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体型男人体型为什么比女人大|大象公会

「雄性比雌性大」在自然界并不是普适性规则。由人类视角观察世界,我们最亲近的动物几乎都呈现出「雄大雌小」的特征。在人们常识中,雄性总是更大的那个。 但在无脊椎动物和冷血脊椎动物中,「雌大雄小」才是最常见的模式。这种差异在昆虫中尤甚,雌性是雄
原标题:男人体型为什么比女人大|大象公会「雄性比雌性大」在自然界并不是普适性规则。由人类视角观察世界,我们最亲近的动物几乎都呈现出「雄大雌小」的特征。在人们常识中,雄性总是更大的那个。但在无脊椎动物和冷血脊椎动物中,「雌大雄小」才是最常见的模式。这种差异在昆虫中尤甚,雌性是雄性体积几百倍的情况也不罕见。唯有鸟类和哺乳类动物才是「雄大雌小」模式主导的,它们无论从个体数量还是物种数量上来看都少得可怜,两性差异也不够显著,雄性最大也不过雌性八倍大小[1]。作为少数派的我们依然可以宣称,高等生物不屑与低等生物站在同一阵营。我们注重质量而非数量,但何为高等,何为低等,何为物种的胜利,何为生命的意义,我们无法解答。不管是「雄大雌小」还是「雌大雄小」,绝大部分物种中雌性和雄性体型都不一样(Sexualsizedimorphism)。其根本原因在于两性利益和最佳生存策略(Optimal)不同,雌性追求的是给娃找一或几个好爹,雄性追求的是多找几个老婆和防止被绿。普遍来说,雌性的最佳交配频率和配偶数低于雄性,雄性承受的性选择压力大于雌性,外形变化更快。每种生物不仅要在自然历史(Naturalhistory)中艰难地杀出一条血路,前进过程中两性相爱相杀也从未停止。只有一个例外:严格的一夫一妻制动物达成了终极和解,我们同时是对方所有孩子的父亲或母亲,我们的爱情里没有私利,因此雌雄两性的差异是所有动物中最小的。●严格一夫一妻制的平原田鼠图片通常自然选择作用于两性的方向一致。要么大家一起变大,要么一起变小,比如寒冷的地区或时代,体型大的个体散热较少,因此生物体型会偏大,雌性和雄性皆如此;资源充足的时代或地区,生物发育时间更长,性成熟更晚,体型更大,雌性两性也都有这种趋势。自然选择倾向于减小两性差异,雄性之间的差异更大,面临选择(Selection)总是首当其冲,处于两个极端的雄性在变动环境中容易被筛选掉,雄性受到的影响比雌性大,因此两性差异减小。但也有学者提出相反观点。他们认为自然选择也可能会增加两性差异,比如怀孕的母蚊子食血,公蚊子食素。食血固然能提供更高的营养,但也更可能被拍死,与其大家冒着生命危险一起竞争十分有限的血资源,不如让不需要生孩子的公蚊子去吸植物,但虽然食谱扩大能降低种内竞争,却增加了种间竞争。此假说遭到了很多质疑,因为我们无法证明究竟是两性差异先出现的,还是食性分化先出现的。那么男人为什么比女人大呢?因为人类很大(至少和昆虫相比)。上世纪五十年代,动物学家Rensch提出Rensch’srule[2,3]解释两性体型差异,他发现一个趋势:在雄大雌小的生物中,体重越大的生物,两性体型差异越大,在雌大雄小的生物中,体重越大的生物,两性差异越小。也就是说生物在逐渐变大的过程中,雄性变大得更快。为什么会这样就要从两性为什么想变大说起了。如果体型增大对雌性的好处比对雄性的更大,雌性就会大于雄性。举个例子,雌性昆虫的生育力和体型有强烈的正相关;吃得越多,长得越肥,生得越多,给雄性多吃一口饭创造出的社会价值比雌性小。那么这一口饭就留给雌性吃了,雄性摄入一些能量保持自己的性器官就可以了,吃太多不是浪费吗?雄性昆虫不仅吃得少,长得小,吃进去的是草吐出来的是供老婆大人消费的蛋白质丰富的精子囊,有时候还要献上自己的肉体,彻底沦为被性奴役的劳工。相反,如果体型增大对雄性的好处比对雌性的更大,雄性就会大于雌性。举个例子,哺乳动物虽然生育力和体型有微弱的正相关,雌性靠长「大个儿」来多生孩子不现实,但对雄性而言,体型大的好处就多了:既可以打败同性还可以强奸异性,于是它们卯足了劲猛吃猛长,甚至不惜推迟性成熟。结果也是显而易见的,体型大的哺乳动物雄性在性选择上占尽优势,拥有更多后代。雌雄两性针对大小博弈主要有三股力量:第一,生育力选择(Fecundityselection,FS),雌性体型越大,生育力越高,但随着体型增大,边际效益递减。第二,性选择(Sexualselection,SexS),体型大的雄性更可能赢得配偶,第三,生存率选择(Viabilityselection,VS),小的生物更不容易灭绝。体型大意味着发育期长。虽然成年的个体体型越大越安全,但生物被捕食主要发生于成年之前,延长的生长期提高了死亡风险。其次,体型越大,吃的越多,一旦食物短缺,个高的先死。再者,发育期长说明性成熟晚,别人都儿孙绕膝了,你还没找着对象,不能为繁育事业尽一份力。最后,就算生物选择不延长发育期,而是加快生长速度,依然会增加死亡率,因为需要增加食物摄入量才能快速长大,可觅食之路危机四伏。因此,「生存率选择」偏爱小的个体[4]。●雌大雄小●雌小雄大为什么大型生物的「生育力选择」减弱,大可推测,是因为提高后代存活率比增加后代数量更有利可图。在一个稳定的环境中,资源有限,要么个体小、寿命短、数量多,要么个体大、寿命长、数量少,生物追求的是平均每一对夫妻可以养育一对活到成年的后代。昆虫为什么不能骄傲地说我要注重质量?因为你质量再高,依旧所有动物都可以吃你,所以只能多生。而大型动物天敌较少,且雄性可以参与到抚养后代的过程中来,幼崽死亡率降低。责任越大,权力越大。生育力的下降直接导致雌权衰落,雄权崛起。参考文献:1.Fairbairn,D.J.,Allometryforsexualsizedimorphism:patternandprocessinthecoevolutionofbodysizeinmalesandfemales.Annualreviewofecologyandsystematics,1997.28(1):p.659-687.2.Rensch,B.,DieAbhängigkeitderrelativenSexualdifferenzvonderKörpergrösse.BonnerZoologischeBeiträge,1950.1:p.58-69.3.Abouheif,E.andD.J.Fairbairn,Acomparativeanalysisofallometryforsexualsizedimorphism:assessingRensch\'srule.TheAmericanNaturalist,1997.149(3):p.540-562.4.Blanckenhorn,W.U.,Theevolutionofbodysize:whatkeepsorganismssmall?Thequarterlyreviewofbiology,2000.75(4):p.385-407.责任编辑: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5odYRyNX67.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