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决定我再也不会爱你看完大结局,我决定给这部剧多加一颗星!

所谓好剧,大概就是让人意犹未尽吧。比如接下来要介绍的这部美剧,虽然已经完结,却还是会反复想起它,那些独特的场面,那些个性的角色,还有那个,非常厉害的结局…… 嗯,今年的热门美剧之一,HBO迷你剧《利器》刚刚完结了,豆瓣评分目前定格在8.4
原标题:看完大结局,我决定给这部剧多加一颗星!所谓好剧,大概就是让人意犹未尽吧。比如接下来要介绍的这部美剧,虽然已经完结,却还是会反复想起它,那些独特的场面,那些个性的角色,还有那个,非常厉害的结局……嗯,今年的热门美剧之一,HBO迷你剧《利器》刚刚完结了,豆瓣评分目前定格在8.4分,烂番茄好评率93%。作为这个夏天,甚至是今年最受关注的美剧,导演让-马克·瓦雷,编剧马蒂·诺克森,主演艾米·亚当斯、派翠西娅·克拉克森、克里斯·梅西纳和伊莱扎·斯坎伦等人一同呈现出的这份作品,没有让人失望,特别是刚播出的大结局,绝对是一个惊喜(或者是,惊吓)。相比慢热的开篇,《利器》是那种越嚼越有味道的剧,越到后面越精彩。剧集一层层地抽丝剥茧,拆解故事核心深处的黑暗秘密,而直到最后一刻,它才迎来最猛烈最震撼的高潮。看完结局,我就直奔豆瓣改分了,真的值得多加一颗星啊!尤其是字幕后的两个彩蛋,故事在高潮处戛然而止,就此留下一个半开放的结尾。即使是我这种看过原著的观众,看过最后一幕的反转后,也只能感受到自己发麻的头皮。可以说,这是今年目前为止最棒的美剧大结局,后劲真的很大!那令人难忘的白衣女《利器》的故事根据同名畅销小说改编,它的作者,是写过《消失的爱人》的美国作家吉莉安·弗琳,而《利器》是她的小说处女作。故事围绕艾米·亚当斯饰演的记者卡蜜儿展开,她刚从精神病院出院后接受了一项调查任务,回到家乡风谷镇报道当地两名未成年少女的谋杀事件。然而,却让自己陷入困扰当中。返乡的卡蜜儿不得不和关系一直疏远的母亲、继父以及她同母异父的古怪妹妹同住一段时间。而在调查深入的同时,她还要面对从小就挥之不去的心魔。坚持看完这部剧集,其实不算容易。因为整整8集的剧情,你无法从中榨取出任何的愉悦和轻松,到处都是浓到无法稀释的绝望和压抑。唉,真心累啊!编剧对女主角卡蜜儿的大段心理描写脱离于罪案的主线,使得故事节奏相对缓慢,再加上导演琐碎、跳跃的剪辑,稍不留神就会错过一些关键信息。但是只要坚持看到最后,你会发现之前所有慢热、细碎的情节,与罪案的终极谜底有着无法割离的关联。这些蓄势的铺垫,沉积发酵许久之后,才最终连点成线,汇聚到一起,爆发出惊人的威力。所以说,坚持下来看完大结局的观众,真的是赚到了。三个女人一台戏,而且戏还相当足常有人把《利器》拿来和《真探》作比较,这两部作品确实拥有很多相同的元素:时间仿佛凝滞的小镇,潮湿粘腻的亚热带气候,被围困在生活中的麻木面孔,诡异神秘的暴力罪案,以及破败、萧条和落寞的剧作气质。同样是南方哥特式的社会派悬疑剧,《利器》和《真探》一样,将罪案和推理扔进了故事的角落,并为观众端上了一盘关于人性的主菜。《利器》中的人性剖析,具备一种女性的视角。它用异常细腻的笔触,描绘出风格不同的女性肖像,疯狂的、忧伤的、麻木的,它洞穿女性的内心,让人们看到她们心底最深邃的恐怖与美丽,愤怒与温柔,暴力与伤痕。而这其中最重要的一幅肖像,无疑是女主角卡蜜儿。一开始,卡蜜儿被塑造成了一个酷女孩。她是风谷镇中绝对的异类,在一堆乐为人妻,安身于家庭主妇的同龄人中显得格格不入。她驾着车,大口灌着酒,脸上摆着一副我不在乎的表情,显得强悍、自由、独立。