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塑家吴为山:什么是雕塑【雕塑语言写意精神的探索】雕塑家—王洪亮

著名理论家“邵大箴”先生曾评价王洪亮先生的历史题材雕塑作品:“努力在写实的形体塑造中体现中国传统艺术的写意精神。”他一直坚持着,今天我们就一起聊聊他的雕塑人生。 王 洪 亮 1982 毕业于鲁迅美术学院雕塑系.获学士学位留校任教1953
原标题:【雕塑语言写意精神的探索】雕塑家—王洪亮著名理论家“邵大箴”先生曾评价王洪亮先生的历史题材雕塑作品:“努力在写实的形体塑造中体现中国传统艺术的写意精神。”他一直坚持着,今天我们就一起聊聊他的雕塑人生。王洪亮1982毕业于鲁迅美术学院雕塑系.获学士学位留校任教1953生于山东诸城1984参加日本雕塑家细井良雄石雕艺术研习班1985功读鲁迅美术学院首届城市雕塑艺术研究生班1988毕业于鲁迅美术学院首届城市雕塑艺术研究生班获硕士学位并继续留校任教1994参加苏联专家库巴索夫讲授的中国城市雕塑艺术高研班1997-2000任鲁迅美术学院雕塑系硕士研究生导师.系教研室主任具象工作室导师1998任沈阳市城市雕塑艺术委员会成员等2001任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雕塑系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雕塑学会会员展览交流历史雕塑《红军长征中的将领们》红军长征是中国历史上波澜壮阔的史诗,是无与伦比的传奇,我塑造的是红军长征中的领导者和决策者,表现的是领袖们长征胜利会师相聚这样一个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瞬间。在尊重历史事实的基础上艺术地塑造了领袖人物的群体形象。首先从构思构图上,领袖人物“一字儿排开”,以不同的人物气质身份,从整体构图需要设计不同的人物造型,表现每一个人物的具体形象,追求变化与整体协调的艺术效果,及突出了不同人物的形象特征,又集中体现了红军长征的精神,在经历了千难万险,万水千山后胜利会师这样一个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瞬间。在注重雕塑语言的同时,追求类似绘画中大笔触融入中国艺术意象的表现方法,表现具体的物象,把控雕塑作品整体前后虚实气韵的贯通,营造一种特有的场,所以大家评价这组作品显得大气,作品中人物的沧桑感和时代印记,把当时的时代背景和环境得以展现,把领袖人物那种风尘仆仆散发着战场硝烟味道,艰苦朴素冲锋在前不顾个人安危的英雄主义本色体现出来,同时也为突出主题刻划人物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作品名:《开天辟地》多年来一直在从事着历史题材雕塑的研究和创作,曾经参加了辽沈战役、平津战役纪念馆的雕塑创作,为中华世纪坛、太行八路军纪念馆、山西刘胡兰纪念馆、甘肃会宁红军长征胜利纪念馆,八一南昌起义纪念馆等历史博物馆创作了一批历史题材雕塑。由于这组雕塑作品是领袖群像,要求每尊雕像都要达到形神兼备,既要求整体的气势,又要表现个体的特征,要尊重历史史实,又要注重艺术的真实,创作的要求是很高的,我在这类题材的塑造手法上也形成了一套自己独特的造型语言。作品名:《毛泽东》我的创作激情来源于对领袖人物和那段历史的深厚感情,时至今日,战争的硝烟已经散去,昔日腥风血雨刀、枪相见的地方早已恢复安宁,当富足和安康使我们把前辈们的努力只是看作历史书中的一页时,我们又该以怎样的态度去面对这段历史,去铭记这段历史呢?作品名:《郭沫若》创作的意义:“重大历史题材”这类题材的创作具有非凡的意义。作为特定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有着特定的历史文化价值,具有一种永恒性,有着独特、持久的生命力。