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走呼号80年代经专家奔走呼号得以幸存的古城,如今靠旅游年收入150亿

近代建筑历史学家梁思诚先生曾经说过:“建筑是历史的载体,建筑文化是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寄托着人类对自身历史的追忆和感情。”建筑是一个民族文化的一种外在表现形式,古建筑体现了一个民族的文化积淀,是民族文化的活化石。 随着中国几千年的朝代
原标题:80年代经专家奔走呼号得以幸存的古城,如今靠旅游年收入150亿近代建筑历史学家梁思诚先生曾经说过:“建筑是历史的载体,建筑文化是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寄托着人类对自身历史的追忆和感情。”建筑是一个民族文化的一种外在表现形式,古建筑体现了一个民族的文化积淀,是民族文化的活化石。随着中国几千年的朝代更替,留下了许许多多的古代建筑,而更多的古建筑却早已湮灭在历史的铁蹄之下。能完整的把整座城市留存下来的寥寥无几,在地大物博的我国国土上,也仅仅只有四座城市完整的保存了下来。而本文笔者将要给大家谈一谈“四大保存完整的古城“里唯一一座位于北方的城市:平遥古城。平遥古城是山西中部的一座城市,始建于西周时期,距今有近3000年的历史了。它除了是“四大保存最完好的古城之一”外,还是中国仅有的以整座古城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获得成功的两座古城市之一。古城以市楼为中心,由四大街、八小街、72条蚰蜒巷组成的一个庞大的八卦图案,布局严谨,轴线明确,左右对称。平遥古城内的建筑大多为明清时期的建筑,保存基本完好,城市结构保存的也非常完整,对于研究当时的社会形态、经济结构、军事防御、宗教信仰、传统思想、伦理道德等等有着重大的意义。为什么老祖宗建立的那么多城市只有平遥古城被完整地保存了下来呢,笔者在网上看到了这么个原因。据说因为当年的平遥政府太穷了,拆不起古城,所以迟迟没有对这个城市进行改建,所以平遥才被完整的保存了下来。当然,这个故事也只是道听途说。其实平遥古城得以完整保存跟一位老人有关,正是他不遗余力的奔走相告,才把平遥古城从毁灭的边缘救了下来,那就是同济大学的阮仪三教授。古建筑,在当时的一些人看来是封建社会的糟粕,而对于真正的有识之士而言,那是无法恢复的财富。梁思成曾经还说过一句话:“古建筑绝对是宝,而且越往后越能体现出它的宝贵。”他在1950年为了北京城奔走呼号,却阻挡不了北京城被拆毁的命运。而如今,他的预言正在应验,如乌镇,如平遥,如丽江古城,这些古建筑正焕发出新的生命。据说平遥古城2017年收入超过150个亿,它不仅为人们留下了历史文化的价值,也为人们创造出了实实在在的财富。责任编辑: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42wKYGzo6A.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