丧气李诞|丧气的才子看到了庸俗的美好

来源:传媒内参—艺人指南 集作家、编剧、脱口秀演员于一身的李诞出现在了第五季《奇葩说》里,从《吐槽大会》《今晚80后脱口秀》《举杯呵呵喝》《向往的生活》一路走来,一个素人在节目中的表现丝毫不逊于任何大牌明星,言辞足够犀利又不失笑点,比起薛
原标题:李诞|丧气的才子看到了庸俗的美好来源:传媒内参—艺人指南集作家、编剧、脱口秀演员于一身的李诞出现在了第五季《奇葩说》里,从《吐槽大会》《今晚80后脱口秀》《举杯呵呵喝》《向往的生活》一路走来,一个素人在节目中的表现丝毫不逊于任何大牌明星,言辞足够犀利又不失笑点,比起薛之谦、大张伟等人张口即来的生活化段子,李诞的段子更加具备现实意义。而他身上的“惰性”和才华的反差也让大众颇为意外,这不是典型的文艺青年,甚至不客气地评价,他是非典型人类。“开心点吧朋友们,人间不值得”这句话是李诞的微博置顶,也是他留给很多人心中的印象。这句话的画面感太强了,就好似在一个午后,他懒洋洋地躺在长椅上,眯着小眼睛,摇着蒲扇,用稀松平常的语气和你说:“开心点吧朋友们,人间不值得”,听了这句话,能让你忘掉周遭的烦恼,当然,也只是暂时的纾解。这个诗人有点懒志在“打造美式喜剧脱口秀生态链”在第五季《奇葩说》里,我们又看到了熟悉的“蛋式”语录,他说:“每天问自己这个问题‘今天我更博学了吗?’没有,但是没有关系,安稳地睡去。”马东反问:“要是突然有一天发现,自己比昨天更博学了”,李诞这样回答:“那我得休息好几天”。台下是一阵哄笑,李诞依旧眯着他的小眼睛,对他来说“取悦别人也是在取悦自己”,但不可否认,李诞赢得部分年轻人认可的一大因素是因为“丧文化”的流行,但又不止步于丧文化,他通透很多成人世界的规则,所以当那些段子脱口而出时,总会有人买单。2014年,李诞作为联合创始人加入了上海笑果文化,公司旨在培育新的脱口秀艺人并孵化新的更高势能的喜剧脱口秀类节目,并将以全渠道的内容产品和IP为核心,拓展成为新生活场景的入口,创造更大价值。李诞并不关心公司的资本运作和估值情况,他只全心全意做好四件事:找人、养人、写东西、做节目。《吐槽大会》让李诞和搭档池子走红了,很多段子出自他们的笔下,而李诞作为节目总策划还有一大爱好——“美甲美发”,这也成为了他的一大标签。《吐槽大会》一开始最大的难题是请嘉宾,习惯了在镁光灯下享受追捧的明星们不会轻易改变思维愿意跑到一个节目被人吐槽。后来随着节目热度的上升,一些明星会主动前来邀约合作。“《吐槽大会》红了!”这是身边人经常对李诞念叨的,但对于这位常常自诩“183的大诗人”来说,形势依旧严峻,他想做的并不是一档称得上有热度的节目,而是能够有更多人去关注、加入到脱口秀这个行业,用专业一点的话术来说就是“打造美式喜剧脱口秀生态链”,在美国,从事脱口秀行业的人员比例远远高于中国,虽然市场上也有不少脱口秀节目,但对于整个大环境来说,中国的脱口秀只是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这不是一件容易做成的事情。除了致力于发扬脱口秀的精神,李诞还频频参加一些综艺节目,譬如在《向往的生活》中因为太懒惰而被网友吐槽,深有自知之明的他提前在微博上打招呼主动找骂;而在《举杯呵呵喝》中,他自称喜欢这种闲唠嗑没有任何主题的节目,还回忆起录制《向往的生活》时,自己就是真的完全只想躺着,同上这档节目的朋友发现大家都很勤快,也只能跟着勤快,否则容易挨骂,在“懒”这方面,李诞确实是在做自己。从自我挣扎到自我和解“我就是为别人而活的”李诞爱喝酒,当“酒鬼”和“诗人”结合在一起,就多了几分朦胧的意境,只不过,经常容易喝断片,这个文艺青年比大多数人都懂得去践行一句话:“人生苦短,及时行乐”,在这之前,他经历了一段漫长的自我挣扎时光。出生于内蒙古,从小成长在一个礼教严格的家庭,他的父亲是典型的中国式严父,调皮捣蛋的他小时候没少挨打,父亲在一个矿场当中层领导,李诞见证了矿场从繁荣到萧条的整个过程。初中时期,他是年级优等生,老师期盼他能考上清华北大;到了高中,迟来的叛逆期将他和应试教育放在了对立面,但他又不是韩寒那种犀利张狂不可一世的做派,在高考失利后选择复读,考进了广州的一所重点大学,但你要问他人生中最遗憾的事情是什么,他仍旧会对那段时期爱忧伤的自己嗤之以鼻,强调“没有读名校”是目前为止最大的遗憾,他口中的“名校”正是初中时代老师所希冀的清华北大。初入社会后,李诞选择去一家报社实习,彼时的他怀抱着乌托邦主义的新闻梦,但那一年,发生了一件在平常人看起来很小的事情,彻底打碎了李诞和所有文艺青年一样都会犯的一个毛病——强说愁,当时,李诞排了长长的队买票回家过春节,却在电梯听到一个跑春运口的记者不用排队就能轻松搞定回家的票,这件事放在任何人身上,也只会默然甚至是毫不在意的一笑而过,在这之前,李诞认为道德表率领先的南方报业是能够孵化他的价值体系的地方,但就是这么一件小事让他心中的理想主义轰塌了,不再沉浸于早年时期的忧伤和自我感动式的拼搏,放下执拗的自己,和社会的规则努力融合在一起。