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画派刘文西刘文西:半生黄土,半生剡溪

刘文西,1933年出生于长乐镇水竹村。当代画家,“黄土画派”创始人,现任中国美术协会顾问,西安美术学院名誉院长,西安美院研究院院长,全国突出贡献专家。重要作品有《毛主席和牧羊人》《东方》《解放区的天》和巨幅系列长卷《黄土人》等近百幅。第五套
原标题:刘文西:半生黄土,半生剡溪刘文西,1933年出生于长乐镇水竹村。当代画家,“黄土画派”创始人,现任中国美术协会顾问,西安美术学院名誉院长,西安美院研究院院长,全国突出贡献专家。重要作品有《毛主席和牧羊人》《东方》《解放区的天》和巨幅系列长卷《黄土人》等近百幅。第五套人民币上的毛泽东画像即为刘文西所作。第五套人民币上的毛泽东画像越韵如水道不尽家乡情怀1933年,刘文西出生在长乐镇一个叫水竹的小山村。在白墙黛瓦的江南民居中,山那边时常飘来和着叮咚溪水声的悠扬越曲,栗子色的窗棂下,母亲辛勤的指尖勾画出斑斓的刺绣。儿时的刘文西就这样在美的浸润下,逐渐成长起来。1949年,嵊县举行庆祝开国大典集会,16岁的刘文西承担了绘制毛泽东主席和朱德总司令肖像的任务。悬至主席台上时,两幅肖像得到了全县乡亲们的赞扬。“那是我第一次画领袖肖像,虽然那时画得还不成熟,但乡亲们还是给予了认可。”一开口,刘老的方音流泻而出。谈及家乡,刘老毫不吝啬赞美之词:“嵊州,一座文化璀璨的江南古城,以百年越剧诞生地,千年剡溪唐诗路,万年文化小黄山,在古越大地熠熠生辉。一条映带全城的剡溪,更是承载了我童年的欢乐,下河游泳、抓虾、摸螺丝,和小伙伴们玩得太高兴了。”兴起处,刘老还能哼唱几曲越剧。“嵊州人,骨子里就会唱越剧。小时候天天听大人们唱,耳濡目染就学会了。”刘老说,“现在有空也会听越剧,吴越软语总有种说不出的情怀。”时光流逝,终究带不走融进血液里的家乡烙印。1950年,刘文西前往上海求学,结缘上海育才学校。在这里,17岁的少年接触到影响其一生的启蒙性文献——毛泽东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讲话》核心是文艺为什么人而作?答:为广大劳动人民。”刘老说,他的一生都遵循着这一精。《一束野花》其人其艺绘不尽黄土风情1953年,刘文西考进浙江美院国画系,师从潘天寿等著名国画大师。1957年,心怀对毛主席的崇敬,24岁的刘文西来到心心念念的延安毕业采风。黄土地的宽厚,黄土人的朴实,让刘文西感到前所未有的震撼。毕业后,他毅然选择来到西安美院任教。从温润的江南水乡,到粗犷的黄土高原,他热爱这种转变,更爱上了这片黄土地和它的主人。50多年来,他到过陕北90余次;50多年来,他跑遍陕北所有的县;50多年来,他曾十几次在延安过春节;50多年来,他画了几千个农民的肖像和3万余幅生活速写。陕北成就了刘文西,刘文西也塑造了陕北。“熟悉人、严造型、讲笔墨、求创新”,这是刘文西的艺术主张。他反复地向学生们强调,要“深入到人民中间”“画家塑造人物,一定要描写人民的心灵,描写人民心灵的美好”“画家要了解人民在想什么,家庭有哪些变化,还有什么需要解决的问题,生活在什么样的社会环境里。一个画家摸清楚了这样的典型环境和典型人物,画出来的才是人民的感情、人民的心态、人民的面貌。相反,你不了解这些,没有依据,画出来的就是平板的,空洞的。”这是刘老的“人民情节”。《陕北老乡》实地探访“作画”人民币举国瞩目刘文西有幅观众最多的“特殊作品”,那就是第五套人民币上的毛主席画像。目前使用的5元、10元、50元、100元上的毛泽东头像都出自他之手。1997年,作为全国八届人大代表,刘文西在北京开会,当时中国人民银行正忙于设计第五套人民币。在中国画坛,大家都知道,刘文西画毛主席头像,几乎无人能比。于是,中国人民银行的工作人员找到了刘文西,请他为新版人民币画主席头像。蓝本是毛主席在一次政协会议上的照片,拍摄于1949年左右。“当时流行修片,而且用了闪光灯,照得不立体。主席脸部的特征都没有了,对于我们创作来说,不太好画。”刘老说。“最后,我要求他们辗转找到了这张照片的原片,只比扑克牌大一点。我用放大镜反复看,加上自己的积累,一个多星期就创作出了这幅作品,原作有八开大。”刘老比着手势对记者说。“画了一辈子毛主席,但我从未见过他本人。”刘文西坦言,他的所有作品,都是根据毛泽东照片所刻画的,虽显遗憾,却丝毫没有影响到他的领袖情结。为了让画面传神,他会针对每一张照片,找到拍摄时的所在地反复走访,还原当时的景象。为了生动、准确地反映领袖们在延安和陕北的革命活动以及同陕北人民共同奋斗的历程,刘文西曾带着《毛泽东选集》,先后四十多次来到延安和陕北采风,四次沿着毛主席转战陕北的路线走访写生。至今,在他家木箱里存放的3万多张速写中,就有数百幅毛主席在延安时各种形象的素描底稿……难怪央行制钞公司的同志说,刘文西是最有资格、也是最有能力画好毛主席建国初期形象的画家。刘文西与家乡画家交流实地探访“作画”人民币举国瞩目“2013年,我在故乡过了80大寿,真想再回去看看。”话音落在9月,却在11月26日这天,成行回乡。“嵊州变化真大,但家的感觉从来没有变过。”在马寅初故居,刘老不时感叹,要好好学习“马老精神”。当踏进水竹村故居时,刘老说,又找回了小时候的感觉。故居里陈列了许多刘老的作品,一幅“家乡最美”道出了刘文西对家乡最深的情怀。残败小荷、家门前的大树,在他笔下速写成幅。“艺术工作者要把自己的工作做好,塑造出符合时代的作品,让下一代人能看到这一时代活生生的人,这就是我们的任务。”这是刘老对家乡艺术工作者的寄语。作品欣赏责任编辑: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3469pooAdp.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