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时代遇见平安时代的二条城,花见小路辨别艺伎等级

京都古称平安京,城市存在历史可以追溯到7000年以前,作为日本的国都,历时1000余年,享有“千年古都”之称。这里不仅是佛教、神道教的圣地,也是一座很有历史文化底蕴的城市。能代表京都文化和历史的,除了京都文化博物馆,还可以去二条城,和京都知
原标题:遇见平安时代的二条城,花见小路辨别艺伎等级京都古称平安京,城市存在历史可以追溯到7000年以前,作为日本的国都,历时1000余年,享有“千年古都”之称。这里不仅是佛教、神道教的圣地,也是一座很有历史文化底蕴的城市。能代表京都文化和历史的,除了京都文化博物馆,还可以去二条城,和京都知名的花见小路。因为旅行的时间是在周一,恰逢京都文化博物馆闭馆,遗憾没有去成。但经过导航的指引,步行不远处就是京都的二条城了。男权象征的二条城,平安时代的缩影二条城建于公元1603年,是江户幕府的权力象征。建有东西约500米、南北约400米的高大围墙,并挖有类似于中国护城河一类的水道。护城河粗壮的宛如青蛇一样的水草和胳膊一样长的大鲤鱼,估计局座看到了,会说这也是一种生物防御系统吧。城内建有本丸御殿、二丸御殿、唐门、黑书院、白书院、内宅(院)、位于城堡一角的天守阁及其它附属建筑,部分景点门口还有语音介绍系统,可以选择中文语音介绍,游览起来还是很方便的。二条城是京都著名的“樱花王者”八重樱赏樱花圣地,此时虽没有樱花可以欣赏,但并不妨碍我们赏红叶的雅兴。白色的建筑物配上绿色红色的叶子,还是挺有一番风韵的。二条城分为本丸御殿、二之丸御殿以及环绕两个御殿的庭园等区域,是德川幕府家族的象征。应该是出于对木质建筑物的保护,进入主殿,需要脱下鞋子。从侍卫休息室,一路向内,才能走进德川幕府家族的核心休息区。在步行过去的时候,途径了传说中的鹂鸣地板,走在上面,会清晰的听见地板发出尖利的吱吱声音,也就是所谓的夜莺啼叫般的声响。据说,做此设计是以防夜间刺客入侵。本来以为这是岛国人民智慧的象征,回来百度后才知道,原来设计之初并非如此,而是年久失修,钉子和木板摩擦之音,乌龙了这一奇特风情。对庭院设计并不甚了解,不过二条城的曲折水面,三段式的叠瀑,水中小岛,高低错落的植物组合在一起,都彰显了设计者充分利用了每一寸土地,简单布置挺日式,简单、精致还很有韵味。同时,也蕴藏着枯山水的日式美学和禅意。花柳街巷风韵残存,花见小路遇见艺伎作为电影《艺伎回忆录》取景地之一,很多游客来到京都,都会在花见小路变身和服少女,切身体验一下何谓日式风情。花见小路是日本最古老的花街,这里保留了江户时期的民宅建筑,也是现在为数不多的尚能看到真艺伎的场所。在这里,艺伎和各国美少女cosplay的艺伎很容易区分,没有把脸和颈部涂成雪白一片,慢悠悠大步前行、没事掏出手机自拍的,百分百是假艺伎。真艺伎在夜色中出现时,很远就能听到有人在喊,“快拍呀,出来啦”,然后就会看到很多人持着各种长枪短炮、手机,对一个人追着拍。大多数艺伎都是小碎步跑向自己的工作场所,这也是很多人拍艺伎都比较虚的原因。不同等级的舞妓之间,其实有着很大的区别。比如,配饰差别就很大。简单的说,等级越高,发饰越素。我今天拍到的应该是一年目艺伎,长长的碎花垂帘,很好看。再看衣服领子,全红是最低档,之后是前花后红,前白后红。可以判断出,这两个艺伎应该是中级的艺伎。另外,嘴唇也是有区别的。低级别的只有下嘴唇是红色,红色越多,等级越高。由此可证,我抓拍到的两个应该都是年轻的稍低级别的艺伎。据说,目前岛国真正的艺伎只有200人左右,属于夕阳产业。也有一些高档餐厅会提供艺伎服务,7500日元一个半小时。(别问我怎么没拍,贫穷遮盖了我的双眼……)当天这里还有草间弥生的《永远的南瓜》展,可惜晚上已经关门了,就此错过了“圆点怪婆婆”的波点艺术。作为岛国的特色和一个特殊存在的群体,每一个艺伎的背后都有着很多“不足为外人道也”的故事。一如《艺伎回忆录》里写的:“心会慢慢死去,就像落叶一样,渐渐失去希望,直到有一天完全绝望,心如止水,一无所有。艺伎是滚滚红尘中的过客,她抹上浓妆,掩饰她的真面目,她的双眼宛如一泓深渊。她在世人面前唱歌跳舞,讨人欢心,付出一切,真正的自我却躲在阴影中,内心充满秘密。”【作者】韦宇教,行者,出版散文集《愿无岁月可回头》。媒体人,专注于旅行、摄影、写作。独立摄影师,多个微信公众号特约撰稿人。搜狐自媒体,乐途灵感旅行家,百度百家、今日头条、一点资讯、看点号、网易号等专栏作者,驴妈妈旅游达人。辗转流年,策马扬尘,心向远方,不问归程。本文图片和文字所有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署名,未经许可请勿用于商业用途。如有其它需求请与作者联系。(微信:weiyujiao1985微博:@韦宇教)责任编辑: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80wVX5K76z.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