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面临失业潮复读三年考上中国美院,却一毕业就失业,90后男生把家搬进1300亩山林,只有11栋废弃土楼,美如仙境

20岁,复读三年,两次落榜,李玉终于从湖南的小乡村考上了中国美院。 28岁,研究生毕业,他放弃大学任教的机会,把家搬进了1300亩的山林里,与他为伴的是11栋废弃土楼,以及无处不在的草木清泉。 很多人想不明白,兜兜转转,不是又回到山里了
原标题:复读三年考上中国美院,却一毕业就失业,90后男生把家搬进1300亩山林,只有11栋废弃土楼,美如仙境20岁,复读三年,两次落榜,李玉终于从湖南的小乡村考上了中国美院。28岁,研究生毕业,他放弃大学任教的机会,把家搬进了1300亩的山林里,与他为伴的是11栋废弃土楼,以及无处不在的草木清泉。很多人想不明白,兜兜转转,不是又回到山里了吗?小城君一开始也觉得奇怪,直到听他讲了这几年的故事,才明白他的选择背后包含的对生活的拥抱和期许。5月份,有个媒体公众号发了一篇文章——《90后男生一个人住4层别墅,美得像仙境》,一下子引发了10W+人围观,微博点击量超过了1450W+。文章里的别墅是我的第七个家,是我从导师手里租来的毛坯房,一共四层,大概300平米。它在杭州郊区,离城市很远,却离我想要的生活很近。后来,我跑得更远了,来到了衢州常山的山里,租下了整整1300亩山林,11栋废弃土楼环山而立,云雾时常笼罩着山林,美如仙境。大家都说我疯了,但这才是我真正想要的生活。我是李玉,很多人习惯叫我遇水君。一个因为搬了很多次家,每一个家都美成网红的美院学生。20岁的时候,我还在湖南的农村,同龄人要么在读大学,要么已经开始打工挣钱,只有我年复一年在复读。家人亲戚朋友都不理解,他们觉得考不上就去打工,日子一样过,但我不想那样活着,我想出去看看。复读了三年,落榜了两次,终于考进了心心念念的中国美院。因为要承担自己的学费和生活费,一上大学,我就开启了半工半读的模式,最开始租房,只租得起10平米的小房间。生活也开启了两极模式,一方面拼命挣钱,用来维持生活所需。另一方面,因为从小在乡间长大,我对山林植物一直念念不忘,一有空闲,就去大自然里放飞。去大理找寻植物我把采集来的植物制作成标本送给同学当生日礼物,大家居然都很喜欢,原来,看似不起眼的野花野草,经过认真装饰,就能焕发出独特的美。于是,我尝试着把国画,版画,水彩、白描和草木画结合,慢慢地加入蝴蝶,蜻蜓,等小昆虫的元素。每一幅作品,我都仔细琢磨,在有限的空间里,让植物蝴蝶舒展出最美的模样。这样的尝试,在别人看来有点不务正业,我却乐此不疲。等到研究生毕业,同学们都去合适的企事业单位报道了,导师和家人也都劝我赶紧找个高薪稳定的工作安定下来。我却犹豫了。多年来半工半读,两极分化的生活,让我心里很清楚,比起努力赚钱,追求稳定,我更想要追求自己内心真正想要的生活,能够把大量的时间花费在自己真正喜欢做的事情上。赚钱不是我生活的重心。所以,我最终选择了做自己的草木工作室,当然,在我妈看来这根本就不是个可以养活自己的事儿……幸运地是,我的导师把他的一套毛坯房以很低的价格出租给了我,让我可以好好折腾自己想做的事。我花了一个月去改造它,那时候我的银行卡里只剩下8000块,付完房租就不剩什么钱了。家具要么是从家里老宅扛回来的,要么是在二手市场淘来的旧货,放在这里,反倒有了一种“旧时光”的美。请不起工人,从设计到施工,也全部自己来。我没有设计基础,所有的空间规划,都是按照我想要的生活方式来划分。一大面裸露的砖墙一楼原本是灰暗的车库,我把它改造成了我的杂货铺和油画、版画工作间。二楼是客厅和我最爱的开放式厨房,大厅的落地窗前是我自己砌出来的飘窗,太阳很好的时候,窝在这里看书最好不过了。二楼的厨房三楼是我的工作室和茶室。四楼是卧室和干花间。房子里放满了植物,我在这里尽情地做花草作品,也不定价,朋友想买可以随意出价,有的时候也会有人花上万元买我的作品。我妈怎么都不相信我的枯枝烂叶居然还能卖出去……我几乎不在外面吃饭,朋友们觉得我做饭好吃就怂恿我开了私厨。我不是专业的厨师,做菜很随意,没有菜单也没有定价,大家来吃,觉得好吃就多给点,不好吃就少给点。一人,一狗,两只鸡成了我在郊外的生活状态,每天都感受到自己在认真地生活,在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钱虽然不多,却养活了自己。这里成了我的第一个工作室——遇水工作室。我以为这就是我最理想的生活状态了,直到我遇到衢州常山里的那11栋土屋。