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沽飞镲汉沽飞镲:一项可以从小玩到老的非遗项目,音乐舞蹈武术全都有了

学习飞镲艺术是一项持久的文体技艺活动,技艺有一个不断的进步过程,既需要个人的表现,也要有群体的协调。飞镲在于要“飞”精彩,“舞”的韵律,还有“镲”的一致,真正喜爱的飞镲的人会一生孜孜不倦的钻研,在这些孩子的队伍里或许就会出现民间大师和飞镲艺
原标题:汉沽飞镲:一项可以从小玩到老的非遗项目,音乐舞蹈武术全都有了学习飞镲艺术是一项持久的文体技艺活动,技艺有一个不断的进步过程,既需要个人的表现,也要有群体的协调。飞镲在于要“飞”精彩,“舞”的韵律,还有“镲”的一致,真正喜爱的飞镲的人会一生孜孜不倦的钻研,在这些孩子的队伍里或许就会出现民间大师和飞镲艺术的引领者,非常值得期待。这位老爷爷叫赵满宗,今年七十岁,是锣鼓艺术(俗称汉沽飞镲)第三代传承人,也是飞镲艺术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赵老从事飞镲艺术五十年,在继承传统技艺的同时大胆创新,将一些武术拳法融入飞镲表演,创编出适合中小学生练习的“太极飞镲操”,使这项传统艺术有了更广阔的传播空间和表演乐趣,深受孩子们的喜欢。这一天孩子们早早的就等在操场边准备排练,而一个小男孩在奶奶的带领下也想加入,因为有当天拍摄任务,男孩儿只好在一边看而不能直接参与,他充满了羡慕和无奈,而手拿铜镲的孩子们欢呼雀跃舞蹈起来。汉沽飞镲大约产生于清朝光绪初年,已经有超过100年历史,早年汉沽沿海有很多的渔民,这里的养船人家都有“飞镲”这种乐礼器,用于出海作业,渔业丰收、捕捞归来等喜庆活动以及敬神驱鬼等祭祀,逐渐演绎成一项具有表演形式的舞蹈艺术,当地有着非常深厚的群众基础。这个小女孩子有点胖,开始我们以为不会要她参加,但她却是“灵活的小胖子”,自己搬来沉重的大鼓,抄起鼓槌,原来她是飞镲队的“灵魂”,是鼓手啊。这个小女孩子有点胖,开始我们以为不会要她参加,但她却是“灵活的小胖子”,自己搬来沉重的大鼓,抄起鼓槌,原来她是飞镲队的“灵魂”,是鼓手啊。近年来飞镲出现了断档,主要是五十岁以下的年轻人参与的少、热情不高,而高水平的飞镲艺人青黄不接,后继乏人,另外就是整体表演的技艺水平也在下降,这让一些热爱飞镲艺术的老艺人忧心忡忡,怕断了传承啊。飞镲其实是一项可以从小玩到老的非遗传承项目,适合于各个年龄段参与,既具有舞蹈艺术性的表现力,也能展示出中国武术的阳刚之美,是一项非常值得推广和弘扬的民间艺术形式。现在很多孩子喜欢玩飞镲,这让赵满宗等老艺人非常高兴,他们走进学校、走进了中小学课堂,也把飞镲艺术带进了孩子们的心中,不辞辛苦的热心传授,使这项百年传承技艺有了更广阔的空间。学习飞镲艺术是一项持久的文体技艺活动,技艺有一个不断的进步过程,既需要个人的表现,也要有群体的协调。飞镲在于要“飞”精彩,“舞”的韵律,还有“镲”的一致,真正喜爱的飞镲的人会一生孜孜不倦的钻研,在这些孩子的队伍里或许就会出现民间大师和飞镲艺术的引领者,非常值得期待。责任编辑: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3469kJyQwp.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