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科普】世界防治结核病日丨你我共同努力,终结结核流行_患者_口罩_人群

2023年3月24日是第28个“世界防治结核病日”,今年世界卫生组织发布宣传主题“YES!WE CAN END TB!”,寓意是引起人们对结核病的关注,阐明凝心聚力向实现2030年终结结核流行的目标、以及实现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而奋进的决心

2023年3月24日是第28个“世界防治结核病日”,今年世界卫生组织发布宣传主题“YES!WE CAN END TB!”,寓意是引起人们对结核病的关注,阐明凝心聚力向实现2030年终结结核流行的目标、以及实现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而奋进的决心与信心。

我国防治结核病日的宣传主题为“你我共同努力,终结结核流行”,旨在呼吁社会各界广泛参与,共同终结结核病流行,维护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自2000年以来,全球消灭结核病的努力挽救了7400万人的生命,2021有60万人罹患结核病,有160万人死于结核病。尽管结核病是一种可预防和可治愈的疾病,但每年仍有数万人死于结核病,使其成为世界头号传染病杀手。下面一起学习一下结核病的一些小知识。

什么是结核病和肺结核

世界防治结核病日

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一组慢性感染性疾病,可累计全身多个脏器,以肺结核最常见。常见症状有咳嗽、咳痰、痰中带血等呼吸道症状,以及低烧、盗汗、胸痛、食欲差、疲乏和消瘦等全身症状。

肺结核是如何传染的?

世界防治结核病日

痰里带结核分枝杆菌的肺结核患者是主要传染源,肺结核的传播途径主要为患者与健康人之间经空气传播,当传染性肺结核患者在咳嗽、喷嚏、大声说笑,唱歌,会喷出来带有结核分枝杆菌的飞沫核,这些飞沫核会在空气中悬浮很长一段时间,周围人群吸入而感染。肺结核人群普遍易感,尤其是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免疫力低下者、糖尿病病人、尘肺病人、老年人等都是容易发病的人群。

肺结核的自我监测

如有与传染性肺结核患者一同居住和生活密切接触史,或出现了咳嗽、咳痰等可疑症状达2周以上,应及时到当地结核病定点医疗机构就诊。

延伸阅读

江苏省结核病、麻风病诊治定点医疗机构名单公布!

日常生活中如何预防?

世界防治结核病日

01

尽量少去商场、车站等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远离结核传染风险。实在要去的话应佩戴口罩。

02

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开窗通风,勤洗手,正确佩戴口罩,不随地吐痰,咳嗽或者打喷嚏时,应用肘部掩住口鼻或用纸巾遮挡,避免对着他人,减少结核病传播风险。

03

婴幼儿按要求接种卡介苗,提高机体特异性免疫力。

医疗机构院感防控

世界防治结核病日

管理控制(首要且最重要)

通过制定相关的感控策略和流程降低暴露、感染和疾病的风险。加强预检分诊,将有肺结核症状者进行有效筛查,尽快将可疑肺结核患者隔离,及时转诊至定点医院就诊。做好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管理,防止结核病蔓延和传播。

环境控制

采取环境通风和清洁消毒等相关措施来降低可能污染区域内传染性生物气溶胶和飞沫核的浓度。

个人防护(最后一道防线)

个人防护: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做好飞沫、空气隔离措施,是保护医务工作者及其他成员避免吸入污染空气或病原体,与其接触的医务人员均需正确佩戴外科口罩。近距离进行可能产生气溶胶的操作时(如气管插管、支气管镜检、吸痰、咽拭子采样等),应佩戴医用防护口罩,注意医用防护口罩佩戴的正确性及密合性测试,确保佩戴有效,避免吸入飞沫核,进一步降低暴露风险。

加强宣传

加强患者和家属呼吸道卫生宣教,应佩戴外科口罩,指导其正确的口罩佩戴方法和咳嗽礼仪,避免在人群中交叉感染。

【参考文献】

1.WHO.世界防治结核病日. https://www.who.int/campaigns/world-tb-day/2023

2.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结核病预防控制中心.https://tb.chinacdc.cn/

3.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结核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国结核病防治工作技术指南(2021年版)

4.李兰娟,王宇明,等.感染病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

【妇幼健康科普】

健康科普

往期推荐

审核:虞森森、张翔

撰稿:胡霞

编辑:陶骏、戴宇菲

素材来源:感染管理处

欢迎投稿:shengfuyouxc@163.com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WArpE5NgwX.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