住进“招待所”,刚去世这位亿万富豪,值得所有中国人点赞就在昨天,一位老人走了,你也许没见过他,但你一定听过他的名字。做了一辈子慈善,他却说:“自己只是人世间一粒小小的尘土。凭良心做人,问心无愧,如果能做到这样,就是快乐的最高标准。”世界华人周刊专栏作者:顾景言新闻背后,有你不知道的世界昨天(7月10日)上午,一则新闻成为各大门户网站的头条:一位身家数亿的香港富商去世了,享年99岁。每天都有很多年迈的富豪病逝,这本来应该只是再寻常不过的一条新闻,但无论是朋友圈还是微博,悼念老先生的文章比比皆是。这个香港老人,为什么如此牵动着大陆民众的心绪?因为,这位老人叫田家炳。神州大地,哪个省没有以“田家炳”命名的学校?田家炳这一生,拿出了自己80%的财产,共捐助了317所学校、1800间乡村学校图书馆,受益的学生高达几百万人。他的名字与中国教育紧紧联系在了一起……1他捐学助教,与他艰难苦难的少年是分不开的,没有读完初中就被迫辍学了,这是他一生的心结。1919年,田家炳出身于广东省梅州市大埔县一个书香门第。田家炳故居“拱辰楼”童年的田家炳聪颖好学,极有可能长大后成为一个学者。但是在他16岁那年,不幸降临:父亲突然去世了。父亲的去世,使本来小康的家庭陷入了困境,主要的经济支柱垮掉了,以后家里的日子靠什么来支撑?万般无奈之下,正在读初中的田家炳选择了放弃学业,通过经商来维持整个家庭的生计。稚嫩的肩膀,猛然扛起了如此重担,他初尝人世的辛酸和苦涩。青年时期的田家炳在那个年代,到处都是兵灾战乱,做生意并非易事。胆大心细的田家炳决定去国外闯一闯。他的第一站,选择了越南。1937年,18岁的田家炳带上家乡特有的瓷土,进入了越南的国境。和其他“利字当头”的商人不同,他秉持着“宁让人负我,不让我负人”的理念,做生意真诚朴实,用寻常人的眼光来看甚至有些傻。但是,正是凭借着这股子傻劲,他赢得了顾客的信任,打开了市场。田氏企业文化精神1939年,日寇铁蹄践踏广东,原有的交通线都被破坏掉了,田家炳的瓷土贸易无法正常进行下去。他并没有过度沮丧,而是冷静分析了局势,做出了新的选择:前往印度尼西亚进行树胶贸易。田家炳在这里打开了新局面。他创办了“南洋”和“超伦”两个大厂,由于经营得当,财富迅速聚积起来。田家炳在印尼创办的超伦树胶厂但是,在印尼生活了将近20年之后,事业日隆,但田家炳却选择了离开。原因只有一个:心思故国。当时的印尼对中国人十分排斥,这一点让田家炳感到非常不满。自己最引以为豪的祖国,怎么能被印尼人如此轻贱?作为一个中国人,他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在内心深处了解祖国、热爱祖国的文化。想办法让孩子受到良好的中华文化教育,田家炳痛下决心:离开印尼。1958年,田家炳移居香港。1950年代中摄于印尼耶加达的全家福,后排左四为田家炳2在香港,田家炳的生意依旧做得风生水起。但此时的田家炳,最为关切的却不是日进斗金的生意,而是大陆的状况。他经常念叨一句话:“最美乡中水,最亲故乡人。”他知道自己的同胞们需要帮助,可彼时局势复杂,他纵然家财万贯,也没有合适的捐助渠道。同时,在他内心深处,一直藏着一个梦想:用教育来振兴中国,让中国的孩子能够拥有一个良好的受教育环境。田家炳静静地等待着时机。1982年,他成立了“田家炳基金会“,其宗旨是“安老扶幼、兴学育才、推广文教、造福人群、回馈社会、贡献国家”。从这个基金会成立那天开始,田家炳就开始源源不断地向基金会注资,丝毫不吝惜自己辛苦赚来的钱财。数十亿的港币,田家炳财产的80%,主要支持大陆的教育事业。上个世纪,中国并不富裕,加之人口众多、幅员辽阔,国家各地方的教育财政紧张,田家炳的捐助对一些偏远困难地区无异于雪中送炭。一座座漂亮的教学楼拔地而起,一间间藏书丰富的乡村图书室纷至沓来……田家炳基金会教育捐资分布图(2005年数据)在中国的大地上,“田家炳”这个名字,成为莘莘学子的守护神。他改善了很多贫困地方的基础教育。