能用雕塑这种特定的艺术形式表现历史题材,塑造历史人物、追求永恒是雕塑家的责任,是非常值得,非常有意义的。邵大箴先生为我于2007年在中国美术馆举办的历史题材雕塑展题名为“向往永恒”,其意义也在于此。艺术家要有历史责任感,要有社会责任感,能够让观众通过艺术作品了解中国历史,传播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振奋民族精神,是我创作历史题材雕塑作品的初衷,也是我创作历史题材雕塑作品的动力。《开国大典》2001年调入清华美院后接受了中华世纪坛《开国大典》浮雕的创作任务。这件作品前后也用了三年的时间完成。我们都知道董希文先生的油画《开国大典》非常著名,用浮雕艺术形式表现《开国大典》,具有极大的挑战性。支撑我一路走下来的就是对这段历史深刻的理解体验,和一个艺术家应该担当的历史责任感。后来又接着创作了刘胡兰纪念馆长达47米的大型浮雕《生的伟大,死的光荣》:为山西八路军纪念馆完成了群雕《狼牙山五壮士》;为甘肃会宁红军长征胜利会师纪念馆创作了70多平米的浮雕《红军长征胜利会师》:为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创作了《他们从南昌起义走来》、圆雕《危难中奋起》:为福建龙岩闽西革命历史博物馆创作了《毛泽东、朱德、陈毅在闽西》,以及鲁迅、郭沫若等历史题材的雕塑作品。作品名:《工人之歌》创作年代:2010年作品名:《狼牙山五壮士》作品名:《鲁迅1987》创作年代:2010年塑痕在雕塑中是重要的艺术语言,如同中国画的笔墨,油画的笔触,每一笔都是形体的塑造,作者情感的宣泄。在雕塑创作中注重塑痕在表现形体时的运用和塑造是非常重要的。塑痕间的相互关系,塑痕与形体关系的协调,以及形体、塑痕整体气势的贯通。塑痕的虚实、强弱、方圆、长短、转折等各种变化,充分塑造了形体的质感、节奏、空间、气氛、色调、光线、韵律关系。塑痕是将所要表达的素材抽象化概括化地展现,速痕是抽象精练的,看似在不经意之间,挥洒出艺术家的激情和创造力,是很有价值的精神产物。而意象恰恰是将主观思想附之在客观形体之上才产生的,这是我对雕塑语言写意精神的探索。作品名:《生的伟大死的光荣》创作年代:2010年教学作品作品名:《一个人》抽象系列Abstrct作品名:《三个人1987》材质:综合材料创作年代:2010年作品名:《地平线》作品名:《仲夏》作品名:《血与火》作品名:新石器——打击系列-1作品名:《新石器——打击系列-2》论文、论著、作品及科研成果:1.论文:《浅谈内容与形式》1983年《美苑》《协调•多样》1989年《美苑》2.论著:《埃及浮雕艺术》2001年辽宁画报美术出版《王洪亮雕塑作品》2001年辽宁美术出版社3.科研成果:展览交流1981参加辽宁省美展1982参加全国高等艺术院校学生习作,创作作品展(全国巡展)1984参加第六届全国美展,作品被中国国家美术馆收藏(北京)1987参加全国城市雕塑优秀作品展,作品获优秀奖(北京)1994参加中国城市雕塑艺术高研班雕塑艺术作品汇报展(北京)1996参加96天津TEDA国际雕塑艺术邀请展,作品获创作奖(天津)1999参加第九届全国美展(北京)2004参加第十届全国美术作品展(北京)2006创作甘肃会宁长征胜利纪念馆圆雕、浮雕《红军长征会师》2008参加第三届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北京)声明:当代雕塑及下属各平台发布的任何文本、图片、图形、音频和视频资料产权或版权均归属各自的创造者或业主。如果你拥有版权的信息资料显示在了当代雕塑及或下属平台中,且你并不喜欢这样,请与我们联系删除。责任编辑: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GywyxpaOrj.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