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an以光线绘图:纪录片中的摄影术

世界上没有任何事情没有其决定性的一瞬间。在几分之一秒的时间里,在认识事件意义的同时,又给予事件本身以适当的完美的结构形式。 ——亨利.卡蒂尔.布列松 摄影一词是源于希腊语φῶς phos(光线)和 γραφι graphis(绘画、绘图
原标题:以光线绘图:纪录片中的摄影术世界上没有任何事情没有其决定性的一瞬间。在几分之一秒的时间里,在认识事件意义的同时,又给予事件本身以适当的完美的结构形式。——亨利.卡蒂尔.布列松摄影一词是源于希腊语φῶςphos(光线)和γραφιgraphis(绘画、绘图),合意为”以光线绘图”。自1826年第一张照片经历了8小时被冲印出来之后,无论是片场还是战场、在街头巷尾或是星空宇宙,摄影师在其所能达到的所有的地方进行拍摄,将对过去、当下与未来的思考凝结在镜头之上,把稍纵即逝的平凡转化为永恒不朽的视像。本期导筒选取十余部和摄影师有关的纪录片,通过影像的纪录走进这些摄影师的日常、他们正在经历的时代还有他们的创作历程。《旧世界群像》(1972)导演:杜桑·哈那克制片国家/地区:斯洛伐克语言:斯洛伐克语/捷克语片长:64分钟捷克斯洛伐克1972年影像大师杜桑·哈那克执导的一部黑白纪录片,是其电影生涯中最重要、最有影响力的一部作品,也是捷克电影史最重要的作品之一。拍摄完成后,因其主题过于灰暗,关注乡村中命运悲惨、失去劳动力的老人,无法通过捷克电影局的审查。捷克文化部长、诗人MiroslavValek出面挽救了该片,将其更名为《旧世界群像》而转移了审查的压力。这部纪录片的灵感来自马汀马伦克拍摄的老年人物肖像摄影。看似奇特的人物常隐藏着悲剧性的命运,他们因为贫穷、自私、疾病或老迈而频频挣扎,却又同时对抗着这世界。《国家地理:摄影师透过镜头看世界》(1995)制片国家/地区:英国片长:120分钟本片记录了包括对国家地理摄影师生活的幕后观察,以及他们如何在一小时的节目通过镜头引人注目的;加上关于野生动物电影制作人Dereck和BeverlyJoubert在非洲经历;本片放出大量照片库中的摄影师的传记和照片以及他们的琐事、体验,完整地记录了国家地理摄影师的背后实况。《战争摄影师》(2000)导演:理查德·什克尔片长:88分钟汤姆汉克斯旁白讲述二战期间奔忙于各战区进行拍摄的战地摄影师的故事,其中有非常罕见的很多从未公开过的镜头,史蒂芬·安布罗斯讲述诺曼第登陆中最重要的战斗发生的地点等等。《战地摄影师》(2001)导演:克里斯蒂安·弗雷类型:纪录片/战争制片国家/地区:瑞士语言:英语/德语片长:96分钟 震撼人心的人物传记纪录片《战地摄影师》,忠实地记录下了国际著名战地摄影师詹姆斯·纳切威冒着生命的危险,深入世界各地炮火前沿,用一张张视角独特、构图精美的珍贵影像讲述,一次次战火纷飞中触目惊心的痛苦与伤痛。瑞士著名电视制片人C·弗雷,从1999年6月到2001年6月,一路跟踪采访纳切威的足迹。弗雷将一架特制的超小型摄像机挂在纳切威的照相机上,不仅使观众可以看到这位著名摄影师如何观察、如何拍摄,甚至可以使我们听到他的每一次呼吸和每一次按下的快门声,现场感极强。这位当今最著名的战地摄影师詹姆斯·纳切威,被誉为“最勇敢、最重要的战争摄影师”之一。自20世纪70年代初,他开始从事战地摄影工作。