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韩令解禁“限韩令”尚未解禁,“限娘令”又来了?

近日,某知名大V爆料,央视将全面禁用“娘炮”登台,央视今后所有的晚会以及节目都不会用“娘炮”等小鲜肉。 同时,该名大V还透露,过段时间的“中秋晚会”的明星阵容上也进行了调整,当时被邀请的超人气男团NINE PERCENT已经被除名。据成都商
原标题:“限韩令”尚未解禁,“限娘令”又来了?近日,某知名大V爆料,央视将全面禁用“娘炮”登台,央视今后所有的晚会以及节目都不会用“娘炮”等小鲜肉。同时,该名大V还透露,过段时间的“中秋晚会”的明星阵容上也进行了调整,当时被邀请的超人气男团NINEPERCENT已经被除名。据成都商报9月13日报道,央视中秋晚会导演组表示,相关人士表示不清楚此事,圈内人都表示没听说过类似的要求,所谓的“限娘令”应该并不属实。但关于“娘”的争议却一直未间断过。娘炮之争远未停止新华社“炮轰”人民日报“力挺”最近两天,“娘炮”一词成了社会讨论的热点。BBC、人民日报、新华社均关注这一问题。据英国广播公司网站9月11日报道,最近几年,中国内地出现了一批年轻、帅气的“小鲜肉”男偶像,他们拥有众多粉丝,被视为票房大卖的保证,但他们与传统男性形象不同的气质和风格也引起了不少人的反感。新华社发文称:“娘炮”之风当休矣。与出于艺术表现考虑的“反串”“异装”不同,当下流行的“娘炮风”,是一种刻意强化并扭曲呈现的“人设”,由“嫩”到“美”进而“娘”,这种病态审美的递进耐人寻味。网络上“少年娘则国娘”的批评尽管不无戏谑,但一个社会和国家的流行文化拥抱什么、拒绝什么、传播什么,确乎是关系国家未来的大事。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需要抵制不良文化的侵蚀,更需要优秀文化的滋养。学者尼尔·波兹曼曾在其著作《娱乐至死》中告诫人们:毁掉我们的,不是我们所憎恨的东西,而恰恰是我们所“热爱”的东西。面对眼花缭乱的各种“泛娱乐化”现象,重温和思考这种理性之声,很有必要,也很有价值。人民日报的评论称,从对于热血男儿的推崇,也可以看出,外形不是问题的关键,内涵才更深刻地决定着人们对一个人的评价。人民日报的评论指出,关注男性气质的构建,也更应该发扬内在的勇气、坚强和担当等诸多品质。这种品质,我们在保家卫国的军人身上可以看到,在为国争光的体育运动员身上可以看到,在梅兰芳、程砚秋等杰出演员身上同样也能看到,他们外形或许少了些棱角、多了些清秀,但是高尚品格、家国情怀同样值得推崇。人民日报的评论最后强调,我们不认同所谓“娘炮”“不男不女”等带有贬损性的说法,但也呼唤在青少年中有着广泛影响的明星们,呈现更加积极、向上的形象,展示更加健康、阳光的审美,以应有的社会责任与担当精神成为真正的偶像。摈弃矫揉造作的风格,扭转娱乐至上的倾向,才能从根本上改变病态的审美乃至“审丑”,以文育人、以文化人。说到底,精致、细腻、温柔,可以是对于男性多元化审美中的一种;而以更多更有意义的“内在颜值”,塑造刚健勇毅的时代气质、自信自强的社会风尚,也应该永远是公共传播中的主流。“限娘令”针对的是小鲜肉?对于“娘炮”,此前不少主流媒体评论持有的是宽容的态度。比如,人民日报文章称,现代社会进一步拓宽了审美的场域,提供了更为多元的生活方式,也对男性的审美提供了更多元的面;中国妇女报文章称,多元审美正是社会长期和平稳定繁荣的“伴生品”,因为只有一个物质足够丰富的社会,才能涵养出高理解度、高尊重度、高包容度的人类文明。但因为各大栏目组无法界定“娘炮”的定义,所以只能将小鲜肉等一票明星都列在了禁邀名单之列,也一度引起争议。虽然娘炮不能与小鲜肉划等号,但如果限娘令真的执行,那么此前因为演技、人品、片酬遭遇行业毒打的小鲜肉日子必将越来越难过。公益价值>娱乐价值电视节目嘉宾的选择将更慎重电视节目嘉宾是一档节目的重要组成,对节目起到释疑解惑、画龙点睛的作用,一些专业嘉宾、公众人物对传播专业知识、传递正确价值观、彰显媒体形象具有重要意义。但嘉宾不隶属台内管理,较为自由松散,某些嘉宾经常大放厥词成为节目隐患。对于电视台而言,公益价值高于娱乐价值,电视节目理应以高度文化自觉突出主流价值引领。人民日报也曾呼吁,在青少年中有着广泛影响的明星们,呈现更加积极的形象,展示更加健康、阳光的审美,以应有的社会责任与担当精神成为真正的偶像。因此,在选择嘉宾上,电视台也将更加慎重。综合:新华网、人民日报评论传媒内参-传媒大眼综合责任编辑: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AWwGQ8Dk64.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