可随着故事的演进,我们发现藏在这表象之下的,其实是一颗脆弱破碎的心。不得不说,艾米·亚当斯这个演员选择非常贴切了。AA可以演强悍、坚强的角色,但她身上原本具有的温柔气息,却也符合卡蜜儿柔软脆弱的一面,甚至让人有莫名的保护欲。卡蜜儿有个羞于启齿的秘密,那就是她在自己身上刻下的文字。身体上几乎每一寸皮肤,都爬满她亲手用利器刻下的疤痕。那些疤痕密集、丑陋,她对文字的迷恋,以及内心难以排遣的痛苦,在一道道以刀为笔的印记下,变得具象起来。那是她的救赎,她需要用真实的,激烈的,外化的疼痛感,去取代心中令人无法招架、无法承受的绵长绝望和苦楚。嗯,卡蜜儿的痛苦根源,是她的家庭。在少女时期,卡蜜儿经历了妹妹玛丽安的死亡。玛丽安的影子如同幽灵一样在老宅里游荡,也萦绕在卡蜜儿的回忆里无法褪色。因为,玛丽安是唯一一个让她感受到爱的人。卡蜜儿的母亲一直对她漠不关心,她们之间似乎永远隔着一道门,而选择主动建立并且关上这道门的,是她的母亲。从小到大,卡蜜儿渴望的无非是爱。但整整八集的故事中,我们一直目睹这样一个拥有黑暗过往和残破灵魂的人,受到不同人的伤害。这些精神上的伤害,比划破她肌肤的利刃,更加尖锐和残忍。而下刀最重的那个,正是她的母亲。卡蜜儿对母亲的爱与恨撕扯着她,让她向不同的方向割裂,而她唯一能做的,就是用酒精不断麻醉意识,钝化痛感,淹没在无尽的虚无里。派翠西娅·克拉克森饰演的母亲奥多拉,同样是个复杂的矛盾体。她表面上是个毫无瑕疵的完美存在,美国南方的溽热天气和令人厌恶的汗渍,似乎从来都不会对她构成任何烦恼。镜头里的奥多拉,总是干爽、优雅、举止得体的。但透过表面再往里看,你会发现她的敏感、脆弱、神经质,如果在深入一点,还能看到她的自私,甚至邪恶。对于卡蜜儿来说,奥多拉就是反派一样的存在,她从女儿有意识和记忆的那一刻起,就一直用冰冷、漠然的态度和言语施展着伤害。《纽约》杂志评论说,奥多拉的每一句台词都像一把刀。这个比喻真是再贴切不过了。剧中的一个夜晚,她邀请卡蜜儿到阳台谈心,第一次向女儿认真道歉,说了句对不起。然而下一个镜头,她轻浅随意地说出了整部剧杀伤力最大的一句话:“对不起,我从没爱过你。”派翠西娅·克拉克森的演技是真好啊,开始让人恨得不行,后来让人怕到不行在那一刻,可以清晰地看到卡蜜儿脸上的表情慢慢凝固,眼中的亮光也渐渐熄灭。奥多拉这句话的伤害,是她曾经的冷漠、嘲讽、指责都无法企及的。它的残忍和暴力,甚至比未成年少女被谋杀的时刻,来得更加迅猛直接。这对于一个一直渴望母爱的女儿来说,无疑是世界末日了吧。但剧集告诉我们,奥多拉对女儿的冷酷,其实同样源于原生家庭的创伤:虽然对卡蜜儿无比残忍,但奥多拉对小女儿艾玛,溺爱到过分,甚至,已经上升到了精神控制的程度。还在念初中的艾玛,却对母亲的疼爱相当享受,她在母亲面前愿意压抑天性做个乖乖女,尽管一出了家门,她又会恢复不良少女的那副叛逆桀骜的姿态。剧中有一段对“樱桃”的叙述,也许是最贴近艾玛这个角色的描写:没错,这个正值青春期的少女,和她的母亲一样,具有奇异的双面性格。《利器》的这三位女主角,无一例外地遭遇过不尽如意的母女亲情。她们的人生,都在爱的漩涡里挣扎,想要被爱,也想要去爱人,于是她们笨拙地努力、尝试,却始终不得其法。于是,错误的爱变成了伤害,化作毒药、变成利器,成为心里无法隐迹的烙印。而随着身份的挪转,她们所经受的伤害,又在其他人或者自己身上转化成相似的暴力。这就构成了一个致命的轮回,三个女人在不自觉间,成为了自己的母亲,变成了这个世界上她们最憎恨的那个人。无论怎样的提防和逃避,她们都无法甩掉这个悲剧的宿命。事实上,人们很难在《利器》中找到任何解脱和出路,这就是个死循环。即使是鼓起勇气面对心魔、面对母亲的卡蜜儿,故事的结局对她而言无疑又是一次新的打击。