记不清是哪个周末了,朋友邀我去衢州常山。在前往天安村大山坞的路上,野生的枣树、柿子树、胡柚树、板栗树、猕猴桃、葡萄园、山茶籽林、水库、鱼塘、山泉、小溪、飞禽,一幕幕自然景观徐徐拉来序幕,夹道欢迎。去的那天正值雨后,烟雨朦胧的村庄颇有几分诗意,几栋旧民宅疏落分布于山林之间,青山远黛,云雾缭绕,像极了云深处的修仙地。“云湖仙境”这个名字,就像山间升腾而起的雾气一样,自然而然浮现在脑海。就是这里了,我对自己说,我要搬到这大山坞里来住,真正和山川为邻,与草木为伴。我和朋友一起租下这方圆1300亩山林30年整。在这山林之间,云海之巅,分布着11栋旧民宅。这些建于80年代初的夯土房子,被迁移下山的村民永远地留在这里。我们先是花了半年时间,对其中一栋进行改造。围绕着这栋房子,我们在周边搭建了四座帐篷房,有餐厅、院子、泳池、草坪……房间院子,帐篷房被篱笆围起来的泳池我时常待在这个山里,山里的清晨总是云雾缭绕,远处的鸡在打鸣,狗在吠,大自然在呼吸,而我行走在山间小路上,心里莫名就会欢喜。我在微博上说自己搬到了更远的乡下,大家纷纷跑来打卡。为了让更多的朋友能够随时来体验这里的生活,我们也开始着手把剩下的11栋房子进行改造。11栋老房子,我们把其中8栋作为大家可以住的民宿,2栋作为餐厅,剩下一栋作为工作室员工的宿舍。这些房子散落山间,独立于竹林或胡柚树下,每一栋房子都自成一体,独享清净。房屋外墙保留了岁月斑驳,在我们看来这些纹理是历史的印记,不可复刻,不容破坏。为了最大限度保留建筑的现状,我们没有对结构本身进行改动,而是更加取巧地加入设计理念。光,往往是美的来源,所以大落地窗体成了标配。除此之外,我们在房子的屋顶上,增设7米长的大水槽。日照下的房间水波流转,整个空间变得鲜活灵动。山中的气候舒爽,搭配水槽的绝佳隔热、降温效果,最适合盛夏避暑。房中装饰,是我最为擅长的草木画创作,均取材于山林中的枯枝和鲜花制成标本。这使得房间里常有暗香浮动,那是草木自然的气味,每日伴随客人起居,和山林万物同在。8栋小楼,均拥有丰富的功能配套空间,厨房、大客厅、酒窖、泳池……如果把每栋房子都当成一处景观,你在山中住8天,就有8种田园生活的打开方式。房子和房子之间,我们特意修了2000米的休闲步道。穿行其中,甚至有一种山林迷宫的感觉。然而房子,只占了3406平米的面积,这1300亩山林,还有许多玩法。比如山中的有机餐厅。我喜欢下厨,去年在杭州办过16场私厨邀约。没有固定的菜单和价格,只根据时令选搭一桌佳肴。正巧山里的春笋、菌类、自己种的蔬菜粮食,都是很好的食材,我们邀请你来,吃一顿自然盛宴。还有水塘三口,占地4亩,可以悠闲垂钓;有河道贯穿,夏天可以漂流探险,或一头扎进清澈河流中,洗去暑燥;有星空帐篷房四座,可观星旋月落;有房车营地,启动引擎,说来就来;有草木教研工作室,那是我的地盘,让你跌进植物世界;还有神奇的卤味加工厂,这是个特别的存在,需要你上山一探究竟;山上还有自己水果果园,枣树、柿子、胡柚、板栗、猕猴、葡萄……组队摘果,乐不可支。时光在山林间好像被拉长放慢,一天可以做完很多事情。比如静静地看着夕阳落入大山的口袋,火红的苍穹,凝眸光影变幻,伴着倦意的鸟鸣,一起晚归。比如杉木板搭制成长条餐桌,公众空间会摆上我的作品,打造田园式下午茶,场景好拍到手机内存都不够用。比如夜幕降临,三五好友相约相聚草坪,组织一次烧烤,带着小酒享受欢腾一刻。四季在山里好像也变得分明又有趣——春天,与草木为友夏天,去河道漂流秋天,收获果实冬天,雪景小酌从山里出来又回归到山里,我觉得是一个寻找自我,最终发现自我的过程。大概是6年前的某天,我读到了美国作家亨利·大卫·梭罗的《瓦尔登湖》一书。书中记述了1845-1847年,梭罗搬离市区,前往瓦尔登湖,亲手搭建一间小木屋,独居山林的所见、所闻和所思——大至四季交替的景色变化,小到两只蚂蚁的争斗,无不栩栩如生,生动再现。书中那种简素的生活理念,成了我生活与创作的基本原则。而从城市到山野,从遇水工作室到云湖仙境,我一直跟随着内心的声音——远离人群,亲历生活,察觉自我。如果你也喜欢这样的生活,欢迎你来到我们的云湖仙境。如果你对我的故事感兴趣,和我在线沟通,了解更多详情。暗号:“云湖仙境”2018年10月29日20:00我们已在生活风格型消费投资平台【开始吧】发起「云湖仙境」众筹项目点击阅读全文,就是对我最好的支持!责任编辑: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Wyw5jDPxd8.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