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疾人青籍导演李岳鸿回乡筹拍电影,为残疾人发声

阳光如蜜,青年导演李岳鸿带着全新的创作构思回到了家乡青岛,这一次,他希望能将新电影《甜蜜无声》的拍摄地定在自己的家乡。这部缘起于一对青岛聋人夫妇美好一瞬间的故事,将为全国8500万残疾人发出爱的声音。 影片吸引了“金马奖”“金像奖”金牌制
原标题:青籍导演李岳鸿回乡筹拍电影,为残疾人发声阳光如蜜,青年导演李岳鸿带着全新的创作构思回到了家乡青岛,这一次,他希望能将新电影《甜蜜无声》的拍摄地定在自己的家乡。这部缘起于一对青岛聋人夫妇美好一瞬间的故事,将为全国8500万残疾人发出爱的声音。影片吸引了“金马奖”“金像奖”金牌制作班底,更有海西传媒、连接娱乐、中影集团等参与出品,李岳鸿导演所在公司旗下王祖蓝、张绍刚、李诞、池子、刘维、吴卓羲、刘璇等80名艺人,也将为这部有着特殊意义的电影助力。李岳鸿(前排右一)与聋人朋友一起。李岳鸿与听障演员用手语沟通。宋新华摄一瞬间触动创作灵感身为导演的李岳鸿,似乎拥有着比常人更加敏感的生活嗅觉,一种强烈的好奇心,让他每一次的作品呈现都极富艺术张力。早在五六年前,李岳鸿就想拍摄一个蛋糕甜品咖啡这类题材的作品,但仅有这个点,还不足够撑起整个故事。自此,李岳鸿就格外留意与蛋糕甜品咖啡有关的故事,希望能从寻常人的平实生活中,找寻那份久违的触动。李岳鸿(右)热心公益创作,有时需要的是一瞬间的直觉和情感。2017年,一次李岳鸿工作至深夜,四周非常安静,李岳鸿又想到了计划中的电影。他突然意识到,如果进入无声世界,做蛋糕就更容易“将心注入”,《甜蜜无声》的构思有了雏形。“有一次我回家探望父母,临时到西海岸转了转,在一条街巷偶然发现一家小小的面包店,店主是一对聋人夫妻。虽然他们的面包很简单,但他们那种真诚的笑容,用双手创造的快乐都洋溢在他们的脸上,让我难以忘记。也就是在那时候,我决定我的电影就以聋人开设甜品店为主线。”李岳鸿说。无声蛋糕店获人民日报点赞2018年5月,李岳鸿已经开始进入电影《甜蜜无声》的筹备,一段关于无声蛋糕店的视频在网上走红,短短几日收获近200万个网友点赞。视频中,店员穿着蛋糕店的工作服,从展示柜给客人拿蛋糕。整个过程,店员都保持着干净的笑容,拿错蛋糕时,很不好意思地笑了一下,并用手势和顾客确认。据悉,这家蛋糕店的店员多是听障人士,全程微笑服务感染了每一个人。人民日报、央视等媒体纷纷点赞。人民日报《民生观》栏目更是发表文章《让“无声蛋糕店”再多些》,在网上刷屏,文章提议,希望有更多的社会力量和社会资本聚集,帮助残疾人就业,让残疾人也能成为社会的“承重墙”。李岳鸿学习蛋糕制作“看到这些新闻时我非常激动,无声蛋糕店的理念与我们电影中的形式构想非常一致。我国约有2000万聋人,8500万残疾人,他们正在创造着美好的生活,他们真正需要的不是怜悯,不是同情,而是尊重。希望通过电影,让更多人关注残疾人,给他们更多平等竞争的机会。”李岳鸿说。打造无声版的中国合伙人电影《甜蜜无声》将讲述三位聋人伙伴经历了生活的苦与甜,开起一家甜品蛋糕店,向往美好生活的故事。为了走向最终的坦然与豁达,三位合伙人经历了彷徨与痛苦,也曾有过分歧,但依然决定携起手来一起创造崭新的生活。为了寻找剧本素材,李岳鸿辗转全国多个城市,一边学习手语,一边采访20多位聋人朋友。同时,他还拜访顶级甜品师,以期通过细节提升电影品质,在拍摄时更好与演员沟通。李岳鸿透露,电影的风格将类似于《喜欢你》版的《中国合伙人》。绿布测试剧中飞车送外卖蛋糕特效镜头“做剧本素材的过程中,更加体会到聋人在现实生活中的不易和需求,非常希望能有机会为他们发出自己的声音。”李岳鸿说。打动人心的剧本素材,执著努力的导演,吸引了曾获“金马奖”“金像奖”以及奥斯卡提名奖获得者等业内大咖在内的顶级创作团队的支持。