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国人人物御龙帛画:两千多年前的楚国人信什么?

侧身直立,穿着华服,腰佩重剑,上有华盖,画中人仿佛贵族男子出游。然而画面的其他部分,使得整幅画呈现出了一种奇异而神秘的景象:这名男子所驾驭的,是身呈舟状的巨龙,巨龙身侧竟还有鲤鱼相伴。 这幅画正是1973年出土于长沙子弹库楚墓一号墓穴的战
原标题:人物御龙帛画:两千多年前的楚国人信什么?侧身直立,穿着华服,腰佩重剑,上有华盖,画中人仿佛贵族男子出游。然而画面的其他部分,使得整幅画呈现出了一种奇异而神秘的景象:这名男子所驾驭的,是身呈舟状的巨龙,巨龙身侧竟还有鲤鱼相伴。这幅画正是1973年出土于长沙子弹库楚墓一号墓穴的战国时期的帛画——《人物御龙帛画》。它被发现时平放在椁盖板和外棺中间的隔板上,一般认为,它是丧葬中使用的“引魂幡”,画中男子为墓主人,龙是接引神兽。游魂识别墓主形象而归来,再由巨龙引向仙界。透过这幅画,后人可以想见先秦时期楚人的信仰与崇拜。亡魂乘龙升仙,可见龙图腾在楚人心中的重要性。龙是神话传说中的神异动物。据东汉许慎《说文解字》,“龙,鳞虫之长,能幽能明,能细能巨,能短能长。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可见其神秘色彩。龙字在甲骨文、金文和小篆中的写法龙在楚人心中的重要地位,还可以从两个例子中窥知。《庄子·天运篇》载孔子见老聘,孔子即以龙来称赞楚人老聃。屈原《哀郢》中“过夏首而西浮兮,顾龙门而不见”两句,龙门即楚郢都之东门。此外,楚国的图腾被大量应用于帛画中,龙的形象又在帛画中得到了应用,在《人物御龙帛画》之前出土的《人物龙凤帛画》也同样浪漫精致。人物龙凤图,出土于湖南长沙陈家大山楚墓,现藏于湖南省博物馆其实,对于楚人来说,凤图腾有着更为重要的地位。《白虎通义·五行篇》记载祝融时提及,“其精为鸟,离为鸾”,鸾即是凤的别称,楚人又崇拜祝融,可见凤图腾在他们心中的重要性。屈原的《远游》中“祝融戒而跸御兮,腾告鸾鸟迎宓妃”两句,将凤与祝融相提并论,也可作为印证。凤字的甲骨文、金文和小篆写法在这样一幅表现引魂升天的画作中,帛画上端的舆盖未必没有深意。它的存在很可能与战国时期盛行的盖天说相关,体现了当时楚人的宇宙观。盖天说是我国最古老的的宇宙说之一,《周髀算经》可以被视为这种学说的代表作。尽管《周髀算经》成书时间尚有疑问,但其思想最晚在战国晚期已经在楚国得到推广。屈原《天问》中“斡维焉系,天极焉加,八柱何当,东南何亏”四句即是印证。《周髀算经》比对着同样位于湖南长沙的马王堆汉墓I号墓中出土的西汉T形帛画,或许对此可以有更进一步的认识。T形帛画自上至下地表现了天上、人间和地下,在上方的天门之下,也有一顶华盖。人间之上,天界之下,自然代表苍穹。T形帛画(局部)今之视昔,所以后人明晓前人知识体系中不尽然的部分。但两千余年前的楚人在神话思维的影响下,摸索前路,向今人展现了他们丰富的信仰体系和令人赞叹的智慧。如果国宝会说话,让国宝来告诉你答案。扫描二维码,观看视频!责任编辑: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VG63NjXPdX.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