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诺贝尔奖提名2018诺贝尔奖最准预测:对中国来说,一个坏消息,一个好消息

科睿唯安(Clarivate Analytics)于9月20日宣布了其2018年度“引文桂冠奖”得主,17位来自美国、欧洲和亚洲的科研精英入选。值得注意的是,被誉为“诺奖风向标”的科睿唯安“引文桂冠奖”自2002年首度颁布至今,已有共46位
原标题:2018诺贝尔奖最准预测:对中国来说,一个坏消息,一个好消息科睿唯安(ClarivateAnalytics)于9月20日宣布了其2018年度“引文桂冠奖”得主,17位来自美国、欧洲和亚洲的科研精英入选。值得注意的是,被誉为“诺奖风向标”的科睿唯安“引文桂冠奖”自2002年首度颁布至今,已有共46位该奖项得主荣膺诺贝尔奖。每年,这一盛典会引起全世界的猜想。而科睿唯安是全球唯一一个使用量化数据来预测诺奖得奖者的机构。在今年的17位获奖者中,有11位来自北美,其他6位来自欧洲和日本,其中有两位女性。中国无人入围。虽然在个人贡献方面,中国科学家表现并不突出,但据科睿唯安的另一份统计名单里,中国科学家的影响力已有了显著地提升。在《2017年高被引科学家名单》里,中国位居第三。该名单甄选出了在21个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领域中,来自900所机构,发表了130,000篇高被引论文的3,000多位科研精英。来自美国的“高被引科学家”人数最多,达到1,644人,相比2016年“高被引科学家”名单增长了12%。英国位居第二,有344位科研人员入选。中国以258位位居第三,实现41%的最高增长。其中,147位入选的科研人员在超过1个学科领域中发表了大量的高被引论文,20位科研人员同时涉及3个学科领域。只是,这个名单与诺奖相比,显然“微不足道”。在科学领域,诺贝尔奖基本上都是授予了最杰出的科学家,结果令人信服。诺贝尔委员会始终坚持以事实为唯一的判断标准而很少受到其他因素的干扰。这也不难解释中国科学家为何一直被认为“无缘诺奖”的原因之一:科学成果要经得起时间和科学考验才有资格获得诺奖。责任编辑: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WZ6P1lvYr8.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