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告诫:这样吃饭医生告诫:这样吃饭,多活20年

美国国立衰老研究所(NIA)科学家茱莉·马蒂森及其同事对多项研究结果综合分析认为: 适当降低进食量,可以延年益寿。 美国塔夫茨大学营养专家苏珊·罗伯茨及其研究小组对218名21~50岁的参试者研究发现: 食物摄入量减少25%的人,血液中好
原标题:医生告诫:这样吃饭,多活20年美国国立衰老研究所(NIA)科学家茱莉·马蒂森及其同事对多项研究结果综合分析认为:适当降低进食量,可以延年益寿。美国塔夫茨大学营养专家苏珊·罗伯茨及其研究小组对218名21~50岁的参试者研究发现:食物摄入量减少25%的人,血液中好胆固醇明显升高,肿瘤坏死因子(TNFs)减少25%,胰岛素抵抗降低40%,整体血压更低。简单地说,这项研究表明,只需少吃一点,就有可能对抗衰老,延长寿命。饭量减1/3,可以这么做有人会说,如果连吃饭都不能尽兴,生活还有什么乐趣呢?其实不然,能够克制自己的口腹之欲,活得健康,才会有更长久更持续的乐趣。饭量减1/3,怎么个减法呢?不是说让大家不吃,而是七分饱。一般来说这种感觉就是“七分饱”:觉得胃里还没有装满,但可吃可不吃。当然,依靠感觉判断的前提是:不要吃太快!人们摸索自己七分饱的饭量,需要一个不断感受和调整的过程。有一个标准需要牢记,那就是如果吃饭时间相对规律、固定。这顿吃了七分饱,第二餐之前是不会提前饥饿的。饭前喝汤饭前喝汤,有助于减少食欲,因为汤到胃里后,食欲中枢兴奋性会下降,使饱腹感提前出现。细嚼慢咽即吃饭一定要慢。胃向大脑传达饱胀信息需要二三十分钟时间。因此,吃得慢些意味着大脑意识到吃饱时,你所摄入的食物将比平时少。吃完应该马上离桌有的人吃得差不多了,坐在那里还不走,看着桌子上的好东西控制不住就又吃了,这样肯定就会多了。不要怕剩菜剩饭浪费有的人已经吃七八分饱了,可看到那么好的饭菜剩下太浪费了,就又拿起筷子想把它打扫干净。岂不知,这一打扫肯定就吃得太饱了。多选择含纤维和水分较多的食物蔬菜、水果、全谷食物和汤,这些食物可让人填饱肚子,因为它们占用了更多的胃部空间。避免食用大量低纤维干食,如椒盐卷饼或饼干,这些食物容易吃得过多,而你却不会感觉到饱。通过长期的减量,可以让人的心血管、肝肾、免疫力系统走出误区,进入良性循环。最终达到长寿、延迟衰老、对抗疾病的目的。八大黄金吃饭法则,请牢记:两餐间隔4至6小时吃饭对于时间的把握很重要,如果两餐间隔时间太短,刚吃完上顿还没来得及消化就吃下一顿,影响肠胃和消化。最佳间隔时间是4~6个小时,这恰好是混合食物在胃里面停留的时间。不要狼吞虎咽一般早餐所用时间以15~20分钟为宜,午、晚餐以30分钟左右为宜。每天尽量吃12种以上食物食物多样是平衡膳食模式的基本原则。每天的膳食应包括谷薯类、蔬菜水果、畜禽鱼蛋奶、大豆坚果等食物。平均每天尽量吃12种以上的食物,每周25种以上。喝汤也要吃肉对于煲汤,很多人会说,营养全在汤里了。其实无论鸡汤、肉汤还是鱼汤,汤的蛋白质含量远不及里面的肉,要想营养均衡,喝汤也要吃肉哦。食物换着吃在选择食物时,同类型的食物可以在一段时间内换换。比如,你今天吃米饭,明天可以吃面条,而后天又可以吃小米粥、全麦馒头等。再比如猪肉、鸡肉、鸭肉、牛肉等可以互换;鱼、虾、蟹等可以互换;牛奶、酸奶、奶酪等可以互换,尽量在一段时间里保证品种更换、多种多样。吃饭不要趁热吃食道适宜的进食温度是10℃~40℃,耐受高温不超过60℃。一旦食物温度超过65℃便足以烫伤食道黏膜,时间久了,便会诱发食道病变。所以,热食、开水等食物,应该放置几分钟,等温度降到60℃以下再吃哦。饭后甜点要少吃不少人习惯饭后吃甜点,但甜点热量高,会额外增加能量摄入,容易肥胖,不利于自身健康。饭后先休息半小时很多人喜欢饭后立马去散步、运动等,其实很多事情并不适合在吃完饭后立即就做,包括吸烟、洗澡、运动、喝浓茶和开车等。饭后半小时内,还是以休息为主,我们可以做一些小幅度的运动,比如擦桌子、扫地等。责任编辑: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Gywy479orj.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