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文万华周末去哪儿|千文万华:展出的部分国宝,出土后从未离开过当地!

千文万华——中国历代漆器艺术展于2018年11月16日至2019年2月24日在上海博物馆展出。本次展览选取了281件文物,以时间为序,以工艺为纲,分“漆彩飞扬”、“清雅素髹”、“雕锦镂华”、“螺钿萋斐”、“金髹彩妆”、“闽风瑞光”六大工艺版
原标题:周末去哪儿|千文万华:展出的部分国宝,出土后从未离开过当地!千文万华——中国历代漆器艺术展于2018年11月16日至2019年2月24日在上海博物馆展出。本次展览选取了281件文物,以时间为序,以工艺为纲,分“漆彩飞扬”、“清雅素髹”、“雕锦镂华”、“螺钿萋斐”、“金髹彩妆”、“闽风瑞光”六大工艺版块进行展示。年代从战国至近世,品种有彩绘、素髹、雕漆、螺钿、金饰、建漆等等,包罗万象。本次展览尽出上博馆藏珍品,另借展了浙江省博物馆、常州博物馆、福州市博物馆、大同市博物馆共7件重要出土漆器珍品,有些堪称真正的国宝,出土后从未离开过当地。中国是漆器的发源地,河姆渡文化遗址中已发现距今7000年的漆器。漆器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战国至汉代是中国漆器史上最光辉灿烂的时期,该时期的礼仪、生活、丧葬用品都可用漆器制作,各地墓葬中出土的以彩绘为主的漆器数以万计;宋元明清时期则是漆器史上的第二个高峰,漆器品种繁多、数量可观,且以艺术品居多,出现了“千文万华”的局面,这也是此次“千文万华——中国历代漆器艺术展”展示的重点。步入上海博物馆一楼展厅,昏暗的展陈空间分为了“漆彩飞扬”“清雅素髹”“雕锦镂华”“螺钿萋斐”“金髹彩妆”“闽风瑞光”六个部分,280余件中国历代漆器珍品各具特色,涵盖了彩绘、素髹、雕漆、螺钿、金饰、建漆等中国漆器史上两大高峰时期的多数工艺品种,让观众得以窥见战国时期至20世纪中国漆器的工艺特色与艺术面貌。彩绘凤鸟纹漆耳杯战国(475BC-221BC)长16厘米,宽12厘米,高5厘米西冈浴子女士捐赠上海博物馆藏如清代螺钿钿片薄如蜂翼、细若秋毫,构图、配色模拟书画趣味,随彩而施,光华可赏;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县村前乡宋墓出土的朱漆戗金人物花卉纹菱花形奁、浙江省瑞安市慧光塔出土的识文描金舍利函,分别代表了宋代戗金、描金漆器的最高水平,堪称国宝。另有宋元时期的黑漆螺钿楼阁人物图菱花形盒、黑漆螺钿人物图圆盒,属海外回流文物,国内罕见,十分珍贵。黑漆圆盒南宋(1127-1279)直径15厘米,高4.9厘米1972年上海市宝山县月浦公社南塘大队南宋谭氏夫妇墓出土上海博物馆藏据上海博物馆馆方透露,此次漆器艺术展特别借展了浙江省博物馆、常州博物馆、福州市博物馆、大同市博物馆所藏7件重要出土漆器珍品,有些堪称顶级国宝,自出土以来从未离开过当地;另有270余件属上海博物馆馆藏文物。这也是上海博物馆时隔近40年,再度推出漆器特展,让馆藏漆器文物得以“走出深闺”彩绘云凤纹漆圆盘西汉(206BC-8AD)直径26厘米,高6.3厘米荆州高台M28:N24-1出土上海博物馆藏“尽管漆器在不少国人的印象中是‘小门类’,但漆器是中国的国粹,战国汉墓当中出土的漆器成千上万。中国历代漆器,可以是日用品,也可以是高档礼品,是中国人真正的一种奢侈品。”策展人、上海博物馆工艺部研究馆员包燕丽告诉记者。黑漆莲瓣形奁南宋-元(1127-1368)直径27.2厘米,高38.1厘米1952年上海市青浦县重固镇章堰乡北庙村元代任氏家族墓出土追缴上海博物馆藏“千文万华——中国历代漆器艺术展”将在上海博物馆展至2019年2月24日。(图文:上海博物馆 编辑:刘仕玮)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黄浦官方微信责任编辑: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42wKX1VZdA.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