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体社交群体性孤独:虚拟社交正在杀死深度关系

推荐 作者:书单君来源:书单(ID:BookSelection) 编辑:七七 一个月,就能建立你的朋友圈公关形象。 群体性孤独:虚拟社交正在杀死亲密关系 前阵子,微信悄悄上线了一个新功能: 朋友圈可设置为仅一个月可见。 这个没写进版
原标题:群体性孤独:虚拟社交正在杀死深度关系推荐作者:书单君来源:书单(ID:BookSelection)编辑:七七一个月,就能建立你的朋友圈公关形象。群体性孤独:虚拟社交正在杀死亲密关系前阵子,微信悄悄上线了一个新功能:朋友圈可设置为仅一个月可见。这个没写进版本介绍的新功能,刚推出就被议论上了热搜——“三天太短,半年太长,一个月刚刚好。”朋友圈里的“群体性孤独”1980年,日本传播学者中野牧提出过一个叫“容器人”的概念:到了今天,这种情况只怕是更加普遍了。前段时间,腾讯发布的2019年第1季度业绩报告显示:微信月活用户已突破11亿。与此形成对比的是另一个数据。2019年初,“微信之父”张小龙说,每天有7.5亿人使用微信朋友圈,不过,其中有超过一亿人设置了“朋友圈三天可见”。这就是当代人的社交困境:朋友圈成了社交必需品,但又让人感到负担。至于朋友圈三天可见、一个月可见、半年可见,以及屏蔽朋友圈等功能,说白了,都是为了满足人们的社交心理:想保持一种冷漠而不失礼貌的热情。表面配合演出,内心毫无波澜。在对人与信息技术的关系进行了长达15年的系统研究后,她写出《群体性孤独》一书,挖掘了互联网时代群体孤独的根源。她说,互联网在改变我们的思维、生活的同时,也重构了以往的人际关系结构。但特克尔教授认为,这种速食的虚拟关系,其实是把每个人简化成实用的客体,美好和有趣的一面被放大,而真实的缺点却被隐藏了。二是幻想总有人倾听我们;特克尔教授还认为,互联网及社交软件已经影响了深度关系的建立。特别是微信的出现,让24小时在线成了常态,上班下班的界线已经模糊,半夜躺床上刷微博,都有可能收到领导的微信。可持续密集的线上沟通,不仅占据了我们大部分注意力,还让我们越来越没耐心。像前阵子很火的一篇推文《当代微信社交礼仪》,里面有三条准则,就很有代表性:第二,发语音或者开启语音通话前,最好询问对方是否方便;第三,不要单独问一句“在吗”,直接说有什么事,大家都挺忙的。一位46岁的律师特尔,经常因为回邮件而倍感压力。本来很多法律问题,就需要时间考证细节。比起质量,人们更在乎回复的速度。所以,秒回成了微信社交的第一美德。深谙这个道理的富人们,即使工作再忙,也从来不吝于抽出时间陪伴家人。像比尔·盖茨的大女儿上幼儿园时,盖茨就每周亲自开车,送女儿上幼儿园。工作再忙,盖茨从没缺席过孩子的成长,这是因为他知道,在与孩子建立亲密关系的过程中,亲自陪伴是无法被任何东西取代的。在实际交往中,真实性格里的小毛病,以及让人不悦的摩擦,其实会促使我们换位思考,并在互相理解中产生共鸣,建立起真正深厚的关系。书单君认为,相比几年前微信、米聊、Line、陌陌等社交APP群雄争霸的“前社交时代”,我们如今已经进入了“后社交时代”:微信一家独大,成了一种名副其实的生活方式,微信以外的社交APP只能在小众细分领域分一杯羹。我们无法改变微信,也无法改变别人,那就只能改变对待微信和别人的态度。我们已经习惯了名牌企业开微博和公众号,为什么不借鉴这种做法,有意识地在朋友圈有意识地建设自己的个人品牌,展示你的良好形象呢?正如一家企业只会主动展示它的优秀一面,但我们并不会觉得它在撒谎。在后社交时代,如果你还把一个人的朋友圈与他全部的真实生活划等号,那你显然还没能成熟地看待你所接触到的信息。明确朋友圈的功能,能方便我们分配好社交能量,也利于把时间和精力留给更重要的现实关系,以及更重要的,留给自己。对于我们这些被虚拟社交关系消耗了大量时间精力的人,特克尔教授在《群体性孤独》中有一个建议:寻找属于自己的瓦尔登湖2.0。在19世纪上半叶,尽管当时还没有朋友圈,可美国作家梭罗和我们有一样的烦恼: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崛起,让社会攀比成性,大家的生活似乎只剩下家庭、工作和物质,活得越来越不自由。而是因为独处就像一把精准的剃刀,能够剔除所有社会附加的“你应该”,时刻警醒自己,做真实的自我。图源|《黑镜》、部分来源于网络本文转载自一个推荐好书的微信公众号“书单”(ID:BookSelection):由来自《南方周末》、《新京报》等媒体的资深媒体人共同打造,帮你提升自己,通过读书变得更好。转载授权请联系“书单”公众号。1你可能会喜欢:责任编辑: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5odYBN0Q67.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