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市长耿市长再导“一出好戏”在太原复兴起第三座古城

昨日(8月23日)上午,市委副书记、市长耿彦波带领市住建、财政、文物、园林等部门负责人赴明太原古县城现场办公,解决明太原古县城修复保护中遇到的问题。 这次现场办公,耿市长指出:“明太原古县城是我市打造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全市重
原标题:耿市长再导“一出好戏”在太原复兴起第三座古城昨日(8月23日)上午,市委副书记、市长耿彦波带领市住建、财政、文物、园林等部门负责人赴明太原古县城现场办公,解决明太原古县城修复保护中遇到的问题。这次现场办公,耿市长指出:“明太原古县城是我市打造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全市重要的历史文化街区之一。在修缮过程中,一定要在尊重历史的基础上,保护性地修缮和恢复太原古县城的历史风貌和文化脉络,古城内的历史遗存一定要加以保护,体现明清风貌,以“走入历史,感受人文,体验古风”,突出“自然、古朴、人文”特色,将墙、林、河、路、建筑有机统一,为有效保护古城文物,提高城市文明度,树立历史文化名城形象起到积极作用。”明太原古县城,可能大家对其略有耳闻,它创建于明洪武八年(公元1375年),是坐落在晋源区晋阳古城遗址上的一座明代早期县城,是太原重点保护修缮的历史遗迹……其实,大家忽视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重点,这座古城是继榆次老城、大同古城墙之后,耿市长在太原复兴的第三座古城。而今,这座明太原古县城复兴工作已接近尾声,古城风貌已重现天日。走进复兴中的明太原古县城(以下图片由住在龙城拍摄于8月17日)▼明太原县城航拍实景明太原县城,传承了2500年古晋阳文脉,一砖一瓦、一梁一栋都复刻着600多年的历史沧桑。自2012年启动复兴工程启动至今已有六个春秋,城墙、护城河、城内古刹、金牛湖公园等均取得了阶段性的修缮成果。城墙建设完工▼明太原县城城墙明太原县城城墙城墙作为文化载体,对它的修复是文化传承的一部分。每当我们看到它,亲自在上边、周围走一走,心中就会被古人的建筑智慧所折服,耳边似乎不时的激荡起金戈铁马的战争风云。明太原县城城墙明太原县城高12米的城墙建设已经全部完工,巍峨挺拔,雄姿显现。微风吹过,阁楼上的铜铃摇曳,诉说着历史的更迭。相信有不少人都能看出来,明太原县城的城墙和大同古城墙的建筑风格极为相似。确实,因为它俩生于同一朝代,明太原县城始建于1375年,大同古城始建于1372年,两者之间仅差了三年。且后来的复兴工作,都是出自于耿市长之后。护城河建设火力全开▼明太原县城外开挖护城河(东)明太原县城外开挖护城河(北)东、南、西、北城墙外护城河均已在年初启动建设,并且在不同程度上取得了建设成果。据了解,护城河总面积为155.1亩,主要建设内容为绿地、河道、园路、广场、亭台、小品、雕塑等。明太原县城护城河建设现场(东)明太原县城护城河建设现场(东)东侧城墙外护城河进度较快,河基、河坝大体见状。明太原县城护城河建设现场(东)明太原县城护城河建设现场(东)除河基、河坝外,桥梁建设也在同步进行,并且已有几座桥的桥洞已经基本建设完成。护城河上将建设桥梁共计10座,其中车行桥6座(长20米宽15米高5.2米)、人行桥4座(长20米宽8米高5.2米)。未来兴许游人还可以从码头坐船出发,饱览整个古城的历史风貌。城内修缮、复建规模惊人▼明太原县城城内航拍实景明太原县城城内航拍实景明太原县城城内航拍实景明太原县城内部全景,请横屏观看↓↓↓明太原县城城内,古建修复、仿古新建如火如荼,规模简直令人惊叹。明太原县城内修缮、新建现场实景明太原县城内修缮、新建现场实景明太原县城内修缮、新建现场实景明太原县城内修缮、新建现场实景明太原县城内修缮、新建现场实景明太原县城内修缮、新建现场实景明太原县城内修缮、新建现场实景明太原县城内修缮、新建现场实景明太原县城内修缮、新建现场实景明太原县城内修缮、新建现场实景明太原县城内修缮、新建现场实景明太原县城内修缮、新建现场实景明太原县城内将修复修缮文庙等49处古建筑、46处历史民居,修复工程全部依靠考古发掘的成果以及县志、老照片等,修旧如旧,超高标准设计,要在最大程度上恢复原貌,根据相关资料显示,明太原县城内修复以及新建的古建筑总面积高达1770亩,单从规模及数量上看,绝对堪称超大手笔。