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路天使范潞霞——坚守“急救地摊”留住生命希望!_知识_市民_技能

作者:长治市人民医院 最美志愿者 范潞霞 留住生命的一线光,穿上白大衣,她的生活开启了倍速播放,走路是急促的小碎步,说话像打机关枪,写字像鬼画符。 脱掉白大衣,下班走到街头,她开始义务教过往的市民,一些急救知识和技能,也被大家称之为路边急

作者:长治市人民医院

最美志愿者

范潞霞

留住生命的一线光,穿上白大衣,她的生活开启了倍速播放,走路是急促的小碎步,说话像打机关枪,写字像鬼画符。

脱掉白大衣,下班走到街头,她开始义务教过往的市民,一些急救知识和技能,也被大家称之为路边急救“地摊”。

她是长治市人民医院体检中心护士范潞霞,2019年被评为“长治市优秀巾帼志愿者”,2020年被评为山西省学雷锋志愿服务先进典型“最美志愿者”,2020年12月入选“全国巾帼志愿服务十大感动人物”。

一个常备生理盐水、纱布、绷带等急救用品的黄色背包,一个40厘米长的塑胶娃娃、一台音箱和一幅红色条幅,这便是她普及急救知识公益路的“家当”。

记录瞬间

可能会有人问她为何开展急救公益之路?她说,在医院工作30年,抢救病人、治疗病人是工作的常态,见过太多因错失“黄金4分钟”而死亡的病例,令她感到非常惋惜。有时简单的一个急救知识,可能就能挽回一个生命,所以她想把急救知识普及给大家。

当她萌生普及急救知识的想法时,开始尝试着把疾病知识、急救技能用最简单、最通俗的话讲出来让大家了解。最早呢,她利用自己休息的时间,走上街头向过往的市民做宣传。刚开始没有人关注,她也一度怀疑自己,难道医学科普真的没人看吗?但是转念一想,她的科普知识,哪怕被一个人看到,哪怕能够帮助一个人,那这一切都是有意义的。在坚持了几个月后,被很多过往的市民朋友们所关注,也被很多的媒体所报道,朋友圈儿都刷屏了,她很庆幸自己当时没有放弃,因为她坚信自己做的事情是有用的。

考虑到如何更加直观的感受到急救知识的操作,她利用塑胶娃娃“爱丽丝”、生理盐水、纱布、绷带等急救用品的黄色背包现场演示,比如做心肺复苏,才能给心脏骤停的患者争取四分钟的黄金宝贵抢救时间,比如告诉家长,孩子如果突然间被异物卡住气道,完全梗阻窒息,如何用海姆利克急救法。

她的分享得到越来越多的回应,收到过这样的消息:“范医生,我家孩子吃糖被噎住了,幸好看到你分享的海姆立克急救法。孩子没事儿了,真的谢谢你!”到现在,这样的消息她就收到了好多条,这也是她在路边急救“地摊”收获的一种成就感。

从2016年至今,她经常出门,选择人流量较大的广场、街角、公园,进行急救知识的义务普及。经过多年时间的义务普及,让她深深的感受到,免费教授市民急救技能,不仅能够帮助到他人挽救生命,而且也让她的生命变得很有意义。

医务工作者,普通却神圣的称谓,是健康的守护者,身上肩负着救死扶伤的重任。带着医者的初心、责任与使命,如今,范潞霞和雪芳巾帼志愿服务队队员,依然冲在守护健康的最前线,她们经常深入乡村、街道、学校、社区、工厂等地去宣讲,希望让更多的人掌握急救技能,挽救更多的生命,在健康中国的建设中,贡献新时代医者的力量!

急救地摊永不歇业

(文/王青平)

排版/常小燕

责编/赵红艳

本文转载自其他网站,不代表健康界观点和立场。如有内容和图片的著作权异议,请及时联系我们(邮箱:guikequan@hmkx.cn)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PVdLZ15brQ.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