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棱镜图像,是“会讲故事”的三棱镜|专访视觉影像艺术家向振华

视觉影像艺术家| 向振华 向振华:青年艺术家,1984年生于重庆,2006年毕业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后于2007年赴法国留学,并获得法国戈布兰图像学院和巴黎高等美术学院硕士学位。他常使用当代消费社会中的商品附属物进行创作,通过生成的图像试
原标题:图像,是“会讲故事”的三棱镜|专访视觉影像艺术家向振华视觉影像艺术家|向振华向振华:青年艺术家,1984年生于重庆,2006年毕业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后于2007年赴法国留学,并获得法国戈布兰图像学院和巴黎高等美术学院硕士学位。他常使用当代消费社会中的商品附属物进行创作,通过生成的图像试图探讨人与这些物品的关系。个人主要作品:《Box》、《Testers》、《CapeSounion》、《Catalogue》等。抛开艺术家的身份来看,向振华其实只是一个喜欢用图像的方式展现自己所见所闻的“顽童”,正因为带着“顽童”的灵犀稚气,他能够敏锐地用直觉从繁杂的消费社会中捕捉人与物的关系。而摄影对于向振华而言,也是图像表达的形式之一。向振华在本科期间就读于绘画专业,大二的时候开始接触摄影,由是他发现了一种相比其他创作方式而言更适合自己的工作方式。本科毕业后,向振华留学法国进入戈布兰图像学院学习摄影,希望系统掌握摄影技术。但技术从来都不是艺术的全部,更重要的是用艺术的语言去表达,所以他来到了巴黎高等美术学院继续学习。相比长时间酝酿雕琢一件作品,向振华更喜欢以项目的形式进行艺术创作。“虽然以项目为周期创作过程会有些反复,但是相对来说也比较利落,不像绘画,需要保持情绪的连续性。”“我并不是喜欢保守待在某个封闭环境的人,所以我会把自己的创作分割成不同的项目。当我有了创作概念,就会用两三年的时间去准备这个主题,最后用两三个月完成创作后,再进入下一个主题的创作。”图像艺术,是“会讲故事”的三棱镜向振华把艺术创作比喻成“三棱镜”。当平面的照片经过后期技术制作、并纳入他整体作品后,就会成为一面“会讲故事”的三棱镜。“光通过晶体会折射出七彩的颜色,这是光的本质。而一个客观意象经过艺术家主观拆解后,通过多媒体等形式重新呈现在人们面前,并能够引起人们对于这一客观意象的二次审视,这是我对创作方式的理解。”向振华说。在他个人作品展览上,他会通过影像、灯箱、音效构架出完整的体验氛围,而音乐、装置、雕塑、行为艺术……这些形式对于他而言,都是用来阐释观念的工具和载体。“创作是寻找最适合表达方式的过程,所以最初我就没有规定自己必须采用某种特定方式创作,但当我选定一种表达方式的时候,必然会要求自己去掌握这门语言。”对于向振华而言,创作没有“非要用”和“必须有”一说,只有“适合”与“不适合”。在向振华眼里,影像就是目前最“适合”他的形式之一。“它是我现阶段能掌握并用来表达自己的手段和方式。”行将消逝·第二天2015年11月13日,法国巴黎发生系列恐怖袭击事件。为悼念在事件中丧生的人们,向振华将其于2014年至2016年在巴黎街头拍摄的130张人像作品编成影像集,并将此书命名为《第二天》。“人们绝大多数对于灾难的理解仅停留在网上图片,图片会冲击你的视觉、带来震撼,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就会‘过目即忘’。”接受灾难现实之后,我们最终又留下了什么印迹?这就是向振华想去探讨的问题,《第二天》也因此得名,无关过去和未来,只是个常态。当灾难的恐惧感袭来,再去翻阅这些人像作品,向振华不禁想到这些人的来路与归途。“当时拍摄的人们现在去了哪里?我们带着情绪重新去审视这些人像,不同的时间也会产生不同的感受。”在街头拍摄的过程中,向振华是一个观察者。“我会把场景想象成一出话剧或者一部电影,从我的生活中走出来这样一个路人,看到他的样貌,你不禁会去联想他的年龄、身份,以及他为什么会做出这样的事情,最终就把他像剧照一样放进了我作品里面。”