他的足迹几乎覆盖世界的每个角落,从阿富汗、波斯尼亚、卢旺达、萨尔瓦多,到北爱尔兰、库尔德斯坦、索马里、南非……本片荣获2002年第74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纪录长片提名,这是首次以摄影师为题材的影片问鼎奥斯卡奖。《森山大道》(2001)导演:藤井謙二郎上映日期:2001片长:84分钟森山大道(MoriyamaDaidou)1939年10月10日生于大坂,小时候志愿是开邮轮,以平面插画家出道,最后让他纵横江湖半世纪的却是摄影。本片透过日本权威媒体《每日相机》月刊前总编辑西井一夫、摄影师荒木经惟和森山大道的访谈,巨细靡遗地认识重量级大师眼中的世界。从他不看观景窗抓到吉光片羽的绝技,到深入最高机密的暗房目睹他「凭感觉」冲洗出经典写真,甚至第一次操作数位相机、玩性大发的独家画面;在他「粗糙、失焦」的作品特徵下,显像真诚且饶富人性的灵魂。《摄影大师.安塞尔.亚当斯》(2002)导演:RicBurns上映日期:2002-04-21安塞尔·伊士顿·亚当斯(AnselAdams)美国摄影师。1902年2月20日生于旧金山,1984年4月22日去世。亚当斯曾被时代杂志(TIME)做过封面人物,还出任主角演了五集的电视影集《摄影--锐不可当的艺术》,是美国生态环境保护的一个象征人物。他的摄影书已印了上百万册,在美国的超级市场都可以买到。从1960年到1979年的二十年里,出版了十五部著作,比如技术革新三部曲《照相机》、《底片》和《冲印》。亚当斯一直到八十岁高龄仍然不懈地著述和创作,他的艺术叹为观止。1984年四月,这位摄影老人与世长辞。《迷色》(2004)导演:TravisKlose类型:纪录片/传记语言:英语/日语/英语片长:USA:85分钟荒木经惟,一个备受争议的日本摄影家。他从不忌讳在自己的作品中直观展现关于性的种种,因此他饱受卫道士的指摘和批判。他的行为乖张,衣着夸张随意,在很多人眼里分明就是一个随时可以大吃女模特豆腐的色老头,然而他又曾饱含深情地推出那本成名影集《感伤的旅程》,里面记录了荒木和爱妻阳子蜜月旅途中的点点滴滴。斯人已逝,影集中的瞬间成为永远,而竹中直人根据这对夫妇改编的电影《东京日和》更是感到了无数人。温柔的荒木,不羁的荒木,究竟哪一个更加真实?导演TravisKlose通过大量的采访和记录,或许能像你我展示一个更为真实的荒木经惟……本片荣获2004年布鲁克林国际电影节最佳纪录片和最佳配乐奖。《小小摄影师的异想世界》(2004)导演:泽娜·布里斯基/罗斯·考夫曼语言:英语/孟加拉语片长:85分钟人生的悲哀不是历经坎坷,而是在奋力拼搏之后却发现命运早已注定。印度加尔各答市某个红灯区,这里贫穷和疾病蔓延,人们的生活没有任何希望。然而最令人不忍的是那些妓女的孩子,他们不仅要承受他人歧视的目光,还要过早去面对自己那早已被注定的黑暗命运。美国导演兼摄影师泽娜•布里斯基(ZanaBriski)罗斯•考夫曼(RossKauffman)在这里找到8个妓女的孩子,教授他们使用照相机。这一台台小巧精密的机器点燃了孩子们的艺术天分,在阴霾的街区呈现出一片纯洁无邪的天地……《威廉·埃格尔斯顿的现实世界》(2005)导演:米歇尔·阿米瑞亚德类型:纪录片/传记上映日期:2005-08-31片长:86分钟这部电影揭示了摄影师威廉·埃格尔斯顿的个性与他的作品之间的深刻联系,并揭示了他作为音乐家,绘图员和摄像师的平行承诺。影片跟随·埃格尔斯顿前往肯塔基州,洛杉矶,纽约市和·埃格尔斯顿居住的孟菲斯。