此外绿化以及路灯等也在同步施工中。同时,明太原县城内的金牛湖,也将打造成一座金牛湖公园。金牛湖公园全景,请横屏观看↓↓↓金牛湖公园实景金牛湖公园实景金牛湖公园实景金牛湖公园实景金牛湖公园实景金牛湖公园实景金牛湖公园内的仿古建筑已具形态,与迎泽公园还有些相仿之处。据悉,金牛湖公园位于城内东南角,规划面积4.8公顷,建成后将整体呈现明清建筑风格,成为太原市明太原县城旅游文化的新亮点。……耿市长的历史情怀和文明世界到今天,耿市长已经跟我们相处了五年有余,不能说我们大家有多么了解他,但是看他在这五年多时间当中对于太原的建设,我们多少都有了解的,便是这个市长对“老”的东西那可是格外钟情。耿市长来到太原后曾在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太原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必须有历史文化遗存的实物载体。历史文化遗存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珍贵资源,“梦回龙城,再现历史辉煌”。再回过头来看看今天我们身边民国主题街区五一路、换上明清风格新衣的迎泽公园、紧锣密鼓改造中的双塔寺大景区,以及老城区内经常可以看到路边正在修缮的各类庙宇、寺庙……的的确确,耿市长非常热爱古建筑,他曾经说过:“其实我就两个爱好:一个是喜欢历史文物,一个是喜欢园林绿化”。在他所从政过的城市中,那些鲜为人知的古建、古城,无一例外的重新散发出了新的曙光。耿市长主导改造的古城、景区1995年,36岁的耿彦波刚到灵石县担任县长之后,拿出了一半的财政去修王家大院,几年过去了,王家大院有了模样,成为了闻名四海的景点,年纯收入几千万,已经成为国家重点保护文物,并有许多人留言,“五岳归来不看山,王家归来不看院”。后来耿市长调到了榆次之后,大改榆次城,两三年以后,占地100万平方米的中国汉民族建筑的璀璨明珠,榆次老城闪现在世人面前,成为我省著名的旅游景区。2008年,耿彦波出任大同市长,在当时有一个法国人到大同这样评价,这里有伟大的文化,却是世界上最丑陋的城市。在耿市长的主导下,大同市启动了关乎几十万人的城市大迁动,复建古城墙,让这座伟大的古城找回了曾经的荣光,人民幸福指数爆棚。从王家大院到榆次老城,再到大同古城墙,以及常家庄园、严华寺、善化寺等,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修建之前不为人知,大家也对于耿市长的做法报以怀疑和不理解。而在修建之后,这些古迹都是耀世八方,成为当地旅游业新的经济增长极,耿市长的所作所为,在大家眼中变成了神话故事。书写锦绣太原美好新篇章通过耿市长的执笔,明太原县城将来必将成为我市旅游业的又一顶梁柱,和王家大院、榆次老城等景区一样文明全国。同时它也是我们太原宝贵的城市记忆,是太原市跻身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最有力的实物支撑。如今的它犹如一块璞玉,经过诸多能工巧匠的精心雕琢之后,要让全国乃至世界,感受来自太原古城的独特魅力。晋源区全区旅游示意图不仅是明太原县城,今天的整个晋源区已经成为了我市打造旅游城市的重中之重,未来,晋源区将以明太原县城为核心,联合战略投资者和旅行社、景区等,共同搭建文化旅游投融资平台,加快太原旅游投资集团组建步伐,全方位开展招商引资,不断丰富旅游项目,构建起集观光、休闲、度假、娱乐等为一体的综合性产业集群和产业链条,书写“锦绣太原”美好新篇章。想要了解更多晋源区优质住宅项目信息,请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住在龙城客服,为您提供一对一解答:本期作者:住在龙城-杜伟责编:宝宝责任编辑: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Jb60nR4Ewl.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