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美古诗词最豪壮的边塞诗词,敬泱泱中华

泱泱中华,礼仪之邦 神州浩土,钟灵毓秀 古往今来 我们在无数文人墨客的笔下阅尽中国 古代描写中国的诗词更是数不胜数 其中,边塞诗词是一个重要的流派 这里有金戈铁马的豪放 有视死如归的坚强 有壮士怀乡的悲壮 有烈士报国的情怀
原标题:最豪壮的边塞诗词,敬泱泱中华泱泱中华,礼仪之邦神州浩土,钟灵毓秀古往今来我们在无数文人墨客的笔下阅尽中国古代描写中国的诗词更是数不胜数其中,边塞诗词是一个重要的流派这里有金戈铁马的豪放有视死如归的坚强有壮士怀乡的悲壮有烈士报国的情怀有边塞生活的凄苦有黄沙大漠的风光……下面10首最豪壮的边塞诗词带你领略时代的风骨和国土的风采白马篇[魏晋]曹植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驰。借问谁家子,幽并游侠儿。少小去乡邑,扬声沙漠垂。宿昔秉良弓,楛矢何参差。控弦破左的,右发摧月支。仰手接飞猱,俯身散马蹄。狡捷过猴猿,勇剽若豹螭。边城多警急,虏骑数迁移。羽檄从北来,厉马登高堤。长驱蹈匈奴,左顾凌鲜卑。弃身锋刃端,性命安可怀?父母且不顾,何言子与妻!名编壮士籍,不得中顾私。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身经乱离,目击苦难而又肯正视现实的诗人,以曲折动人的情节,塑造了一个性格鲜明、生动感人的青年爱国英雄形象,不但把社会真象摄入笔底,而且注入自己的真切感情。敕勒歌[南北朝]乐府诗集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寥寥数语,勾勒出了北国草原壮丽富饶的风光,抒写敕勒人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豪情,境界开阔,音调雄壮。从军行[唐]骆宾王平生一顾重,意气溢三军。野日分戈影,天星合剑文。弓弦抱汉月,马足践胡尘。不求生入塞,唯当死报君。边塞生活看似从容,却没离弓、剑、戈、马,实际是严阵以待,字里行间充满了自信、豪迈之情。最后两句是诗人掷地有声的誓言,与“青山处处埋忠骨,何必马革裹尸还”有异曲同工之妙。凉州词[唐]王翰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诗的后两句是写筵席上的畅饮和劝酒,有人用悲凉、感伤、反战等等词语来概括这首诗的思想感情。但是,回过头去看看那欢宴的场面:耳听着阵阵欢快、激越的琵琶声,座中有人高叫:怕什么,醉就醉吧,就是醉卧沙场,也请诸位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可见早将生死置之度外了。凉州词[唐]王之涣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这首诗写戍边士兵的怀乡情,写得苍凉慷慨,悲而不失其壮,虽极力渲染戍卒不得还乡的怨情,但丝毫没有半点颓丧消沉的情调。从军行[唐]王昌龄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金甲尽管磨穿,将士的报国壮志却并没有销磨,而是在大漠风沙的磨炼中变得更加坚定。“不破楼兰终不还”,就是身经百战的将士豪壮的誓言。使至塞上[唐]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塞外风光奇特壮丽,诗人用精练简洁的语言,表达了对不畏艰苦,以身许国的守边战士的爱国精神的赞美。出塞[唐]王昌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盛唐时期,唐在对外战争中屡屡取胜,全民族的自信心极强,作品也多体现一种慷慨激昂的向上精神,和克敌制胜的强烈自信。同时,频繁的边塞战争,也使人民不堪重负,渴望和平,这首诗正是反映了这种和平愿望。塞下曲·其一[唐]李白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诗人设想:自己来到边塞,整日过着紧张的战斗生活。白天在钲、鼓声中行军作战,晚上抱着马鞍子打盹儿。“随”字,摹状士卒的令行禁止。“抱”字,描绘士卒夜间警备的情况。写的是士卒的生活场景,而他们守边备战,人人奋勇,争为功先的心态则亦尽情流露出来。渔家傲[宋]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这首词首先给人的感觉是悲凉、深沉,还有些伤感,而就在这凄凉中,也有悲壮的英雄气在回荡。“四面边声连角起”,军中号角吹动,带动着边地的一切声音。边地“雁去”了,驻军没去;不但没去,而且用他们的号角,与边地人民紧紧相连。这声音也许有点单调,甚至有点悲凉,但壮阔,充满力量。你还知道哪些边塞诗词,快来评论区分享吧~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编辑/排版:xiaoshu○○责任编辑: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3469GD1Gwp.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