这部电影获得了2005年GothamAwards独立电影制片人项目的Gotham最佳纪录片奖提名摄影师的城市LaCiudadDeLosFotógrafos(2006)导演:SebastiánMoreno制片国家/地区:智利片长:80分钟这部杰出的纪录片追忆了一群智利摄影记者和摄影师们在上世纪七十年代皮诺切特以武力夺取政权后,他们走上街头拍摄下人民持续不断的罢工,抗议示威、流血冲突等重要事件。尽管今天有很多人并不出名,有些已经故去,但他们冒着生命危险记录下黑暗时期的圣地亚哥城内的各种真实景象却为后人提供了证据,《摄影师们的城市》是智利近几年来最重要的一部纪录电影,它从摄影家的独特视角回顾了拉丁美洲那段永难忘记伤痛记忆,而要比普通人的叙说更为专业和全面。在皮诺切特长期独裁统治时期,有一群由专业和非专业人士组成的摄影队常年奔波在圣地亚哥城内,用手中的相机从各个角度拍摄下智利民众的反抗行动,在大街上,在骚乱和抗议队伍中间,这些无畏的摄影师们无数次亲眼见证了鲜血和子弹。对他们而言,摄影曾经是通向自由的道路,是维持生活的手段,也是让自己从一个旁观者成为事件亲历者的途径。独裁者拥有权力和枪炮,而这些摄影师们拥有镜头和闪光灯,他们的相机就是人民的武器,他们的底片就是对过去的丑恶时代最好的控诉。每张照片背后都有一个故事,而照片的拍摄者们也曾活在危险和恐惧中,然而在有生之年他们都需要说出事实并找到答案:自己究竟是过去独裁时期的英雄还是现在依旧漂浮在民主静潭里的那些被遗忘的人?这就是他们的故事。一个来自黑白时代的黑白故事,在那个时代里,每一个人都不得不在黑与白之间做出选择,而唯一不同的灰色阴影却只存在于他们的照片之中......《镜头里的人生:肖像摄影大师安妮·莱博维茨》(2007)导演:BarbaraLeibovitz类型:纪录片/传记/历史片长:90分钟安妮•莱柏维兹(AnnieLeibovitz),1949年出生于美国康涅狄格州。这个一身朴素的长发女子却是群星闪耀的名人圈里最为璀璨的一颗明珠。她先后供职《时尚》、《滚石》和《名利场》等杂志,曾与约翰•列侬、大野洋子、滚石乐队、黛咪•摩尔、乔治•克鲁尼、朱丽娅•罗伯茨、克莉斯汀•邓丝特等名人有过近距离接触。她的作品带有浓厚的个人印记,既承载了历史,又引起广泛的热议。关于这个风格多变摄影师的争论似乎从未停止,但她作品中所折射出来的魅力却无人可以否认。2009年,安妮了获得了纽约摄影中心无限奖(ICPInfinityAwards)终身成就奖。《我们都为比尔着盛装》(2010)导演:理查德·普莱斯类型:纪录片/传记制片国家/地区:美国/法国片长:84分钟这是一部关于街拍鼻祖比尔·坎宁安(BillCunningham)的纪录片。已入耄耋之年的比尔依然是纽约时报的一名摄影师,拥有自己的板面专栏“OntheStreet”以及“EveningHours”。他从六十年代起便一直沉迷街拍,并享受工作。在比尔的镜头下,不管你是上流名人、普通工人甚至是下城居民,只要你着装出位有个性,比尔都乐于捕捉你的美。几乎所有的时尚界人士都认识并尊重这位摄影顽童,就连著名时尚杂志Vogue的女主编安娜·温图尔(AnnaWintour)也说:“我们都为比尔着盛装。”然而,这样一位几乎把一生都献给了时尚且功不可没的老人,依然住在狭小工作室里,每天骑着自行车上街拍照,不过老人家却觉得这样最好,对他来说,拍照以外的任何事都无关紧要,能够自由地捕捉新鲜,才是他的追求。本片推出后深受欢迎,先后在悉尼电影节、南塔基特电影节、墨尔本国际电影节和阿布扎比国际电影节上获最佳纪录片殊荣。