在他看来,只有提高基础教育的质量才能够为大学输送一流的生源,另一方面,有些孩子可能不会读大学,那么我们应该让他们在中小学期间接受良好的教育,这将让他受益一生。田家炳题字3田家炳向社会捐助不仅仅金钱,更宣扬一种风范,展现炎黄子孙朴素的赤子之心。从一瓶矿泉水就能看出他高尚的人格。一次,他来到内地,下了飞机,边摇摇手中的矿泉水的瓶子,还有一点水,就一直没有扔。上车以后,有人给他递了一瓶,但是他指了指手中的瓶子,直到喝完以后,他才换了一瓶新水。今天,盐城市田家炳中学的校长回忆起来仍非常感动:2002年,他参加盐城田家炳中学揭牌仪式,在招待他的晚宴上,他号召大家一起把桌上的每盘菜全部吃光。服务员给他泡的茶,没有喝完,然后倒进保温杯里面,带回宾馆去喝。一杯茶、一瓶矿泉水与之捐出的数十亿元相比微乎其微,却传达出一个信息:修养与地位、贫富无关,细节才能显示人的灵魂。他捐助教育如此慷慨,但自己生活却十分简朴,甚至可以说“吝啬”。他平时只轮换穿两套西装,虽然熨烫得笔挺,但可以看出已经很旧了;他的袜子常常是补了又补,一直到不能穿为止;他每月生活费不能超过3000元;他出门从不坐专车,而是坐地铁,朴素自然地出现在各种场合.....一个满头白发的耄耋老人走在拥挤的人群之中,普通得再不能普通,但这就是引领亚洲皮革产业的“人造革大王”。2001年,香港经济低迷,为了让助学事业得以继续,他不仅卖掉一座写字楼,还贱卖了他的别墅。田先生在香港九龙塘的900平方别墅他把价值1亿元的别墅卖掉,折价5200万。买他别墅的是对台湾夫妇,当他们得知田老的事迹后,神奇的一幕便出现了:卖方主动降价,买方却要加价,最后几番下来,房屋以5600万成交。这成就了香江的一段佳话。卖掉别墅了的田老,居住在一个租来的简朴公寓中,而百米之外,正是他卖掉的别墅。谁能想到这就是一个亿万富翁的居所,简朴得就像招待所一样。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把财富用在民族教育的事业上,他用行动诠释着他的信仰。田先生90多岁仍能全文记诵《朱子家训》4他深深爱着这个民族,也在为中华文化事业的发展与推广而奔波。在台湾,他投入5000万新台币,建立文教基金,扶持中国书法、音乐、绘画艺术;在北京,他建立自然博物馆的标本室,解决了标本无处可放的困境;在南京,他为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建起了学术交流中心;在英国,他支持李约瑟博士建馆,收藏保护中国古代史料.......为了祖国,为了家乡,他做出巨大的贡献,但他却很少提及。每逢家乡来人的时候,他讲得最多的却是,童年时,父母带着他顶上烈日,为村里修路的情形,和别人回忆是他心地善良的父亲是如何帮助他人的事情。每次讲的时候都热泪盈眶。他从不把自己的慈善当成自己的功绩,他经常亲自到自己捐助的学校中去,告诉学校的老师们,“我捐钱盖了楼,不用你们感谢我,你们能把我捐资的学校办好,我还要感谢你们。”老年的他跑遍了中国所有省,几百个市县。神州土地处处都留有他的足迹。93所大学,166所中学,41所小学,19所专业学校及幼儿园……一串串数字,映照出田老先生伟大的一生。当今与中国师范教育相关的高等院校都得到他的大额资助。他的善举已经在中国基础教育生根、发芽、结果.....他太累了......他便走了.....今天,相信中国“田家炳中学”培养的莘莘学子,和所有中国人都会默默说:田老,一路走好......周刊原创作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分享朋友圈责任编辑: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3469E716pq.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