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诺贝尔奖18年18个诺贝尔奖,原来都是因为日本纸币设计的好?

2001年,日本政府曾“口出狂言”: “50年内30个诺贝尔奖!” 如今18年过去 日本早已步步为营 轻松斩获18个奖项 到底是什么催生出这样的科技文化强国? 大多数国家的纸币上都印着领导人的头像 而日本却不一样 来看看日本
原标题:18年18个诺贝尔奖,原来都是因为日本纸币设计的好?2001年,日本政府曾“口出狂言”:“50年内30个诺贝尔奖!”如今18年过去日本早已步步为营轻松斩获18个奖项到底是什么催生出这样的科技文化强国?大多数国家的纸币上都印着领导人的头像而日本却不一样来看看日本纸币上的人物故事吧大概就能了解到日本在这方面的“别有用心”新版1000日元---细菌学家野口英世他是享誉国际的医学家,他是日本的国民英雄。他的研究领域从蛇毒到梅毒,从奥罗亚热到小儿麻痹。他的墓碑上写着:“他毕生致力于科学,他为人类而生,为人类而死。”年幼时野口的左手被火烧伤,手指粘连在一起,以小学第一名的成绩毕业,却无财力继续升学。于是他在作文中义愤填膺表达对贫穷和残废的不满,没想到周围的人筹设基金会鼓励他,恩师小林荣帮助他完成学业,外科医师渡部鼎为他动手部手术……在这些善意的帮助下,野口心智健全地成长着,并立志于医学。野口英世青年时奔赴美国求学深造,开展血清学研究领域,发表蛇毒实验成绩。而后,学术的大船又驶向大西洋彼岸,在欧洲开始螺旋体菌类的研究。野口曾被三度提名诺贝尔医学奖,最后一次有机会得奖,却因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发生,被取消颁奖。野口曾在中年时偶然间目睹母亲的照片,按捺不住思念之情回国。虽深受日本民众的尊敬,但日本医学界一次都没有邀请他演讲,从此他便下决心不再回日本。因为探究黄热病,野口前往西非,却因此感染,成了一去不回的远征之旅。死时,野口留下了一句名言:“对我而言,我不懂!”那是1928年5月,他刚刚51岁。新版5000日元---小说家樋口一叶她是日本纸币上出现的第一位非皇室女性。她是平安时代一千年后的第一位女作家。她出生于东京都,死于东京都。她死时年仅24岁,却被称作“现代紫式部”。就好像每一位作家都要经历一些人生动荡,才能把苦难写成歌。出身于士族的樋口一叶明明有条件进入“荻舍”学习日本古典诗歌,却因明治维新家道中落,寄人篱下,债台高筑。白天需要洗衣缝补,经营杂货店,晚上还要通宵写稿,贴补家用。可是微薄的薪水远不足以维持生计,出于无奈只能遍地借钱。然而就算有人对她提出非分要求以换取金钱(这其中也包括指导她写作的朝日新闻记者半井桃水),她还是坚定拒绝了。然而,就在樋口一叶创作灵感喷井式爆发之际,肺结核又给她重重一锤,她再也没能站起。她一生未婚,也从未有过爱恋,贫病交加,也未能享受现世的乐趣。也许正是因为“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她才能把家父长制下的日本妇女刻画的入木三分。从《大年夜》开始,到《青梅竹马》结束,这在日本文学史上被称为“奇迹十四个月”的写作生涯,让她成为女性文学的先驱作家。以大音寺前为舞台,以古色古香的江户为背景,细致入微地描写孩子的哀愁与浪漫的希望,于是便有了空前绝后的《青梅竹马》;陪酒卖淫的妓女,穷困潦倒的水泥工,于是便有了《混浊的江》;没有受过教育的妇女任人宰割,被封建思想毒害的父母雪上加霜,月夜下相见的初恋情人精神崩溃,于是便有了《十三夜》。樋口一叶像是一颗耀眼的彗星,燃烧自身,发出一道璀璨的光辉之后陡然陨落。周作人曾经评价樋口一叶:“观察有灵,文字有神,天才至高,超绝一世。只是其来何迟,其去和早。”10000日元---启蒙思想家福泽谕吉他是日本明治维新的启蒙人物。他是庆应私塾大学的创立者。他将经济学从西方国家亲身带回日本。他毕生都在推动资本主义和民主运动的进程。在日本,老师的称呼通常为“先生”,医生、律师也会以“先生”来表示尊敬。但是,在庆应私塾大学,师生间一般称呼“OO君”,唯独把“先生”留给了福泽谕吉。福泽谕吉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讲得了《通货论》,写得出《劝学篇》。他精通英语,但是第一门外语却是荷兰语,不仅如此,他一开始办的私塾还是“兰塾”。不过,随着世界局势的转变,福泽谕吉逐渐意识到荷兰的没落和大英帝国的崛起,于是从头改学英语,“复式记账法”手到擒来,近代保险制度一学就会,于是天天抓着国人传播西方学术思想,写书翻译忙的不亦乐乎。西有培根《论读书》,东有福泽谕吉《劝学篇》;讲得了《通货论》,写得出《文明论概略》,靠三寸不烂之舌和一介文人之笔推动社会启蒙。西方列强入侵中国,慈禧老太太攒钱过生日;西方列强横扫日本,福泽谕吉“再造日本文明”,把西方先进文明引进了日本。如此喜读诗书的教育家,最后的自传却叫《富翁自传》。明治34年脑出血溘然长逝,婉拒各方鲜花,却唯独收下了好友大隈重信送来的丧礼。福泽谕吉《劝学篇》当中有句话叫做:“天在人之上不造人,天在人之下不造人。”这句话以拉丁语刻在了庆应大学东门口,以此鼓励各位一起研究学问。是可谓,教育兴,则国兴当别的国家把政治领导人镌刻在金钱上时日本人却是清一色的学者也许正是这样的思想觉悟把他们送入了诺贝尔颁奖典礼的殿堂吧~-完-微信界面又双叒改版了快来把小通标星吧!不错过每一条精彩内容~1.点击公众号头像和名称进入主页2.然后按照如下操作就可以~没有星标选项的旁友点击置顶公众号的选项效果是一样的吼!转载原创请联系我们,获得授权责任编辑: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5odYxmKow7.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