《寻找薇薇安·迈尔》(2013)导演:约翰·马卢夫/查理·西斯科尔类型:悬疑/纪录片/传记语言:英语/法语片长:83分钟影片揭示薇薇安·迈尔的双面人生:生前才华横溢,却默默无闻做了40年保姆,去世后留下10万多张芝加哥街景和街头人像底片,2007年在一场拍卖会上被电影制片人JohnMaloof拍得后重见天日,她遂被摄影界公认为是20世纪最伟大的摄影师之一。街拍纽约EverybodyStreet(2013)导演:CherylDunn片长:83mins纽约是座不眠的城市,说它是世界中心一点也不为过。一座燃烧着生命,不断涌现着艺术、文化与个性,纽约成为许多艺术家与摄影师的灵感创作泉源,在交织的街道与汹涌的人潮中寻求创作的题材。《EverybodyStreet》描绘的就是纽约街头摄影师的生活面貌,当然也少不了这座灵感取之不尽的城市。更深层次来说“EverybodyStreet”是一部向美国标志性街头摄影是致敬的纪录片。片中记录了BruceDavidson,ElliottErwitt,JillFreedman,BruceGilden,JoelMeyerowitz,RebeccaLepkoff等十多位著名街头摄影师的创作过程,以及他们的访谈。他们的作品不仅呈现了城市的独特风景,也突出了对这座城市的热爱,甚至有些画面记录下十分惊险的时刻。《60年代的眼睛:RowlandScherman的标志性摄影》(2013)导演:ChrisSzwedo类型:纪录片/传记/历史上映日期:2013-09-14(英国)片长:89分钟对六十年代的眼睛是摄影师罗兰·谢尔曼的生活以及新闻摄影的过程。它是美国历史上一个有价值的“内幕”片段,是一个人对美国最具变革性的时代之的一众记录。在这部不同寻常的纪录片中,谢尔曼对时间的坦诚回忆与他着名的照片相结合,提供了那个时代名人,政治家和纪念性事件的罕见一瞥。他的记忆和经历为新闻摄影的现状和技术变革提供了新的视角。这部电影还触及了老龄化、婴儿潮的不可避免的命运,他捕捉到其他人的不朽,同时保持着自己的凡人。《地球之盐》(2014)导演:维姆·文德斯/朱利安·诺里贝罗·萨尔加多类型:纪录片/传记制片国家/地区:法国/意大利/巴西语言:法语/英语/葡萄牙语片长:110分钟他的镜头是打开的心眼,在最细微处直视灵魂,看到巴西巨坑五万掏金者的集体面相,看到科威特油井冲天大火的真正英雄,看到非洲的死亡延续着生存。每次的拍摄方案都是经年的万里长征,是人神共舞,每次成果都引起巨大回响。合导的儿子伴着老爸远征,只见他用海象的视角,拍出但丁的地狱。再来到地球重病的现在,他重建了一座森林。文德斯最心仪的传奇摄影师萨尔加多,就是大地之盐。本片获康城影展一种观点评审团特别奖,入围角逐奥斯卡最佳纪录片。《脸庞,村庄》(2017)导演:阿涅斯·瓦尔达/让·热内片长:89分钟第42届多伦多国际电影节(2017)纪录片单元观众选择奖,法国新浪潮祖母阿涅斯·瓦尔达与街头艺术家JR导演,纪录片伴随两人驾驶着JR的小货车穿越法国的村庄。一路上他们拍摄下所遇到的人物,然后在房子和工厂的墙上涂抹告示牌尺寸大小的肖像画。已申报奥斯卡最佳纪录片。即将在成都开幕的第二届山一女性电影展将放映阿涅斯·瓦尔达的四部作品,感兴趣的影迷可以关注:摄影师出身的纪录片导演陆庆屹的纪录片《四个春天》(2017)明日也即将在上海放映导筒现场:陆庆屹《四个春天》他们的生活不沸腾,始终如春天般温暖推广/合作/活动加微信号:directubee责任编辑: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VG63lWXGrX.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