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县道情皮影土的掉渣的道情皮影,为什么能惊艳世界

寻梦丝路,最让我感动的还是环县。为什么呢?尽管甘肃有许多着世界级的景观。秦时的明月,汉时的关隘,唐时的驿站,万里长城的嘉峪关;敦煌莫高窟,凝集了多少华丽的色彩,忧伤的黑水国,沉默在大漠的边缘~~~丝路甘肃,不知道迷倒了多少墨客骚人。 环县风
原标题:土的掉渣的道情皮影,为什么能惊艳世界寻梦丝路,最让我感动的还是环县。为什么呢?尽管甘肃有许多着世界级的景观。秦时的明月,汉时的关隘,唐时的驿站,万里长城的嘉峪关;敦煌莫高窟,凝集了多少华丽的色彩,忧伤的黑水国,沉默在大漠的边缘~~~丝路甘肃,不知道迷倒了多少墨客骚人。环县风光·图说环县供稿淡泊摄影在这些精彩的描述里没有庆阳,更没有环县。我带着忐忑之心走进环县。我能发现什么呢?什么能让我不虚此行呢?我在网上做着功课。环县风光·图说环县供稿淡泊摄影环县是“中国皮影之乡”有着悠久的皮影历史环县\"中国小杂粮之乡\"、\"中国皮影之乡\",是西北羊绒、羊毛、皮张和各种肉食品的主产地之一。小杂粮之乡,心中一阵欣喜,对于我们这些糖友来说,能找到一个种植杂粮的“贫困户”,既解决了我们购买原产地、纯天然的小杂粮的心愿,又能为扶贫做点工作。让一个普通的游走能够延伸的更有意义,岂不也是一件大好事。“中国皮影之乡”,说实话,皮影并不稀罕,在这个经济并不发达的地方,为什么能挂上中国的名号?还叫皮影之乡,我带着满脑子的疑问来到环县。环县风光·图说环县供稿淡泊摄影高天厚土看庆阳,从庆城赶往环县的路上,一路上看到是地大人稀,高天厚土。来到环县县城,一头就扎进环县道情皮影艺术博物馆。说实话见过许多博物馆,还真没有见到过皮影博物馆。原来,这是我国唯一一座综合了各流派与陇东特色皮影的博物馆。庆阳梯田郭书生翻拍环县皮影是流行于民间的皮影艺术,是陇东山区的一枚黄河文化的瑰宝。在这里我们了解了环县皮影的历史。千百年来,环县民间艺人们以自己的聪明才智,广泛吸取民间剪纸、绘画、雕刻等艺术手段,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地域文化特色。其造型设计独具匠心,刻制精细流畅,尤其注重工艺变化和图案装饰,用色对比强烈。人物神怪及各类动物想象丰富、造型各异、操作方便,极具大西北老百姓的诚实、豪放的审美情趣。环县道情皮影戏是秦陇文化与周边族群文化相融合的产物。皮影戏,相传产生于宋代。民间俗称\"灯影戏\"、\"小戏\",是采取\"借灯、传影、配声,以演故事的手段,融民间音乐、美术和口传文学为一体,成为当地人丰富文化生活和承担祭祀、过关、还愿、节庆等习俗的综合性艺术。皮影作品·郭书生拍摄环县皮影扎根在高天厚土中,有着深厚的民间基础环县古称环州,位于陕甘宁三省交界地,属边关要塞,历来乃兵家必争之地。宋元以来,在同羌、戎、西夏、金、回、满、吐蕃斗争中,当地百姓巧妙的运用用道家的渔鼓、筒板伴奏,以道情的形式演绎道教故事,宣扬道家思想,鼓动人民御敌保国,反对异族人的侵扰和统治。在长期的演出中,当地艺人为使道情故事更加形象生动,直观达意,逐渐把皮影引入道情,使二者达到绝妙完美的结合。皮影作品·郭书生拍摄这里地大人稀,而环县道情皮影也称为“一驴驮”。在慢长的岁月里,这种演出模式,游走在老百姓的红白喜事,过年过节的的更类活动中,扎下了深厚的民间基础。老百姓需要的才是最好的。一驴驮郭书生翻拍解放以后道情皮影得到更迅速的发展。20世纪50年代,环县道情皮影三次进京演出,受到毛泽东、周恩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赞誉。1987年成功出访意大利;2002年中国民俗学会命名环县为“中国皮影之乡”;’2006年5月环县道情皮影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2年、2006年两次成功举办“中国环县道情皮影民俗文化节”。让道情皮影成为环县的一张名片。周总理接见环县皮影艺人郭书生翻拍环县道情皮影的“开山鼻祖”———解长春2003年11月,古老的环县道情皮影艺术被列入全国首批10个民族文化保护试点工程之一,环县道情皮影从此迎来了挖掘、整理和开发的春天。今天,我们说这一古老的民间艺术,不得不想起环县道情皮影的“开山鼻祖”———解长春。