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幼仪为什么二次怀孕?《张幼仪传》③|好的婚姻里,女人都得有点脾气

文 | 年方拾柒· 主播 | 赏新晴 回顾: 今天我们继续阅读颜夕的作品《张幼仪传》。 在昨天的阅读中,我们大致了解了张幼仪和徐志摩这段婚姻的起因,也知道了名义上七年的婚姻里,两人在一起的时间其实只有短短四个月。 那么,在他们这一段
原标题:《张幼仪传》③|好的婚姻里,女人都得有点脾气文|年方拾柒·主播|赏新晴回顾:今天我们继续阅读颜夕的作品《张幼仪传》。在昨天的阅读中,我们大致了解了张幼仪和徐志摩这段婚姻的起因,也知道了名义上七年的婚姻里,两人在一起的时间其实只有短短四个月。那么,在他们这一段短暂的婚姻里,到底发生过什么样的故事呢?让我们开始今天的阅读吧!母命出嫁前,张幼仪的母亲曾告诫她:“第一,在婆家只能说‘是’,不能说‘不’。第二,无论夫妻关系如何,都要以持续以同样尊敬的方式对待公婆。”这两点像紧箍咒一样的忠告被张幼仪视为一生的金科玉律,她虔诚地遵守着母亲的话,不曾怀疑。甚至到与徐志摩离婚后,张幼仪依然将徐志摩的父母照顾得无微不至,两位老人家身后事都是她一手操办的,所以她算是将母命执行到底。可也正是这两句话,几乎束缚了张幼仪的一生。古往今来,婚姻状况差得过张幼仪的女子恐怕也没有几个。梁实秋评价徐志摩说:“他饮酒,酒量不洪适可而止;他豁拳,出手敏捷而不咄咄逼人;他偶尔打麻将,出牌不假思索,挥洒自如,谈笑自若;他喜欢戏谑,从不出口伤人;他饮酒应酬,从不冷落任谁一个。”但是,一向随和潇洒的诗人对待自己不爱的结发妻子,却冷漠残酷极了。有一天,徐志摩在院子里读书,突然喊一个佣人拿东西,又感觉背痒,就喊另一个佣人抓痒。在一旁的张幼仪想要帮忙,徐志摩却用眼神制止了她,那是一种轻蔑而不屑的眼神,让人不寒而栗。可是因为母亲的两点忠告,张幼仪知道,除了隐忍和接受,自己别无选择。静默婚姻新婚之夜,徐志摩没有进洞房,而是躲到奶奶屋里睡了一晚。后来,由于大人的督促,徐志摩才在佣人的簇拥下,进了新房,他面无表情地揭开喜帕,除了一句“乡下土包子”,再也没有和张幼仪讲话。从此,沉默就没有离开过他们。婚后,依父亲的意思,徐志摩应该参与管理徐家的一些工厂、作坊,可是徐志摩对这些毫无兴趣,他整天捧着书,心里觉得空荡荡的。实在无聊时,徐志摩会对张幼仪说些在杭州一中和北平大学读预科时的事,语气里的那种兴奋、愉快和留恋,让张幼仪很是感动,她问徐志摩:“既然那么好,为什么你现在不再去读书呢?”这一句话,问得徐志摩一时语塞,说不出话来。张幼仪看着失落的徐志摩,温柔的说:“你不用着急,我来替你想办法。”张幼仪是个聪明人,她想到了二哥张君励。让二哥介绍徐志摩进学校读书,公公大概不会反对吧!张君励很快就帮徐志摩联系了上海的浸信会学校。这是美国人在上海办的教会学校。徐申如对这个学校十分满意,因为上海离硖石很近,坐火车一个小时就能到。这样儿子在星期天就可以回家。可是后来徐志摩读了不到一年即北上,考入天津的北洋大学法科。徐志摩北上求学后,张幼仪在空空的屋子里,心里也是空空的。她不能出门,不能上学,每天在院子里缝缝补补,虔诚地等待着好几个月回家一次的丈夫,然后又是一个人的沉默。难以摆脱的“土”在床笫之间,徐志摩在最想摆脱张幼仪的时候,败给了她身材不错的肉体。婚后第三年,他们完成了传宗接代的任务,然后徐志摩便远赴英国求学。张幼仪守在家乡也苦学英语,她天真地以为,只要紧紧追随丈夫的脚步便能抓住丈夫的心。所以徐志摩来信要求幼仪陪读时,她欢天喜地地购置了衣物,希望再见时徐志摩不再把自己看成“土包子”。后来张幼仪回忆说:“轮船上的我啊,激动又不安,害怕这是我和公婆的一厢情愿。”在马赛港地港口,幼仪几乎一眼就从密集地人群中认出了丈夫。