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24节气·春分】春分节气 警惕中风_人群_心脑血管病_养生

本期专家: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脑病二科 主治医师程苗苗 老李近一周自觉乏力、困倦、哈欠不断,血压偏高,以为“春困”所致,未予重视。昨日晨起家属发现老李口角歪斜、说话含糊,左侧肢体不能自主活动,摔倒在床边。家属紧急拨打120送往医院,诊断

本期专家: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脑病二科 主治医师程苗苗

老李近一周自觉乏力、困倦、哈欠不断,血压偏高,以为“春困”所致,未予重视。昨日晨起家属发现老李口角歪斜、说话含糊,左侧肢体不能自主活动,摔倒在床边。家属紧急拨打120送往医院,诊断急性脑梗死。送医及时,经过治疗,老李目前病情已相对稳定。春季来临,大多数人会出现“春困”表现,但是对于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的老年心脑血管病高危人群来说,一定要警惕中风先兆。

春季中风多发 疾病的发生有一定的季节特点,古代先贤曾反复强调季节对发病的影响。《素问·至真要大论》篇云“夫百病之生也,皆生于风寒暑湿燥火,以之化之变也”。风为春季的主气,风邪致病四季都有,以春季最多。风为阳邪,善行数变,其性主动,易夹外邪致病,易经络痹阻,出现眩晕、肢体麻木或无力、口眼歪斜;若风邪夹痰湿瘀血蒙蔽轻窍,严重者可致猝然昏仆、不省人事,这些都是卒中的主要症状。《春秋繁露》说:“春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春分”的分意思是一半,是一分为二,昼夜平分、寒暑平衡”。春分以后,日照时间逐渐延长,天气逐渐变暖,阳气渐胜,气候变化,交感神经兴奋,血管易痉挛收缩,血压容易波动;平素阴虚体质者,易引动阳亢风动;春季主升发,肝气过旺,易生风动血,对于平素情绪易急躁,波动明显者,易致肝风内动,血脉痹阻,导致卒中的发生。

重点关注人群 对于有脑血管风险的人群来说,比如既往有心脑血管疾病;或三高(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人群;或有大量吸烟饮酒,缺乏运动、肥胖,或伴有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或有房颤、颈动脉血管狭窄等的人群,我们应当重视,但也不用过分紧张,及时调整饮食生活作息,做好身体监测,即可有效预防疾病发生。

养生调摄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有:“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春季养生,当早睡早起,调整作息,保证睡眠;放缓心情,将工作生活节奏放缓,适当运动,外出踏青、游玩;情绪勿大起大落、勿急躁易怒、勿大喜大悲。

规律服药,做好身体监测 脑血管病高危人群需严格戒烟限酒,做好身体健康监测,监测血压、血糖、心率等指标,必要时复查相关生化指标,如有不适,及时医院就诊。

饮食易清淡 顺应时令节气 春分过后,阳气渐盛,春季应肝,易致肝火,尤其要注意肝的调护,可顺应时节,多食时令、蔬菜水果,每日摄入新鲜蔬菜400-500g,种类多样化。对于高危人群,仍需注意低盐饮食,降低钠摄入量和增加钾摄入量,食盐摄入量≤6g/d,钾摄入量≥4.7g/ d。

养生小妙招 平时可通过经常按摩以下穴位:百会、太冲、足三里、内关,调理气机,预防中风。对于恢复期或后遗症期,瘫痪侧手足肿胀、按之无凹陷,故实胀而非肿,可与中药水煎汤熏洗或泡洗肿胀的肢体20min。

了解中风120法则,如出现1(看1张脸 不对称、口角歪斜)、2(查2只胳膊 平行举起,单侧无力)、0(聆 听语音 言语不清、表达困难)。如有上述任何突发症状,需要立即拨打120尽早就诊。在就诊前,切记不要盲目自行用药。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PVdLZgDVrQ.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