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诗句不是李白所作李白第一次离开故乡所作的一首诗,你还记得吗?

《渡荆门送别》是青年时期的李白所作的一首赠别诗。 据记载,李白自打“五岁诵六甲”时起,就一直生活在四川,读书在戴天山,游玩在峨眉山,隐居在青城山,可以说李白对蜀中的山山水水有着深厚的感情,这首诗里记述的乘船远行,是李白第一次离开故乡开始漫
原标题:李白第一次离开故乡所作的一首诗,你还记得吗?《渡荆门送别》是青年时期的李白所作的一首赠别诗。据记载,李白自打“五岁诵六甲”时起,就一直生活在四川,读书在戴天山,游玩在峨眉山,隐居在青城山,可以说李白对蜀中的山山水水有着深厚的感情,这首诗里记述的乘船远行,是李白第一次离开故乡开始漫游全国。全诗如下: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乘船远行,路过荆门,来到楚国的故地。山峦渐渐消失,映入眼帘的是一望无际的平野。长江的水在此奔涌而出,流入那广袤的平原。明月映入江水,犹如飞下的天境,变化无穷的云霞美不胜收。我依然怜爱这来自故乡的长江水,不远万里送我行舟。诗的开头两句:“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说的是李白出属壮游的事迹。青年时期的李白,怀着对外面世界的向往,乘船随长江水一路东去。李白经巴渝,出三峡,直向荆门山之外驶去,目的地是到湖北、湖南一带楚国故地游览。我们知道从四川一路向东,从高耸云霄的峻岭到一望无际的平原,视野也逐渐开阔。“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便将这一地势和景色的变化形象地表达了出来。一个“随”字,将两岸静止的景色,化为娟丽的动景,群山和平野逐渐变换,逐渐推移,给读者一幅好比电影镜头的流动画面。更是写出了长江水奔腾直泻的气势,也表达了李白的万丈豪情,以及作为青年人的蓬勃朝气。随着船的再往东去,水势变缓,趋于平静,到了晚上俯视江面上月亮的倒影,好像天上飞下来的一面明镜一样,白天呢,那变化多端的云彩,宛如一幅动态的海市蜃楼,这奇妙的美景,也体现了李白的浪漫主义色彩。末尾两句:“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则表达了对故乡的无限留恋。毕竟是第一次不远万里离开一直生活的地方。那份深情厚意,也随着自故乡流出的江水,一路向东,一路随着李白漫游。纵观李白的这首诗,虽寥寥几句,但却容量丰富,它包含了长江中游万里山势和水流的奇景,具有非常高度集中的艺术概括力,也让我们足不出户便能领略长江自西往东的美景。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责任编辑: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VG63l5ARrX.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