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问题的八层境界思考问题的8层境界,你到了哪一层?

所谓学问,就是对问题说得出道理,有自己的想法。人们总是善于提出问题,但在提出问题之后,如何一步步解决它,才是将想法转化为学问的关键。梁漱溟先生提出的“思考问题的八层境界”为此提供了思路。 第一层:形成主见 用心想一个问题,便会对这个问题
原标题:思考问题的8层境界,你到了哪一层?所谓学问,就是对问题说得出道理,有自己的想法。人们总是善于提出问题,但在提出问题之后,如何一步步解决它,才是将想法转化为学问的关键。梁漱溟先生提出的“思考问题的八层境界”为此提供了思路。第一层:形成主见用心想一个问题,便会对这个问题有主见,形成自己的判断。说是主见,称之为偏见亦可。我们的主见也许是很浅薄的,但即使浅薄,也终究是你自己的意见。第二层:发现不能解释的事情有主见,才有你自己;有自己,才有旁人,才会发觉前后左右都是与我意见不同的人。面对各种问题,你自己说不出道理,不甘心随便跟着人家说,也不敢轻易自信,这时你就走上求学问的正确道路了。第三层:融汇贯通你看到与自己想法相同的,感到亲切;看到与自己想法不同的,感到隔膜。有不同,就非求解决不可;有隔膜,就非求了解不可。于是,古人今人所曾用过的心思,慢慢融汇到你自己。你最初的一点主见,成为以后大学问的萌芽。从这点萌芽,你才可以吸收养料,才可以向上生枝发叶,向下入土生根。待得上边枝叶扶疏,下边根深蒂固,学问便成了。第四层:知不足用心之后,就知道要虚心了。自己当初一点见解之浮浅,不足以解决问题。学问的进步,不单是见解有进步,还表现在你的心思头脑锻炼得精密了,心气态度锻炼得谦虚了。心虚思密是求学的必要条件。对于前人之学,总不要说自己都懂。因为自己觉得不懂,就可以除去一切浮见,完全虚心地先求了解它。第五层:以简御繁你见到的意见越多,专研得愈深,这时候零碎的知识,片段的见解都没有了;心里全是一贯的系统,整个的组织。如此,就可以算成功了。到了这时候,才能以简御繁,才可以学问多而不觉得多。第六层:运用自如如果外面或里面还有解决不了的问题,那学问必是没到家。如果学问已经通了,就没有问题。真学问的人,学问可以完全归自己运用。假学问的人,学问在他的手里完全不会用。第七层:一览众山小学问里面的甘苦都尝过了,再看旁人的见解主张,其中得失长短都能够看出来。这个浅薄,那个到家,这个是什么分数,那个是什么程度,都知道得很清楚;因为自己从前也是这样,一切深浅精粗的层次都曾经过。第八层:通透思精理熟之后,心里就没有一点不透的了。泉城微讲来源:中国文明网党建网微平台责任编辑: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PVdLJOyOrQ.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