皮影雕刻工具·郭书生拍摄解长春毕生致力于道情皮影艺术,使这一民间艺术从内容到形式皆有创新,故在群众和同行中享有很高声誉,被推崇为环县道情皮影大师和奠基人。解长春(1843~1916),原籍环县洪德河连湾村,后迁居虎洞刘解掌。在解长春的纪念碑上,这样写道:“他纳四弦、增笛呐、融水梆,使伴奏恢宏,道情氛围浓烈,借鉴民歌资其说唱,独创板路扩其表演,使皮影艺术整体浑然,地域风情浓厚,通过自编、改编、移植,广为传唱的剧目达百余本”。皮影作品郭书生拍摄道情皮影的产业化,让这个非物质文化遗产蜚声世界环县居民在街头看演出·郭书生拍摄2011年11月26日,环县皮影戏作为中国皮影戏的一员,入选《联合国人类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从这天起道情皮影蜚声世界,也成了环县乃至整个陇东人的骄傲。初冬的环县,夜晚,冷风嗖嗖。晚饭后,我们去文成阁看夜景。真没有想到在环县这样冷的晚上还有人们在看皮影。足见这里人们对于这种艺术形式的喜爱。皮影艺人在演出·郭书生摄影精彩的演出,高亢的曲调,让我们也激动不已。这里是一个‘’皮影艺苑‘’,据说每一天这里都有演出。演出中,台前的LED显示屏上显示,他们这个团本月25日将去莫斯科演出。环县龙影文化产业开发有限公司展厅说到皮影产业化,我们来到位于环县县城西滩工业园区的环县龙影文化产业开发有限公司。这里已经形成集皮影加工,销售,培训,演出推荐为一体的皮影产业开发基地。常年有20名国家省市级雕刻大师在这里加工生产。环县龙影文化产业开发有限公司展厅他们的商标“龙影”牌,经国家商标局认定注册,2009年被评为甘肃省著名商标,2014年评为国家驰名商标称号,为环县特色产品打下了第一驰名品牌。公司成立以来,先后培训加工,销售,包装,设计,演出,刺绣,剪纸,推介各类人员1400多名,年加工皮影,刺绣,剪纸,工艺品15万件,产品年销售收入300多万元,公司现已开发出12大系列50多种设计新颖,品种齐全,包装精美的工艺品,深受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欢迎,近年来公司先后参加文博会,兰洽会,西恰会,非遗保护,等国内外重大节合40多次,并获得多项奖励。本人和李雅平总经理、庆阳旅游局贺科长合影一个产业的发展,一定要有一个优秀的带头人。环县龙影文化产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李雅平就是一个非常优秀的带头人。因为她出色完成了环县皮影的传承与保护开发工作,2012年被当选为甘肃省党代表。李雅平从小受爷爷影响喜欢皮影艺术,下岗后自谋职业,开始拜师学艺,不断学习皮影雕刻,在熟练掌握皮影雕刻技艺的基础上,她开始自筹创办公司,经过多年的艰辛创业和努力,公司逐步壮大。近年来先后代表环县文化产业参加了深圳文博会,四川非遗展,京交会等50多次,并获得多项奖励。爱的力量是无限的,她爱她的皮影事业,更爱那些为皮影做出贡献的人。几年来先后向皮影戏演出剧组赞助15000元,社伙队演出赞助12000元~~~,为环县的皮影事业做出了应有的贡献。环县文昌阁·郭书生拍摄有付出,自然就有回报。李雅平2007年被庆阳市民间工艺美术协会命名为“庆阳市民间艺术大师”;同年6月,作品《杨门虎将》荣获中国庆阳端午香包民俗文化产业博览会综合类金奖;2010年,荣获“庆阳市文化产业领军人物”和“庆阳市十大女杰”称号,同年当选庆阳市商标协会副会长、环县女企业家协会会长、工商联副主席;2011年被选为“环县第八届政协委员”;2012年,获省皮影雕刻中级职称,当选省第十二届党代表,并被评为庆阳市“三八红旗手”;2016年,当选为环县皮影雕刻及手工业协会、环县个私协会副会长。环县夜景·郭书生拍摄“有一种艺术,是完整的戏剧,比莎士比亚剧早1800年;使用影像,比卢米埃尔发明的电影早2100年;是纯粹民间具有‘摇滚’精神的音乐,比猫王早2150年。这种艺术是中国独有的,这就是皮影戏……”环县的道情皮影目前是国内保存较完整的原生态艺术群体,被称为“东方民间文化的活化石”在环县,每一天都有成千上万的皮影艺人演绎着道情皮影,这难道不是一道最美丽的风景吗?责任编辑: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80wVYP4mrz.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