至于为什么要去看生活中那些过路者?向振华用“行将消逝”四个字回答了这个问题。“走在大街上你可能会突然被某个人所吸引,在观察过程中流逝的几秒时间非常短暂,这一瞬间会造成什么影响呢?”“这瞬间占据了我生命里面的某一个时刻,虽然它也不是那么重要,但是它占用了我一定的时间去花费在这人身上。既然时间已经花费了,那它还会留存下什么意义吗?我想通过影像把这些吸引我的事物记录下来。”苏尼翁角向振华作品《苏尼翁角》(CapeSounion,2017)的创作契机源于一张新闻图片——一个从叙利亚逃难到希腊的小男孩遭遇海难,他身着红衣的尸体被冲上海滩并遭到媒体曝光。这张照片曾经一度覆盖了西方媒体,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进而引发了关于难民问题的讨论热潮。然而在向振华的作品中,我们并没有看到过多的苦痛和哀伤,他拍摄了事发海域苏尼翁角的几处风景。这里拥有希腊最美的景色,矗立着和雅典神庙一样古老的海神庙,见证了希腊这一古老文明的辉煌与没落。然而与美好景色相映衬的是残酷的现实:希腊因为经济问题成了欧洲的“问题”国家,中东地区战争延绵,难民问题像阴霾一样笼罩在这片土地。当“苏尼翁角”这个名字被提到的时候,这件作品便天然成立。所有的故事在这里出现又湮灭,历史的兴衰荣辱、人们的苦痛与悲哀也被掩埋,只留下这片无尽的海浪。向振华将他站在那里的时间抽取出来,定格在那里诉说着时间的变与不变。盒子《盒子》系列作品呈现了一组被扔弃的奢侈品包装盒。向振华在作品中保留了对于那些“行将消逝”事物的敏感和脆弱,他将这些遗弃品重新捡拾回来放在图像里,并给予世人放大注目这些物品的机会。“我尽可能地减少了对拍摄对象的控制,希望用一种机器的视角来呈现出如博物馆陈列的距离感,并且让图像在制作过程中变成与时间相对平行的一种状态。虽然最终看到的只是一张扁平的图像,但是这个过程却是在记录一段连续时间中物体面貌的变化,所以这个物体的成像过程变成了‘读取’而并非直接捕捉。”“在这个过程中技术扩大了摄影的范围,所以最后图像展现在观看者面前时,我希望能够看到的是这个盒子与观众之间产生的共鸣而不是我在制造图像时的某个动作。”《试用品》&《型录》向振华通过《试用品》反思当代社会“将人物化”的现象。在时尚秀场的拍摄过程中,他将目光放到了模特们的身上,女孩们不停更换展示自己身上的“时尚新品”,不禁引人思考,到底是观赏者消费了模特身上的商品,还是这些模特被身上的商品及观赏者消费了?向振华选取了十多位模特作为样本,在未事先告知模特工作内容的情况下,让这些女孩在影棚里等待,并用相机悄然记录了女孩们在等待过程中的状态。“标准化选择下,形成了‘模特’这个完全依附于消费社会的特殊人群,但首先她们还是“人”,人在一个被动环境里会有什么样的状态?这就需要去观察。”后来,向振华又开始去思考如何将人和物一起呈现,最终创作了《型录》。“每一季服装品牌推出新品并让模特试穿推广,这对于消费者而言只是一个营销的手段。模特每试穿一件产品都会产生一张图像,然而这个过程长年累月不停重复,就会产生大量图像。我将这些图像通过拍摄技术和后期处理,在图像里形成一个直立的人像,而这更像是一个‘造像’的过程。”“当这些产品和模特被大量重复排列的时候,这些产品的颜色材质、包括人,这些影像都会消逝掉。我常在创作的时候寻找“行将消逝”的状态,就是‘他还在,但他即将消失’,这个过程把物体拉入了时间的维度,观众看到的不单单是物体本身,体会在这个过程物体变化的氛围。”“重要的是我们如何看到这一过程,在这过程中,一件事物他是以何种状态发生,又以何种状态结束。”——如今,向振华开始回到国内进行他的艺术创作。在这个波涛汹涌且蕴藏着强大生命力的时代,他也将继续用摄影这一艺术形式,跳脱于喧嚣的繁世,发掘我们身边那些“行将消逝”的故事。-END-2018美国《国家地理》全球摄影大赛(中国区)专题阅读名人专区责任编辑: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AEd4VYP0ro.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