影片监制将由《泰囧》《港囧》《左耳》《大鱼海棠》《攀登者》等电影的监制陈志良担任,幕后主创不乏来自《满城尽带黄金甲》《北京遇上西雅图》《喜欢你》等现象级影片的金牌主创。据悉,中影集团等电影公司即将加入拍摄,影片还有望在东南亚等地上映。李岳鸿还通过残联深入了解了全国残疾人群体现状,他拍摄电影为特殊群体发声的想法得到了高度肯定。选在青岛进行取景考察历时近2年,李岳鸿决定根据走访的真实故事改编中型成本电影《甜蜜无声》,为观众呈现无声世界里旺盛的生命力和纯粹的感动。“目前我正在青岛看场地,此前的外景地考察,去了北京、上海、广州、成都、苏州、厦门等地,很多地方都伸出了橄榄枝,但就我个人而言,还是希望这个起源于青岛一瞬间的故事,能在青岛拍摄。”李岳鸿说。李岳鸿在太平角勘景。宋新华摄在青岛的这一段时间内,李岳鸿每天的行程都非常忙碌。如果能顺利将影片落在青岛拍摄,他希望既能呈现八大关、太平角、崂山等的风情,也能展现出青岛时尚活力的一面,让观众通过自己的镜头,感受现代化的金融楼宇、鳞次栉比的集装箱码头,呈现国际化大都市青岛的独特魅力,为青岛的影视行业发展助力。目前,李岳鸿已经前往青岛市聋人学校进行了采访和演员挑选,同时邀请了残奥会取火使者、原中国残疾人艺术团手语主持人姜馨田等作为手语老师加入到团队中。李岳鸿在太平角勘景。宋新华摄李岳鸿在太平角勘景。宋新华摄更让人期待的是,为了能够持续帮助更多残疾人就业,李岳鸿还计划在影片拍摄结束后,在拍摄地保留电影中的这家充满爱的烘焙店。一家从来不说“欢迎光临”,却处处散发着“爱”的蛋糕店,将给人们带来持久的感动。新闻内存这名导演不简单生活总是会无声息落在人们的身上,落入人们的眼睛里,从事艺术工作的一个美好之处,就在于它是你的一部分,你为之倾尽全力,毫无保留,它也会赠与你独特的感悟力。入行近20年,你依然能从李岳鸿的目光里,感受到流动着的创作热情与真挚。因为外形条件不错,读书时又正逢《上海滩》热播,当年李岳鸿被同学们戏称为“人民路周润发”。仔细看他的成长历程,骨子里透着青岛人身上的执著与冲劲。上戏学生时代,他拍摄的德芙巧克力广告挂满了上海街头,同时进行剧本创作;带着所有积蓄闯荡香港,他成为演员参与李安导演的作品;他曾任职于博纳影业,做过宣发,后专注于院线投资,用不到2000万元的制作成本投资影片《闺蜜》,总计取得3亿票房,之后的电影《使徒行者》《贪狼》《追龙》《邪不压正》《西虹市首富》《红海行动》等累计80亿票房,漂亮的成绩单显现出专业眼光。从演员到幕后,李岳鸿经历了电影全产业链的历练,不断丰富着自己的艺术经历。新闻延伸青岛是一座大爱之城青岛是一座充满大爱的城市。从一个随手写下的名字,到“一座城市的良心”。从初期的“个体素描”,到一卷徐徐展开的爱心群像。微尘,是青岛的城市名片,是这座城市爱心的汇聚,感动了整个中国;每次遇到危急缺血,市中心血站的热线电话总响个不停,热心的青岛市民随时准备驰援前线,一次次热血救援就这样自然而然地进行着,连续十一次被评为“全国无偿献血先进城市”,无偿献血成为青岛这座大爱城市的公益名片……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青岛人的身影。李岳鸿坦言,自己在青岛出生,在青岛长大,18岁时为了梦想离开家乡去寻梦,对家乡有着特殊的感情。李岳鸿还特别强调,微尘等公益品牌在全国有很强的影响力,作为一名青岛人,他深刻感受到这座城市的大爱已经成为人们精神内核的一部分,这一次回青拍摄电影为残疾人发声,更是这座有爱的城市为全国8500万残疾人发声。来源:记者马晓婷、宋新华编辑:小刀责任编辑: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WZ6PpJPx68.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