她的未来会怎样,她的人生会变好吗?结尾没有给出答案,甚至,你看不到任何光明的迹象。这或许就是整部剧最深的绝望所在了吧。特别有趣的是,“白衣女人”在剧中是一个非常关键的意象,她既是杀害少女的嫌疑人,同时也是风谷镇当地传说中专门带走小孩的恶女人。而剧中卡蜜儿、奥多拉和艾玛都出现过经典的白衣造型,这不仅代表着她们之间身份的传承,同时也是对罪案本身的一种暗示除了这三位女性主角,《利器》中的配角也有很多值得玩味的地方。奥多拉的丈夫艾伦,也是卡蜜儿的继父,还有伊丽莎白·帕金斯饰演的杰姬阿姨,他们本来在原著里没有获得过多篇幅的描写。但在剧集里,你越往后看,对这些角色越是了解,就越能从他们身上,发现一些故事没有挑明,但让人细思恐极的人性阴暗面。亨利·科泽尼饰演的艾伦伊丽莎白·帕金斯饰演的杰姬阿姨这些形形色色的人物,交织出一处独立于外部世界的微观生态。而在它光鲜表面下暗涌的欲望和秘密,则让罪案更加扑朔迷离,错综复杂。《利器》故事的精巧,在细致的角色塑造之外,很大程度上还依靠导演让-马克·瓦雷高超的技巧。小说原著以卡蜜儿的第一人称展开叙述,这其中包含了极大篇幅的内心独白。但在构思剧集时,作者吉莉安·弗琳以及编剧马蒂·诺克森都不主张采用画外音形式的旁白。于是导演用灵动细碎的剪辑,构建出卡蜜儿的主观视角,代替了画外音的独白,让她内心世界的细密涌动能够以视觉的形式呈现出来。初看剧集,也许你会对导演打破规则的剪辑感到有些不适应,它打破了时间地点的界限,将不同时空的片段毫无过渡地衔接到了一起,看上去非常意识流。但慢慢适应过之后,再看到突然切入的画面,你大概就能条件反射般地指认:“这是回忆,这是梦境,那是想象”,也明白它们细化出的种种功能和意义。这些混淆了虚实的碎片式镜头,如同灵光一现的瞬间,突然闪现,又瞬间消失,情景在数次快速切换的同时,也展示着卡蜜儿的内心小剧场,记录着她大脑思维的每一次跃动。从《大小谎言》开始,让-马克·瓦雷就让人认识到他出色的改编创作能力。那些更适合文字叙述的故事,在他的镜头中,巧妙并且如实地实现了视觉化的还原,并且他在这个过程中,还为情节注入更丰富和精彩的延展。坦白讲,无论《利器》还是《大小谎言》,让-马克·瓦雷执导的电视剧版本,都比小说本身更精彩、更深刻。另外,在这里必须要吹爆一下导演的音乐品味——《利器》的原声非!常!好!听!每一集的片头曲都不一样,但是片头画面并没有变化,所以不同的音乐配以相同的画面,声画的意境和风格又总是能结合得非常完美,真的超级厉害啊!豆瓣里也有网友总结了这部剧里的歌单,感兴趣的可以去听一下。如果说我对《利器》完结,有什么遗憾的话,那可能就是卡蜜儿这个角色吧。在陪伴她承受了一整季的痛楚之后,总希望这个遍体鳞伤、渴望被爱的女孩,能够得到世界哪怕多一丝的善意和温柔。然而,虽然剧中的世界黑暗、绝望,但同时就像演员伊丽莎白·帕金斯说的:“它是真实的”。其中的每个角色,以及他们经历的创伤,也是真实的。特别是那些女性角色,她们的破碎、阴暗、疯狂、罪恶和秘密,没有被粉饰,被美化,被改写。它们像卡蜜儿身上一条条触目惊心的伤疤,最终毫无遮掩地暴露在阳光下。尽管不够美好,但这样真实的女性形象,才是当下所需要的。毕竟,在这个强调女性地位和价值的时代,我们需要的不仅是神奇女侠这样的完美偶像,也需要《利器》中,那些内心遍布疮痍的、存在缺陷的普通女性啊!责任编辑: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AEd48GQOdo.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