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粮液工艺操作要点与参数_温度_min_热季

(一)粮食(淀粉) 1、粮食(淀粉)在配料操作中的作用 (1) 按粮糟比1:4.5拌和 ; (2)入窖温度应控制在17~19℃。 五种粮食配料:高粱36%,大米22%,糯米18%,小麦16%,玉米8%。 2、正常出入窖糟醅的淀粉含量 (1

(一)粮食(淀粉)

1、粮食(淀粉)在配料操作中的作用

(1) 按粮糟比1:4.5拌和 ;

(2)入窖温度应控制在17~19℃。

五种粮食配料:高粱36%,大米22%,糯米18%,小麦16%,玉米8%。

2、正常出入窖糟醅的淀粉含量

(1)正常的出窖糟醅的残存淀粉9~11.1%,

(2)正常的入窖糟醅淀粉含量:冷季为20~22%,热季18~20%。

3、怎样掌握入窖糟醅淀粉含量高低的原则

4、使用粮食时应注意的问题

粮食“糊化彻底,内无生心,疏松不糙,柔熟不腻”。一般蒸粮(母糟发酵正常、润粮达到工艺标准)时间为:底窖(湿糟)30min为宜、中层糟35min为宜、上层(面糟)40min较好。

(二)糠壳

糠壳是酿造浓香型大曲酒的一种最理想的填充剂,是固态发酵必不可少的辅料,具有较好疏松性,透气性和吸水性等优点。

用糠原则(总原则是配糠量是粮粉的23~27%)

熟冷糠配料(蒸糠时间30min~ 60min)

(三)水分

出入窖水分条件

(四)曲药

1、用曲原则

(1)用曲量20%。根据不同季节入窖温度高低确定用曲量的原则。入窖温度高(热季),少用2%为宜;入窖温度低(冷季)可多用2~4%。进入热季后,底窖湿糟亦不宜加曲。

2、使用曲药应注意的问题

细粉20目孔筛下不超过25~30%(热季),冷季不超过30~35%。感官要求:曲香纯正,气味浓郁,断面整齐,结构基本一致,皮薄心厚,以猪油白色为主,间有浅黄色,兼有少量(≤8%)黑色、异色。使用时要贮存3个月以上。粉碎后的曲药粉一般不超过7天。

(五)温度

1、温度的作用

在发酵正常的情况下,1个淀粉在窖内发酵后,平均升温1.5℃左右,入窖16~18℃,一般24小时升温1℃,主发酵期10~15天。入窖25℃以上时,一般24小时升3~5℃,主发酵期一般3~5天。

2、掌握温度应注意的问题

入窖温度不能控制过低(不低于14℃)。摊床上和入窖糟醅温差太大,规定不能超过±1℃。每甑之间的温差不能超过±1℃。

(六)酸度

酸度是指入窖糟醅中有机酸的含量。其具体表示方法:100g糟醅中含有机酸中和0.1克当量氢氧化钠溶液的毫克当量数。以度表示。

1、酸的作用

2、如何掌握和利用酸、控制酸

入窖糟醅的酸度 1.5—2.5 。

3、掌握酸度应注意的问题

(七)糟醅

糟醅的分类

面糟、中上层糟、中层糟、中下层糟、底窖糟(湿糟)和双轮底糟等。 粮糟、母糟、红糟、丢糟和复糟。

(八)窖池

五粮液生产时应用跑窖法。窖池在浓香型白酒酿造中,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是浓香型白酒生产最主要和最根本的设备。窖池越悠久越好,新窖产酒质量则较差。

(九)摘酒

蒸馏摘酒中应注意的问题:

(1)截头去尾,根据糟醅情况来确定截头去尾的多少。

(2)上甑蒸馏时间要到保证(上甑≥35min,流酒至出甑≥40min,

(3)严禁大汽蒸馏,否则不利于有益物质的获取。

(4)摘酒严禁用手指蘸酒尝评。

(5)起糟时一定要分层平起。

(6)热季做底糟(湿糟)原则上不烤黄水。

(7)做面糟、丢糟的酒尾不能回到要摘五粮液(一级酒)的底锅内。

(十)并坛

按质并坛是我们厂特有的一种工艺,它是根据各层糟醅产酒质量,然后按质量的优劣而合理并坛,其实这就是将各口窖池不同风格的酒搭配入坛,使基础酒的香、浓、醇、甜、净、爽协调,使色、香、味、格近于五粮液原酒的标准。一个技术素质高的组长与差的组长并坛成收率的差在30~50%之内。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Jb60ZJ8Wwl.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