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处安放的育儿焦虑,家长如何“减少串色”,缓解焦虑三步走_孩子_父母_家人

最近,网络上流行着一个网络用语“鸡娃”。“鸡娃”就是指给孩子打鸡血,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爹妈们为了让孩子好好读书,不断给孩子安排学习和活动,不停地让孩子去拼搏。这种行为称为“鸡娃”。 同事说,他的孩子离“鸡娃”的状态不远了。暑假的时候,他刚

最近,网络上流行着一个网络用语“鸡娃”。“鸡娃”就是指给孩子打鸡血,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爹妈们为了让孩子好好读书,不断给孩子安排学习和活动,不停地让孩子去拼搏。这种行为称为“鸡娃”。

同事说,他的孩子离“鸡娃”的状态不远了。暑假的时候,他刚给孩子报了幼小衔接班,系统地学习了一下拼音和算术,为进入小学做好了准备。现在孩子刚入学一个多月,他已经在物色各类的兴趣班了。“孩子学什么兴趣班好?学的话孩子会不会觉得压力大,但是不学的话跟不上别人怎么办?”这种育儿焦虑普遍存在于我们身边,让我们无法忽视。

育儿焦虑不断地在父母对孩子的教养中出现,它表现为一种烦躁的、紧张的情绪。很多家长看了很多育儿的课程和资料后,觉得越来越困惑,因为对孩子严厉了不好,纵容了也不好。到底怎么样做才是对的?心里非常的着急,很焦虑。觉得万一哪一步走错了,影响了孩子怎么办?

育儿焦虑真的来自于孩子吗?

首先,我们要清楚地认识焦虑来自于哪里,真正焦虑的是什么,那么我们才能不被焦虑控制,那育儿焦虑究竟从何而来呢?许多家长会回答:“当然是孩子带来的,如果不是担心他的未来,我能有这么焦虑吗?”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其实,很多时候,这样焦虑是来自于父母自己。通常父母有以下几种常见的状况:

1、攀比的心理

“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是攀比的一个缩影。在生活中,别的孩子报了什么班,父母就想着是不是给自己的孩子报?如果不报孩子落后了怎么办?厦门曾爆出天价迷你学区房,15平方米的旧房子,卖到200多万,就是因为它对口的小学是全厦门最好的小学之一。学区房带来的焦虑,更有甚者像虎妈猫爸,赵薇扮演的这类家长,为了让孩子进入重点学校,卖房卖车还搭进去自己的事业,这些现象中都可以看到家长深深的恐惧。

正因为家长有这样的思维模式,如果孩子不上兴趣班不补习,就会输给别人,上不了好的学校,将来找不到好的工作,找不到好的工作就过不了好的日子。在当前,孩子不上兴趣班,不补习与好的日子等很多日子自动的联系在了一起。这个时候,苦恼、恐惧就来了,那焦虑还会远吗?

从父母的年幼时期,到现在有了自己的孩子,父母一直在经历和别人比较,并且希望比赢。因为只有比赢了,自己才是有价值的、被认可的。当父母有了孩子之后,他们把养育孩子的方式和书本比,和专家比;把孩子的各个方面和其他孩子比,通过比较来满足自己,攀比带来的焦虑不断地被重复着。

但是,孩子这份考卷的出现,不是让父母必须去赢的,而是重新认识自己生命的过程。有些家长会问:“如果不比会怎么样呢?我现在如果不给他多学点,他输在起跑线上了,就落后了。”在我们的固有文化里,似乎“早”就等于“好”,一个孩子如果比别人进度超前,仿佛就比别人聪明。

所以,很多父母培养孩子的方向是一致的,比如:英文、背诗、数学等等。这些内容毫无疑问和小学低年级内容是直接挂钩的,对于一年级的衔接十分有好处。可以想象,孩子学习了这些内容后,在一年级的学习中也很容易名列前茅。但是这些内容对于孩子的长远学业有多少好处呢?难道现在不学,以后就不认识字,不会算数了吗?

