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观察青年观察:如何评价这类不那么“阳刚”的群体

最近在朋友圈刷到了关于娘话题的争论。朋友圈里的观点大致有两派: 一个喜欢王俊凯的妹妹:对于“男性娘化”我觉得这种评价不对。首先这个并不是因为我追星,并不是因为喜欢他才觉得不娘,每个人对自己喜欢的人衡量的标准都不一样,既然是自己喜欢的人,自
原标题:青年观察:如何评价这类不那么“阳刚”的群体最近在朋友圈刷到了关于娘话题的争论。朋友圈里的观点大致有两派:一个喜欢王俊凯的妹妹:对于“男性娘化”我觉得这种评价不对。首先这个并不是因为我追星,并不是因为喜欢他才觉得不娘,每个人对自己喜欢的人衡量的标准都不一样,既然是自己喜欢的人,自然会很全面的看待他。衡量娘的这个定义本身不同,如果是凭借他的妆容便女性化,就定义为他娘,有点太片面了,他做的事是具有正能量,积极向上的,可以带领我们走向更好的趋势上面,我觉得就有意义。某社会学专业大学生:警惕娱乐化下,对青少年人格塑成的影响。一个疑问在众人心中盘旋,“流量明星的中性举动让未成年男生看到后,会影响他们的人格建设吗?”“这个问题可能需要做量表测试或者实验才能得出结果吧”,某心理学在读研究生坦率回答:“目前我还不知道。”“我认为是天生的,人的成长过程,就是在不断的了解自己,了解世界。”某历史系在读大四男生平时也很注重仪表,但他不觉得是受外部影响造成的,“有些人小时候表现的不明显,是因为对世界存在的无知,也是因为没有选择的空间和选择的权力,当一个人对自己和世界都有一定了解的时候,才能做出自己的选择。外部因素只是增加了他的选项,选择是每个人自己做出来的。”某大学商学院女大学生平时也喜欢追综艺,买一些明星的海报,她不太在意偶像的穿着打扮,“娘不娘无所谓,就还是看性格”,她强调了性格一定要阳刚。“女生可能觉得自己的偶像这样是很可爱的,没有觉得娘反正现在这种行为还蛮有市场的,我身边的有些同学就追这种。我觉得会影响小女生的审美,对于大一些的影响不大”,文化管理专业大四女生认为尽管身边同学会追举止有些“娘”的艺人,但并不代表他们的择偶对象也是那种类型的,“尽管口头上会这样说自己的择偶对象就是某某偶像之类的。”网友@塔塔直接表示,“作为一个20岁的女子,我认为我的审美还是正常的。我不喜欢这类男孩子,我之后找男朋友也不会找这类的。每一个都把自己的脸打扮的差不多我认都认出来…”她不太喜欢艺人在公众场合打造的类似人设,千篇一律,她强烈建议一些男孩子不要连手破了一点点都要发微博求安慰。赞同网友塔塔观点的不在少数。目前已经结婚的程序员表示:@YOU:(一个直男视角)我觉得男子气概就是不护肤不化妆多锻炼…看到精致的男孩子并不能感受到同类的感觉。或许是出现了代沟,但我并没感觉到这样的男孩子多有吸引力。也许是时代的条件变好,男孩子也越来越追求外表的精致了。当然,也有人觉得娘这个概念本身就在过渡期:@粉红猪小妹:我觉得娘这个概念是个过渡期,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追求和审美,时代不同越来越多的人追求个性,一个穿搭精致长相细腻的男生也许性格刚烈,为人正直,只不过更注重个性。比如我很多年前认识的一个人,但还没有“阳刚”和“娘化”这种评价,但是现在想,我当时觉得人家阳刚,就是特别能担事儿,一出错他就帮我顶,如果一定要贴一个标签的话,那就是看起来生活精致实则很有担当,所以两者并不冲突。初中军训以班级为单位男生女生一起训练。那个时候太阳毒得要命,男生女生的脖颈都被晒伤,当时女生也会扎堆在一起抱怨,看到男生满脸通红晒到脱皮就不说什么了。后来男班长跟教官提议让女生都站在阴凉地训练,然后男生去搬下午团建坐的椅子。我们也都嘲笑过男生夏天打伞,军训时候带的护肤品比女生还多,但是那个时候看到了男班长的担当。@是小兔叽吗:我一个朋友有一个比较女性化的好哥们,有一次他们下晚自习走夜路回家,遇到初中生抢钱,这个男孩子学过散打把他们打跑了,朋友感觉这一瞬间男孩还是挺man的,两个人就在一起了。@拾陆:我觉得我们并不是倡导男生「娘性化」,而是尊重这类不那么「阳刚」群体的存在。那些荧幕IP作为艺人唱唱跳跳是个人选择,也是现代主流审美的产物,我身边也有男生因为「不打篮球」「跟女生玩得好」就被看作娘炮,这类特质就因为不符合传统男性特征而被说娘也太狭隘了吧(毕竟娘炮带有侮辱性和歧视性),把男生一昧往「阳刚」或「娘炮」坑里推的单一价值观不可取,也没必要走极端把一些不那么「阳刚」的男生冠以娘炮之名一棍子打死。一个男生有责任有担当够勇敢够坚毅与他爱唱唱跳跳无关,与他「不打篮球」「跟女生玩得好」无关。@R.w.J:男性气质不等同于阳刚,女性也不一定要柔美,正如同部分女性被指为“男人婆”,“娘炮”也是对男性的一种歧视和侮辱,个人认为我们所倡导的只是爱国、有理有节,除此之外,阳刚或阴柔的气质都只是审美范畴,在各个时期主流审美都不同,每个人的审美更是千差万别,这并不牵涉到对与错、好与坏,只是审美差异罢了,谁说男人就一定要阳刚女人就一定要柔美,温柔的男子也可以积极向上,现在许多小鲜肉也是努力奋斗的正能量代表,“娘炮”的评论只是在用自己或者传统审美在绑架他人罢了,难道传统审美就一定合理?这种观点是典型的先验化论证,浪漫化,根本站不住脚。我身边有个实例:我有一个男闺蜜,他一直都是比较阴柔的形象,高中的时候就一直被指为娘炮,大学之后他打耳洞,化比较浓的妆,再加上他是gay,收到的抨击就更多了,很多人匿名骂他,网络暴力,但是他比较看得开,一直用欧美一些男性博主激励自己,对这些不好的言论也是正面回应,后来大家都很理解很尊重他。当话题回归最初的疑问,曾去印度采访妇女的蔡蕊认为:“我觉得肯定会的,因为人都是群居动物,会为周围环境改变的。对于我自己来说,我周围的女孩都很瘦,我会有压力想减肥,但在印度就不会。可能是与饮食结构有关,我采访的很多印度女性体态比较圆润。”来源: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出品—)责任编辑: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5odY0o9Lw7.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