这也就不奇怪,从博学的文化人、曾经的知识分子,变成了如今的艺人。参加许知远的节目《十三邀》,面对很多洞悉人性的问题时,李诞展现了有别于脱口秀中嬉笑怒骂的形象,他的几个观点很有意思。他认为小孩子的道德感是最强的,但是长大后明白了世界的运行逻辑,自己认清后也赶紧运行起来;他的世界观是“完成比完美更重要,先完成,不去想那么多”。如果说演员春夏和奇葩说辩手姜思达都是同一类敏感的人,在这物欲横流的世界笃定地坚持做自己,李诞就完全与他们站在了对立面,甚至在一定程度上会被认为是一个庸俗的人,但他恰恰欣赏到了庸俗的美。他在和许知远的交谈中说了这么一段话:“我最近一年学习科学的成果发现,人类就是为大家活的,人就是为别人活的,这是人之所以为人的原因。”不仅如此,李诞为了解释“为别人而活”的观点还有很多让人出乎意料的言论:“做自己,就挣不到钱”、“人是无法单独成为人的,周遭的人决定了你”、“不要挑战大多数人”、“人是社会动物,人就是为了别人活的,你充分的自得,活在自己的精神世界里面,你就死了。”想必那些标榜要做自己,过度关注自我感受的人无法苟同,但李诞确实说出了一个社会现象,很多时候,有那么一大部分人的身份和角色,都是在为他人而活,只有一个小小的空间或者没有一丝缝隙是在做自己,即使“做自己”很多时候也是为了别人的期许或者赞美。那么他为何要输出这样的观点?就像当初与中国应试教育作斗争的韩寒,突然在今年1月说出这么一番话:“退学是一件很失败的事情,说明我在一项挑战里不能胜任,只能退出,这不值得学习。值得学习的永远是学习两个字本身。”同理,李诞的观点并不是号召大家不要做自己,而是要更懂得如何舒服的与世界相处,他践行的是“当你一旦放下脸皮,敞开心扉去做任何事,你的人生会开心得多。”女朋友不因才华而来佛学影响价值观李诞走红后,私生活受到了关注,她的女朋友叫“黑尾酱”,真名是陈典,刺着大花臂,自小学习舞蹈,长得极具辨识度,现在是一家淘宝店店主,很多人都认为“黑尾酱”一定是看中了李诞的才华,这两位的组合正应了那句“好看的皮囊与有趣的灵魂相遇了”,然而,真实情况是“黑尾酱”并非在李诞研究脱口秀后才与他在一起,而是在那些籍籍无名的日子里也陪伴着他。至于看中了对方什么?也并非大众所认为的才华,在某个访谈中,李诞称是女友主动追自己,还开玩笑称“她贪图我的美色”,虽说有些不可信,但每个人的审美大为不同,也并非一定要有所图,人和人之间的缘分讲究的更多是一种磁场效应。对于李诞的才华,除了欣赏肯定者外,也有质疑者,认为他写的那些段子无外乎是从微博上看到后进行加工,模仿运用,没有把握住脱口秀的精髓,相当浅薄。其实,客观来说,他在脱口秀上的表现并非鹦鹉学舌,大学主修社会学的经历,让他在写稿方面更加具备了现实感,这也是和那些张口即来的段子手最大的区别。至于为何会给人一种浅薄的感觉,也是在某种程度上迎合市场,而这与他的价值观也有很大的联系,他曾说:“我不希望说我还有什么深刻的东西,我对那个东西现在都很排斥,我就希望活的流于表面,人是为别人而活,我希望给人带来快乐,我不希望给人添堵。”他的价值观又深受佛学的影响,他会在家里摆上佛像,研读各种经文,在经过寺庙的时候都会停下来进去参悟一番,上海的静安寺让他每每感到心神安宁。但到了老搭档王建国的嘴里,李诞的佛学就变成了所谓的“临床佛学”,只是用来寻求自洽的一套立世哲学。顶着“天才少女”头衔成名的蒋方舟,曾经在《奇葩大会》上吐槽李诞,说好一起追逐文学梦,哪知对方半道变谐星。李诞的转变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没有放弃追逐名利”。而这其中还有一个小故事,某一天,蒋方舟发现李诞发了一张与王思聪的合影,她感到有些不适应,毕竟这位有着文学梦的女作家对名利场相当警惕,但李诞在和王思聪相处的过程中除了把对方当作是《吐槽大会》的投资人外,也照常喝酒猜拳,在KTV里,王思聪唱了一句词“可是谁又能摆脱人世间的悲哀”时让李诞深受感触,也许对于这位出生就达到了绝大部分人的终点的贵公子来说,这首歌只是随手一点、随口一唱,但对于李诞来说,“众生皆苦”让他对佛学的参悟到了一个境界。李诞不愿做自己,是因为他找到了自己与社会相处的舒适区,说他庸俗也好,虚荣也罢,不得不承认,这就是他,将佛学当作自己的信仰,也恰恰回归了大智若愚的境界。责任编辑: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WArpDovArX.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