“怎么会不容易看到呢,他是人群中唯一一个显得极为不耐烦的人。”这万千人中的一眼,丈夫那张写满了反感和厌恶的脸,让幼仪的心又一次坠入了万丈深渊。到英国后徐志摩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带幼仪去了巴黎百货商场。他帮幼仪挑了一些外国时尚的衣服,有洋裙、丝袜、皮鞋还有帽子,相比之下,幼仪从家里带来的衣服“全都不对劲了。”衣食住行,“衣”字打头阵,张幼仪在装扮上的落伍,使得“洋气”的徐志摩颇不能接受。徐志摩根本没有征求幼仪的意见,购物过程中,幼仪做的唯一的一件事,就是机械地试衣服,一直试到丈夫点头为止。张幼仪和徐志摩唯一的一张合影上,她带着大大的圆顶宽边遮阳帽,自有一种诚恳老实式的端庄,说土气有点过,顶多就是老气。留得住丈夫的人,却留不住他的心徐志摩第一个奋不顾身追求的女子是在康桥邂逅的林徽因。1920年,林徽因的父亲林长民政坛失意,带着林徽因到了伦敦。徐志摩当时也刚到英国,他先结识了林长民,后来又认识了他的女儿。林徽因当年只有16岁,还是个中学生,在伦敦时和徐志摩曾有过一段朦胧的恋情。但是1921年林徽因回国后,便与梁启超的公子梁思成确立了恋爱关系。即便如此,徐志摩对林徽因的爱恋并未降温。有一个小故事或许颇能说明徐志摩当时的执着与尴尬。徐志摩回国后在北平的松坡图书馆任职,馆址有两处,一处在西单附近的石虎胡同七号,一处在北海公园里的快雪堂。梁启超是馆长,在快雪堂办公。快雪堂是一处幽静古雅的院落,星期天不对外开放,梁思成因关系特殊备有钥匙可自由出入,便约了林徽因来此谈情说爱。徐志摩找林徽因也会找到这里,去的次数多了,自然引起了梁思成的反感,后来梁思成便在门上贴一纸条,上书:“情人不愿受干扰”。徐志摩见了,只得怏怏离去。后来,梁启超还亲自写信批评徐志摩在婚姻爱情上的荒唐行径,但徐志摩并未退缩,他回答说:“我将于茫茫人海中访我唯一灵魂之伴侣,得之,我幸,不得,我命,如此而已”。1920年冬,徐志摩写信要求幼仪陪读,也只是应张君励之请。张幼仪后来知道,那次漂洋过海的陪读,不是徐志摩要她去的,而是公婆为了提醒徐志摩对家里的责任送她去的。多年以后,徐志摩与陆小曼的爱情闹得满城风雨的时候,他又写下了自己那特立独行的爱情宣言:“我之甘冒世之不韪,乃求良心之安顿,人格之独立。”徐志摩不在乎纲常伦理,只在乎内心的渴望。所以,张幼仪的婚姻一开始就是错误的,就像她自己说的那样,错误的时间,错误的人。【结语】亲爱的小伙伴们,今天我们跟随着作者的笔触,走进了张幼仪和徐志摩这段并不幸福的婚姻,了解到虽然这段婚姻里充满了冷漠、隐忍,退让,但是他们终究还有了一个孩子。那么,面对不负责任的丈夫,张幼仪是如何做的呢?让我们期待明天的阅读吧!【今日话题】为了徐志摩对自己“土包子”的称谓,张幼仪反而变得更加坚强。那么你呢,是否让自己的伤疤变成铠甲?你是如何看待这种变化的?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分享。如果你喜欢今天的共读内容,可以在文章底部给我们点赞、留言。阅读好书,自我成长,相遇十点,读你每天!我们明天见,晚安!-领读-年方拾柒,爱生活爱音乐爱文字的理工女,想和你分享每一份美好。-主播-赏新晴,十点人物志签约主播。夜色阑珊之时,我给你讲一个故事,说一段心声。微信公众号:听晴声(ID:sxqreading)。实习编辑:小饼干今日共读《张幼仪传》▼责任编辑: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AEd4kNAnwo.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