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巧玲简历白甸镇:巾帼创业女能人——朱巧玲

【江苏消息】走进白甸镇刘季村,每当人们说到朱巧玲时,人们总会竖起大拇指夸奖她,点赞她。朱巧玲的丈夫冯同生原是刘季村党支部副书记,工作认真踏实、作风正派。老冯常说:我在村工作,工作做得好,得到领导和村民的肯定,全靠妻子朱巧玲的鼎力相助,与她的
原标题:白甸镇:巾帼创业女能人——朱巧玲【江苏消息】走进白甸镇刘季村,每当人们说到朱巧玲时,人们总会竖起大拇指夸奖她,点赞她。朱巧玲的丈夫冯同生原是刘季村党支部副书记,工作认真踏实、作风正派。老冯常说:我在村工作,工作做得好,得到领导和村民的肯定,全靠妻子朱巧玲的鼎力相助,与她的支持是分不开的,也有她的一份功劳。在国家政策支持村干部创业的大潮中,老冯利用自家闲置用房兴办了一家棉球厂,后来村办公室搬迁至为民服务中心大楼,老冯与村两委会协商,将原村办公室租赁为棉球加工厂,从此,棉球厂就搬进原村办公室经营。2015年冯同生患病辞去村的工作,去医院治病。厂子怎么办?是停产、还是继续经营?在老冯左右为难的时刻,妻子朱巧玲果断决策,由她接力继续经营,她白天打理厂子里的事,晚上去医院陪伴丈夫。2017年,丈夫冯同生病情加重,住进了海安县人民医院重症病房,从去年上半年至今,病情一直没有好转。朱巧玲既是棉球厂厂长,又是丈夫冯同生的护理员。朱巧玲说,我这个厂原来是丈夫冯同生办的,去年冯同生生病住进了人民医院重症病房,至今仍未康复,我不能放弃办厂,只有接过厂子继续办下去,才能维持家庭生计,否则家庭经济就会崩溃。我现在每天除了安排和打理好厂里的生产外,每天都去县人民医院一次,我不放心丈夫一人住在县医院,生怕他哪天有个三长两短。我要办好厂子养家糊口,还要带动留守妇女共同致富,改变她们的生产生活条件,为扶贫济困作一份贡献。工人刘锁英说,朱巧玲是个大好人,左邻右舍都有目共睹。她为我们在家门口找到了工作,既可以照顾到家庭,又可增加经济收入,我每年在她厂子做工260天,可增加收入15000多元。她待我们特别好,像亲姐妹一样。我们一起做工的老姐妹有18人,年龄一般在50岁以上,每月上班工资在2000元左右。村支书沈志发介绍说,朱巧玲办厂子永不放弃,得益于她坚强、执着。丈夫病了仍坚持办厂,精神十分可贵。我们村的老百姓都称她是“巾帼创业女能人”。她今年56岁,能在创业富民大潮中勇立潮头,迎难而上,展现了一位普通农村妇女的胆识。她带动本村近20名留守妇女做工,帮助她们增加收入,她的创业精神十分可嘉,值得点赞。笔者祝愿朱巧玲的丈夫冯同生早日康复,夫妻恩爱白头偕老;同时祝愿巾帼创业女能人朱巧玲在创业富民活动中再创佳绩,再立新功。让小棉球在国际舞台发挥大作用,为救死扶伤发挥更好的效应,为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目标作贡献。(供稿:乔爱华黄俊杰)责编:汤志星责任编辑: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3469GjqAwp.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