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月回应杉菜是绿茶 新闻包法利夫人太作,杉菜太绿茶……“三观不正”是文艺作品的原罪吗?

最近,一部早在1996年就上映的电影——《英国病人》成了社交网络中的热门话题。 《英国病人》改编自著名作家迈克尔·翁达杰的同名小说,曾在1997年奥斯卡金像奖上拿下包括“最佳影片”、“最佳导演”在内共12项大奖,讲述是发生在二战期间的一场跨
原标题:包法利夫人太作,杉菜太绿茶……“三观不正”是文艺作品的原罪吗?最近,一部早在1996年就上映的电影——《英国病人》成了社交网络中的热门话题。《英国病人》改编自著名作家迈克尔·翁达杰的同名小说,曾在1997年奥斯卡金像奖上拿下包括“最佳影片”、“最佳导演”在内共12项大奖,讲述是发生在二战期间的一场跨越时空的爱情悲剧。然而,这部影片在2018年重新被人提起,不是因为被翻拍,也不是因为重新上映,而是因为在豆瓣评论里被一些人冠上了“三观不正”的名号。这些评论者们称,电影把男主搞婚外恋说的冠冕堂皇,让人难以接受。豆瓣评论截图无独有偶,很多评分高的电影作品如今也被人用“三观”的逻辑重新解读。他们把现代大众语言体系里的“撕逼、小三、出轨、渣男、渣女、逆袭、屌丝、作”等词汇依次排列组合,用最简单粗暴的形式概括电影剧情,并将这些作品一齐划入“三观不正”的阵营中。于是乎——《了不起的盖茨比》成了一个屌丝逆袭的暴发户到女神跟前叫唤“我有钱啦有钱啦”的故事;《泰坦尼克号》讲的是一个明明有很爱自己的未婚夫的女人非要偷情还带着十万块彩礼钱(海洋之心)和奸夫一起跑路的故事;《断背山》是明明有男友还欺骗无辜的女人,和她们结婚以掩人耳目,定期放着老婆孩子不管出去和情人约会的gay骗婚的故事。《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的女主角松子总结起来就是“我就是喜欢出事不解释事后埋怨这个世界给人当小三没点数跳脱衣舞遇人不淑反正不管怎么样,都是命运的错!”这样一个不知悔改、纯属活该的人。包法利夫人是爱慕虚荣的“拜金女”,《还珠格格》中的令妃是“心机女”,《流星花园》里的杉菜是“绿茶”,还有人称朱自清的名篇《背影》也三观不正,因为里面的父亲不遵守交通规则……这些评论言之凿凿,真情实感,让人分不清是在故意编段子抖机灵,还是真的这么想。知乎”哪些电影三观不正“回答截图由此,一场关于“该不该用三观看文艺作品”的辩论正式展开。支持者们称这些短评言简意赅,用大家熟悉的口吻快速概括了剧情,且说的都是大实话,可以帮助人“排雷”。反对者们则“恨其不争”,认为用三观来评判作品的好坏是一种智力愚化,完全偏离了文艺创作者的初衷。前几日,界面的一篇「《英国病人》《钢琴课》“毁三观”?豆瓣短评里的道德景观与现实焦虑」将这一讨论引入高潮。人们这才发现,“三观警察”们早已占领网络,将“树正气,正三观”之风刮了个遍。诸多文艺作品都没能逃过「审查」,被安上了一个又一个醒目又刺眼的标签。所谓三观,一般指的是“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由于每个人的成长轨迹不同,我们会在与世界相处的过程中形成不同的三观。这一概念并没有统一的标准和规范的操作,因此在社会生活的约定俗成中,人们一般认为凡是无法证伪、不会伤害他人的三观,都是正确的三观,他人无权干涉。然而,张之琪认为,如今的“三观”二字几乎成了一个党同伐异的工具。“人们口中的‘三观’,更类似于一种道德规范,甚至是一种中国式的“政治正确”。”无论是日常生活的争论还是涉及公共领域的议题,只要加上“三观”二字,论战就会变成无休止无意义的“站队赛”。双方都坚持自己所认为的“正确的三观”,丝毫不考虑“求同存异”四个字存在的价值。而骂战一般都以双方互骂“傻逼”收场,不少人还会发条“不与傻瓜论短长”的状态来强调自己的三观正确。这一风气到了文艺鉴赏领域,就慢慢演变成了部分观众自发地用现实中的道德标准来审视电影电视小说等文艺作品的奇怪现象。“《后来的我们》就是绿茶和中央型空调的渣男,三观不正,烂片!”“《蜗居》的女主角是小三,三观不正,应该禁播!”“《包法利夫人》就是一个爱慕虚荣的白穷美三番两次不知检点结果被人无情抛弃的故事,三观不正,不应该是名著!”如果一部作品被打上了“三观不正”的标签,那么所有喜欢这一作品的人也会被视为三观不正的“异端”。这种现象其实很有当代特色。几十年前甚至追溯到清代,都有知识分子能提到“饮食男女”,承认人的七情六欲。而发展到现在,观众却回避“欲望”,开始对男女主人公有“感情洁癖”,恨不得双方都是童男童女才能维持自己内心秩序的平衡。这种现实与虚拟的错位,将大众的思维引向单一和极端。于是乎,兜兜转转几百年,年轻人们成了本该被淘汰的“贞操观”的卫道士。中国新闻周刊曾在文章《伟大的恋情,多是奸情》中分析过当代观众热衷于“三观审查”的原因,并把它概括为“一定程度的反智倾向”、“不完善的婚姻法带来的现实焦虑”、“道德泛化”三点。究其根本,会成为“三观”党多是因为面对动荡的生活,人们趋向于借助某种手段来回避人性的阴暗面,以保证“安全”的本能。贾樟柯曾在一个演讲中说道:“我觉得如果用道德主义的评判去要求艺术的话,可能莎士比亚是不存在的。”“艺术不是法律,也不是道德审判机器,艺术是我们理解跟抒发情感的一个通道。”对文艺创作者来说,他们能在时代洪流中抛弃一些既有观念的束缚,用自己的思考传递观点,引发人们对人性复杂性和人性弱点的思考才是艺术的意义所在。用过度的道德主义去约束创作者们,动不动就冠以“三观不正”的名号,何尝不是新时代另一种封建礼教的抬头呢?回过头来看看那些“抖机灵”的影评,都是用简单粗暴的标签带动着一部分人用包容度低、极其僵化的价值体系去评判文学作品,用二元对立的的“三观”区分作品好坏。殊不知,我们读名著,看电影,并不仅仅为了“娱乐”二字,而是在小说、诗歌、戏剧等载体中去体验不同的人生,去理解未曾经历之事,去扩大自己共情的深度和广度,从而能体验到现实的幽暗曲折、人性的复杂深邃以及不同情感维度之间微妙的差异。以上种种,又岂是简简单单的”三观“二字”可以概括的呢?有人说,”三观警察“的横行,可能会是文化荒漠的开端。但也有人乐观的认为,讨论本身就是一种进步。任何思潮主流化的过程中总要经历一下“矫枉过正”,因为对很多人来说,「欣赏文艺作品可以不用理三观」的观念是完全陌生的。很多态度坚定的”三观党“可能此前并没有安静阅读名著、欣赏电影的习惯,在双方激烈的讨论中,也许反倒能带动一拨人去学着欣赏世界上优秀的文艺作品,慢慢放下偏执的道德主义,接纳本能。毕竟,事物总是曲折前进,螺旋上升的嘛。=END=责任编辑: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80wVKK1ndz.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