绝对不是,一般到了二年级,孩子提早或没有提早学习,都能掌握相关的知识。成绩好并不意味着发展好,也就是说成绩不是衡量一切的标准。真正的好不意味着他会背多少单词,会背多少古诗,考多少分,而是他拥有一个良好的、完整的人格和情绪。知道自己要什么,他们能够成为他们自己,拥有一个自己做主的人生。家长需要跳出固有的思维模式去觉察到。

2、拼尽全力的父母

有一部电影叫《狗十三》,影片中的李玩是个13岁的女孩,很喜欢物理。家人对她很好,爷爷奶奶每天为她准备牛奶。她的爸爸为了让她学好英语,把她的兴趣小组从物理改到了英语,并且送了她一只小狗以示安慰。后来小狗丢了,家人又买了一只新狗说这是旧狗。

但是大人们不知道的是,李玩一喝牛奶就吐,家里人也从未问过她为何选择物理组。用新的小狗骗她说是旧的,她拒绝接受这样的谎言,哭着说:我不是非要一只狗。她想要的是家人的一句道歉,是家人对这件事情的重视,是家人理解她对这只狗的感情。但是家人说:“我们这样做是为了你好,我们能够给你的都给了,你还要怎么样呢。”

教育专家马卡连柯说:“一切都给孩子,牺牲一切,甚至牺牲自己家庭的幸福,这是父母给孩子的最可怕的礼物。”现在很多父母会说:“我已经尽全力给他最好的了,为什么他还是这个样子呢?我辛辛苦苦赚钱,给他买最好的画纸和画笔,为什么他就不能好好地画一幅画呢?”

父母觉得付出了,孩子就要长成自己想要的样子,总在用看得到的物质去表达情感,但是这真的不是一个对等的交换。这就是焦虑的来源,做了很多,但孩子的成长没有按照设想的发展。父母需要觉察到的是,孩子的成长不是一场交换,父母付出的是本身愿意付出的,孩子如何发展有属于他自己的路。

3、圆梦的孩子

《放学后》里有这么一个家长,自己年幼的时候十分喜爱钢琴,但是家里的条件不好没有学成。等她有了自己的孩子后,就花大价钱让女儿学习钢琴。其实女孩一点也不喜欢钢琴,对她来说,每次练习都是一次煎熬。家长可以问下自己:在成长中是不是有一些遗憾的事情,并且希望自己的孩子去代替自己实现?

孩子像一本刻满了字的天书,父母只能明白其中的一些部分,还有些部分无法理解。于是,他们把这些擦掉,填上自己的内容。父母习惯于说孩子应该要怎样,想要他怎样,会想办法为他寻找个性的范例。而这一切都是父母自己没有被满足的,没有被看见的,没有被发展的部分。比如:一个自卑的家长,他会希望孩子成为一个自信的人,当孩子出现一些自卑的表现,不敢和别人说话,他就会想起曾经的自己,就会特别焦虑。

家长需要觉察的是,自己千方百计想要孩子实现的部分,是不是都是从自己的角度出发的?是不是让孩子代替自己,去接受过往的这些遗憾或者未实现的梦想呢?所以,育儿焦虑并非全部来自于孩子,而是来自于家长自己,是父母亲自身的色彩,这个色彩包括他们的原生家庭,他们的个性,成长与阅历,这些也影响了他们对孩子的教养方式,从而影响了孩子的底色。因此,父母对自己的觉察,也是养育孩子的重要部分。

家长要如何做才是对的?

1、分清彼此

分清什么是我们自己的,什么是孩子的,这是“对”的基础。成长是一个过程,不是一个结果,父母养育孩子的焦虑是对结果的担忧。正因为成长是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任何一个因素的改变都会对结果,也就是孩子究竟会成为怎样的一个带来影响。任何的人都没有办法去预测的,即使父母严格按照书本上面去做,未必对孩子就是好的,按部就班,照本宣科的方法是不可取的。

大人的情绪是自己的情绪,大人的焦虑也来源于自己。比如说:父母总纠结孩子的成绩不如别人,但是这样的纠结和焦虑是来自于父母自身的成长经历,以及成长起来的社会和家庭。但是现在把这个情绪传递给孩子,孩子是非常无辜的。作为父母,把所有的东西,包括成长中的不如意,所承受的社会压力都叠加到孩子那里,告诉他们:“我们为了你,放弃了什么,牺牲了什么,把什么都给你了”,这个做法非常危险。

对于孩子来说,他的先天特质是他自己的,他的成长规律是他自己的,这是孩子先天的色彩,也是孩子的底色。作为父母不能去改变,也无法改变。有些孩子天生内向,如果家长要面子,硬逼着孩子去人前讲话、交朋友,那就是在用自己的色彩去为孩子“着色”,孩子本身的色彩串上了父母的添加色,让孩子混淆了结果,这是非常危险的。

再比如孩子1~3岁的时候,正是他自主性发展的时候。他会想自己做很多事情,但是能力达不到。可能这个时候,会出现孩子把饭碗打翻了,把食物弄的满地都是。如果这个时候,妈妈没看到孩子自主性发展这一点,再加上其他情绪因素,妈妈就会很崩溃,可能会指责孩子:“你怎么这样,妈妈喂你你不吃,你自己吃又吃成这样。”这对孩子自主性的发展又是一种阻碍。

