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小村600年前这个小村是个兵城,现在成了家喻户晓的云南第一村

郑营村,位于石屏县宝秀镇。这个1999年初就被列为省级历史文化名村的小村,有“云南第一村”之称,它原是明朝屯军后裔建设起来的小村庄,前临赤瑞湖,旁有古榕潭,后靠一座大青山。 远远看去,郑营村有一种庄重朴素的美。但走进村内,外表朴实的老房子,
原标题:600年前这个小村是个兵城,现在成了家喻户晓的云南第一村郑营村,位于石屏县宝秀镇。这个1999年初就被列为省级历史文化名村的小村,有“云南第一村”之称,它原是明朝屯军后裔建设起来的小村庄,前临赤瑞湖,旁有古榕潭,后靠一座大青山。远远看去,郑营村有一种庄重朴素的美。但走进村内,外表朴实的老房子,却又流露出一种沉静大气,这不由得让人联想到古代的将军——胸有惊雷却面如平湖。据村里人介绍,明朝洪武年间早期,当时的郑营村还叫着“普胜村”的小名儿,这里聚居着能歌善舞的傣族人。沐英等人平定云南后,一个叫郑太武的军人在蒙自屯军的后裔看上了这块山青水秀的宝地,他们成群结队地来到了这里。这群不速之客的到来使这块土地上原先的傣族居民只好带着无边的眷恋离开了世代居住的普胜村,迁往元江及西双版纳一带——真不知道他们一路上回头望了多少次曾经的家乡呢。此时的云南早已平定,曾经叱咤风云的祖先们远离了金戈铁马,手中的刀剑被镰锄取代,开始了一种安定的耕种生活,并把这个小村落改名为“郑家营”。他们按照军队的一些经验,把村庄的格局规划成军营的样子:笔直的“三街九巷”,开始重新建设自己的家园。不过这个极有军营味的名字“郑家营”,在岁月的变迁中慢慢变成了“郑营”。与许多古民居的那种张扬恣肆、富丽堂皇的风格相比,郑营的古民居是沉郁低调、严谨而内敛的。它们外表丝毫不显山露水,门厅都显得极为普通和简单,但深入其间,却能让你沉溺在它们的纵深幽雅中。三街九巷的严谨布局,至今还完整地保留着,其间有老人闲坐两旁闲话往事。在进村的街道旁边,三三两两的郑营人一边聊天一边看守着自己的小货物摊子,见到外来的游人,他们动了动,似乎想要招呼一下生意,但却因骄矜而最终没有发出什么声音。与常见瓦房的青瓦不同,郑营村建造房屋所用的瓦片都呈灰白色,这给规整秀气的郑营村更增添了几分整洁。几乎所有房子的墙壁外面都在巨大的土坯上粉刷了一层白灰。年深日久,片片白灰遗落在了历史的风尘中。郑营村内现存完好的古民居有数十幢之多,其中尤以陈氏民居最为显眼。这是一院占地达千余平方米的三进四合院,从后门进入院内,感觉是在探寻一种无尽的幽深。各个天井之间曲折回环,高大粗壮的房柱沿着回环的走廊,带人一点点进入门户深处。二楼的走廊间常向外伸出宽大的一段,上面有长条木镶榫成的美人靠,自然是供人休息和看风景的了。实际上,在如此高墙密房的院子里,目光所及之处,不外乎青墙白瓦和院子上四角的天空。细节成就了这座建筑,整个建筑的木制品均用大线条雕刻的主基调上也不缺乏小细节。在一些窗户的角落或者门顶上,偶尔点缀的精细雕刻品让人叹为观止,石榴、佛手、蝙蝠、喜鹊等等吉祥图案惟妙惟肖。木雕的图案精美,雕刻细腻,使得整座大院显得豪华、典雅。石屏县在明清两代建有很多宗祠,很多较大的村镇都有,郑营也不例外。郑营目前保留着比较完整的陈氏、郑氏和武氏宗祠以及不少修建于清末民初的民宅。很多清、民时候建造的民宅是在明朝房屋的老址上拔地而起的。朝代的更迭、历史的前行使得后人只能在极少数的砖木柱石和雕刻上找到一丝丝明朝建筑的风格,民居中隐藏更多的则是清末民初的建筑风格。走在村中整洁狭长的巷道中,青石环口的古井不时会冒出来,井口石栏上深深的绳印无声地见证着这个小村子的历史。与建水团山古民居那种张扬恣肆、富丽堂皇和无所顾忌的风格相比,郑营的古建筑是沉郁低调、严谨而内敛的。它们外表丝毫不显山露水,门厅都显得极为普通和简单,但深入其间,却能让你沉溺在它们的纵深幽雅中。责任编辑: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yBrgYJGjdP.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