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时度势广佛读书活动感悟:知己知彼,审时度势

广东菩提因缘群读书会活动又有机缘参加了,上一次的读书会我也有参加,并且也有写了一篇参会后的感受,其实那时候想写几篇的,由于各种忙,就没时间写了。这次读书会,原本不想写,确实也有点忙,写得不好又怕误导人家。 广佛读书活动感悟:知己知彼,审时度
原标题:广佛读书活动感悟:知己知彼,审时度势广东菩提因缘群读书会活动又有机缘参加了,上一次的读书会我也有参加,并且也有写了一篇参会后的感受,其实那时候想写几篇的,由于各种忙,就没时间写了。这次读书会,原本不想写,确实也有点忙,写得不好又怕误导人家。广佛读书活动感悟:知己知彼,审时度势《玉耶女经》是一本好书,值得读,且不谈读这本书的读后感悟,因为如果要说要谈,其实也可以讲太多了。就说说读书会上有一个交流探讨的话题是“如果不把天聊死”。这个话题,也确实关乎我们每一个人,在日常生活中,如何跟别人聊天,如何沟通,如何表达的问题。关于沟通的艺术、表达的技巧、演讲的方法等问题,有很多书上都有了,在此,我只谈谈我的感悟——知己知彼,审时度势。知己,简单说是知道自己,不是表面上的,而是哲学层面的问题,更确切的说是修行层面的了解与觉知。也就是哲学上,要经常自问的三个问题,: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虽然说答案并不重要,但是对于认知自我的角度来看,也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在这三个问题上,再加三个问题变成: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现在在哪里,我要到哪里去,为什么去那里?怎么去那里?对这几个问题的认知,就是在知己上面做功夫,认知越深,对自己的把握越强,活得越自在,为人处世越有味道。当然,所谓“知人者智,自知者明”,我们通常知人,似乎比较容易,知己,就比较难了。所以“人贵有自知之明”,有自知之明的人,则有贵气。知彼,其实在一定程度上面,就是读懂人心,读懂对方的时势。“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这句话,告诉我们,要读懂人心,需要多阅人,多与人打交道,多与人沟通交流。而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知己知彼,更需要使用修行的诸多方法来达到,认知自己、觉知众生。人与人(/众生)一接触,其实瞬间就知道对方能量高低、甚至了解对方修行高下、觉知对方境界到哪里等等。人与人之间,不是你影响我,就是我影响你,同时也是相互之间的信息流动。如何把不顺不畅的,通过沟通变得顺畅起来?如何把不清楚明白的,通过聊天而整个清晰明了...这个是需要知己,更要知彼,同时还需要在恰当的时机,使用恰当的方式方法。审时度势,就是在我们面对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时间、场合,需要我们在恰当的时候,使用恰当的方式,表达到位,达到相对应的目的,同时是恰到好处,适可而止,不过度,不错过。审时度势,这需要悟性,非意识、思维逻辑能够达到,但可以辅助。每一次沟通聊天,我们所处的位置不同,环境时势不一样,所面对的人群有异,我们所担当的角色也不一样。要么,我们通过修行变得更加的正能量,然后,把低能量的、负能量的顺利的引导一下,往正方向、往上走一步;从一直向外看的,稍微引导一下,变个方向与角度来看...要么,就是对方的能量境界比我们还高,我们就好好的跟对方虚心学习...在活动中,广翔师兄,分享了她的一些经验与方法,确实挺管用的。我们每个人都需要:被鼓励、被认同、被赞美,所以平常沟通,可以适当的多附和对方,“可能你说得有道理”...这种聊天交流的方式,就是要多从对方的角度来思考问题,了解对方需求,让对方觉得顺畅,才能更好的把天聊下去。有心想聊天,怎么聊都不会死,无心怎么聊都会死。用过多理性思维来沟通,只会显得呆板无趣,多用心,就算不聊天,也舒服——有时只要用心,无言的行为是最好的沟通。漫无目的性的聊天,是瞎聊,没事做、时间多、随便聊是闲聊,不用多说话的沟通,是有默契,沉默无语也能沟通且双方互解其意,则心有灵犀一点通,甚至不点也通...(文/黄远钦wenhua.neidanshu.cn)责任编辑: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MOreboe1w2.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