拳头硬了,有多少年轻人被这种街边小吃坑吐血了?_摊主_切糕_打糕

大家好,我是小肥良。 对于我来说,下班后去 路边的小吃摊买点好吃的,能给劳累一天的自己一点慰藉。 毕竟人生都这么艰难了,还不能让人吃点好吃的吗? 然而最近的一条新闻,却让喜欢路边摊的我开始慌了。 话说某天,一位小姐姐走到她附近的一家路边

大家好,我是小肥良。

对于我来说,下班后去 路边的小吃摊买点好吃的,能给劳累一天的自己一点慰藉。

毕竟人生都这么艰难了,还不能让人吃点好吃的吗?

然而最近的一条新闻,却让喜欢路边摊的我开始慌了。

话说某天,一位小姐姐走到她附近的一家路边摊,想要 买点打糕。

摊主所卖的打糕,是28元一斤。

于是小姐姐询问摊主,能不能切一小块尝尝?

摊主爽快地表示: “你要多少我切多少。”(划重点)

紧接着摊主有模有样地比划了一条线开始切,谁知这条线 越切越斜,打糕 越切越厚。

直接把小姑娘都给整无语了:

你以为这样就结束了?

没想到摊主在把打糕切块时,从坚果粉堆里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 拿出一小截继续切。

我们 动图再看一次。

可以看到摊主的手部动作是很隐秘的:

这还没完,切完这条,摊主又从粉堆里扒拉出来一条 混入其中:

摊主“作案”的过程,让我们再用动图来欣赏一下。

如果你不留个心眼,你真的很容易就被坑了:

等所有的打糕都切成块后,终于准备上称了。

只见摊主在打糕中混合了 一大堆坚果粉,以此来压秤。

就这样,原本女子只想要一小块打糕,现在变成了 一大包39块的打糕,足足一斤多!

那有的小伙伴就不服气了:

“我 先扫码付款了再让老板做,不就能避免老板加称了吗?”

傻孩子,你先付款的话,老板可以偷工减料给少一点呀。

小姐姐的此番遭遇,引发了不少网友的共鸣。

他们纷纷在视频底下留言,回忆起自己的 惨痛经历。

有网友在买 西瓜的时候,发现小贩用手压秤:

有的网友在买橘子的时候,老板趁她不注意塞了 几个烂的进去。

朋友们,我逛了一圈评论区,好多网友都在控诉部分的水果路边摊 非常不靠谱,各种不足秤和偷梁换柱,大家一定要留个心眼。

此外,评论区的很多小伙伴,都不约而同地提到了一款令人 “闻风丧胆”的街头零食: 切糕。

作为强买强卖的“开山鼻祖”,切糕曾经给不少人带来过无比痛苦的回忆。

更是有人戏称, 卖一车切糕能买一套房子。可见这玩意背后到底有多坑。

如果你看到此类标语,请立刻润别回头

比如山东淄博的一位女子,说了 只要15块的切糕。

没想到大爷本着三年不开张,开张吃三年的态度,一刀一刀又一刀,接连切了几大块。

最后一称,这些切糕加起来 有56块钱。:

眼见女子要离开,大爷一把 按住女子的电瓶车,任凭女子怎么挣扎,大爷就是不松手。

女子报警后,民警第一时间赶赴现场,然而大爷依旧 不依不挠,甚至还拿出计算器算账。

眼见调解不成,民警只好 自掏腰包,把56元切糕买了回去…

15元变56块还算轻的,下面这位更是重量级。

某地,一名男子路过一摊位,看到一个摊主推着板车卖切蛋糕。

摊主说1两7元,男子想尝尝鲜,跟老板说30元的糕点就足够了。

然而老板根本不关心他说什么, 手起刀落,就要男子 支付308元,直接把男子干懵逼了。

经过一番交涉,该名男子最终以 100元的价格买了切下来的半块切糕。

后来他还不忘自嘲, 怪自己太年轻,吃完后心在滴血。

那有的小伙伴就要说了:

我去正规的店铺买吃的,总不会被坑了吧?

如果你这么想的话,那你就大错特错啦。

这里点名批评 绝味鸭脖。

绝味鸭脖曾经有一个相当严重的问题,就是店员会 莫名给你加称,而且加的还不少。

你很难想象,在知乎 “你有遇到绝味鸭脖强行加称”的问题底下,居然有 5468条控诉绝味的回答:

你可想而知绝味的这个现象有多严重:

许多知友分享的故事也很经典。

比如有人去买绝味鸭脖的 腐竹,店员居然收的是 鱼豆腐的价格。

被识破了还说绝味在搞活动:

图源知乎:王不修

哪怕你是戴金链的 社会大哥,也照样逃不掉绝味鸭脖的制裁:

图源知乎:张米饭饭

毕导曾经写过一篇文章,他和他的朋友分别去了三家绝味那买20块左右鸭脖。

结果三家里面就有一家强行加称,踩雷率高达 三分之一。

而且足足 加称8元,加称率高达37%,非常哈人:

图源:毕导

根据毕导的文章描述,偷偷加称的C店店员手法极其绚烂。

给他确认份量的时候,只晃了一下横截面,根本没展示全。

图源:毕导

看起来根本没多少,谁知道里面 大有乾坤,一上称就酿成了29.4…

而根据餐宝典的统计,在绝味鸭脖的差评中,接 近20%的差评给了 “故意加量”“涉嫌强卖”,被消费者质疑是其一贯的套路。

图源:NCBD餐宝典

说白了,文中提到的这些店就压根 没想着做回头客生意,因此碰到客人 (韭菜)就 往死里割,试图在你身上赚更多的钱。

像开头介绍的那些流动摊贩,他们更是习惯了 “打一枪换一个地方”,今天在南边坑完,明天去北边继续摆摊。

这种就特别的难以防备,只能自己平时多多留意。

只能说, 有关部门真的要管管这些无良商贩了。

另一方面,这些强买强卖的摊贩之所以能如此猖狂,也吃准了现在部分年轻消费者 脸皮薄、不擅长讲价的特点。

面对老板 咄咄逼人的态度,部分年轻人往往会选择 妥协认怂,而不是据理力争。

如果大伙实在是不善言辞,以后去 正规的大超市囤货,应该会避免类似情况的发生。

其实如果我们 刚一点,脸皮厚一点,无论是买东西还是生活的其他方面,都会舒服很多。

毕竟自己的合法权益,还是要自己好好保护嘛。

往期精彩: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3469Rg5Drp.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