所以,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要分清什么是父母自己的,什么是孩子的。既然孩子的成长是一个过程,与其我们对结果焦虑不安,还不如去好好享受这个过程,去经历这个过程。就好比读绘本,不用聚焦到孩子读了能认识多少字,能学会什么道理,去享受当下和孩子一起共读的亲子时光,去和孩子去分享绘本中的有趣故事是很有乐趣的。

2、反省能力

父母是孩子的镜子,孩子从父母这面镜子里学习行为、情绪和态度。我们要去反省,孩子从我们这面镜子里看到了什么?比如说:我们希望孩子不看电视,不玩手机,不看IPAD,但是孩子看到我们不停地刷手机,不停地打电话刷朋友圈。孩子想看动画片的时候,看到的是家人也在无限制的看电视,家长却要限制孩子的时间,只能看20分钟,这是孩子看到家长的行为。

孩子也从这面镜子中学习情绪和态度,比如一位妈妈对婆婆总是控制不住情绪,经常发火。那她要求孩子对奶奶有礼貌,那是不可能的。因为在孩子的角度看,妈妈对待奶奶的态度是非常不好的,在这个孩子5岁的时候,他已经会像妈妈一样训斥奶奶。

董卿说:你希望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很简单,你自己得先成为那样的人。父母做好自己这面镜子,让孩子从镜子里看到行为、情绪和态度是比直接教育他或者直接训导他更重要。有一次同事的孩子问了我一个问题,他说:“每次家里有客人,妈妈总对别人说‘你慢走’,但是她每次带我出去的时候,总是对我说:‘你快点走你快点走’。上幼儿园要快走,回家也要快走,星期天出去玩也要快点。”

孩子没有办法区分,妈妈告诉别人“慢点走”是一种礼貌,但是他能够感受到妈妈的焦虑,他每天都在被催促中体会妈妈的焦虑。出现育儿问题和育儿焦虑,就是让父母看到自己的机会,也是在提醒父母们要去反省自己,擦拭自己这面镜子。

3、理清关系

我们每一个都处于关系中,夫妻关系,同事关系,亲子关系。其实,很多焦虑是在关系中产生的,所以要缓解焦虑,除了要看到和孩子有关的部分,和自己有关的部分,还要看到关系层面的事情。

有一个5岁的孩子,看了好多遍动画片,还是不够非要缠着妈妈给他编动画片里的故事。妈妈一开始挺有心都编不同的,但是时间久了她就会头大发脾气,觉得“我说了很多遍了,你已经听了很多遍了,为什么还要说”。

这表面上是一个育儿问题,但是透过问题来看关系。孩子非要缠着妈妈讲故事,而且要一直讲下去。有可能,是孩子对关系的需求,因为孩子觉得“妈妈只有编故事的时候,才是真的和我在一起。”孩子想要妈妈全心全意的陪伴,他会觉得缠着妈妈编故事是个好方法。这个时候,父母就要放下焦虑,去考虑孩子对于关系的需求,不能只是想着如何去处理孩子的纠缠,是否要继续编故事。

实际上,孩子纠缠的不是讲故事本身,而是通过编故事,可以和妈妈在一起,而妈妈也会很专注的回应自己。母子拥有一个完全属于两个人的时间,这是一个关系层面的问题。父母要解决这个问题,可以尝试更多高质量陪伴的方式,比如一起去郊游,一起玩亲子游戏。其实,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很多问题都和关系有关,父母需要一定的敏感性,去感知孩子的状态是什么样的,是难过、害怕、恐惧还是身体方面的。还有,想象孩子目前处于何种发展阶段,恰当地处理好和孩子之间的问题,以及问题背后的原因。

英国著名儿科医生、儿童精神学家唐纳德·维尼康特说:“要养育出身心健康的孩子,你不必非得是完美妈咪。”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父母总想让自己做到最好,给孩子以最好,但是育儿问题产生的焦虑总是挥之不去、相伴相随。

但是,如果父母能把每一个育儿问题都当作是一个学习的机会,而不是累赘,或许焦虑感也不会那么强烈。大部分的焦虑是父母自身特质、成长背景、原生家庭,而不是来自孩子。当遇到育儿焦虑的时候,其实也是一个自我觉察,看见自己的时机,父母可以问问自己:我为什么会这样,在我的成长经历中,经历过什么。透过这些问题,或许可以去发现更好的自己。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AWwGl2O4d4.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