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禅苑无禅法苑——证道是可以判断的中

更多交流分享请关注: 微信公众号:无禅法苑(ID:wuchanfayuan) 知乎账号:无禅法苑 原创: 绵阳火龙 无禅法苑 接前文证道是可以判断的(上), 本篇专写已证勘已证。 上次说的夹山和船子的公案未完 大家忘记了就看看前文
原标题:无禅法苑——证道是可以判断的中更多交流分享请关注:微信公众号:无禅法苑(ID:wuchanfayuan)知乎账号:无禅法苑原创:绵阳火龙无禅法苑接前文证道是可以判断的(上),本篇专写已证勘已证。上次说的夹山和船子的公案未完大家忘记了就看看前文。这一则是夹山从未悟到已悟,船子为之勘验,肯定其证悟。本拟了三个公案例子,但这一篇已经有些繁复。所以准备再写一个下篇。再加这个公案有特殊性,是唯一以死荐道的例子。单立一篇纪念下船子德诚禅师,并附上《拨棹歌》。山豁然大悟,乃点头三下。师曰:「竿头丝线从君弄,不犯清波意自殊。」山遂问:「抛纶掷钓,师意如何?」师曰:「丝悬渌水,浮定有无之意。」山曰:「语带玄而无路,舌头谈而不谈。」师曰:「钓尽江波,金鳞始遇。」山乃掩耳。师曰:「如是!如是!」遂嘱曰:「汝向去直须藏身处没踪迹,没踪迹处莫藏身。吾三十年在药山,只明斯事。汝今既得,他后莫住城隍聚落,但向深山里、钁头边,觅取一个半个接续,无令断绝。」山乃辞行,频频回顾。师遂唤「阇黎」!山乃回首,师竖起桡子曰:「汝将谓别有。」乃覆船入水而逝。上一篇我们讲到,夹山和船子的对话,船子和尚问“大德住何寺?”本来是平常问话,问对方来历。夹山为了求证,主动把它发挥为哲学问题,也就是禅宗行话说的“无风起浪”。夹山回答“寺即不住,住即不似”以表达法身无相。其实就是“似即不住,住即不似”,这话表义上完全没问题。但问题是他并未一棒到眼前。所以船子又问,“不似,似是个什么”。准备引诱夹山说出自己心里妄立那个法身相。夹山也能找个切口对答如流,马上回答“不是目前法,非耳目所及”。还是表达法身无相,这种回答完全没错。不过船子和尚何等眼光,知道他心中必然妄立了一个无形无相的法身所在。先让其别鹦鹉学舌。然后又抛出一个问题就是你离见法身自性就差那么一点点了,你用自己的话说说啊。可夹山准备开口还没说就被一竿子打到水里,两次准备开口两次被打入水里。这下夹山真知道了什么叫非耳目之所及的无相法身了。但是他这个时候要再开口肯定又被船子打落水里。点了三下头表示明白了。华亭船子德诚禅师与夹山图:大英博物馆十八世纪日本狩野周信绘船子这一系列举措都是为了破夹山心中的无相之相。“竿头丝线从君弄,不犯清波意自殊。”就是我都是随机引导你,为你标出本真,你认为有个眼睛看不到,耳朵听不见的无相法身,我就破你这个无相之相,我这里标有标无都不碍佛法第一义。船子和尚这一句诗文其实已经回答了夹山后来问的这句“抛纶掷钓,师意如何?”。从君弄,都弄个啥呢?如何是不犯清波意自殊。夹山还想听听船子老师自己解释一下对他的这番引导之意,以求印证。所以有此一问。船子又把意思用诗文表达出来“丝悬渌水,浮定有无之意。”我这一番举措就是让你明白法身自性所在,它无所不在又无所在。当船子和尚表达了整个过程是为了引导夹山明白法身有无之意后,夹山说出,“语带玄而无路,舌头谈而不谈。”。前半句的“语带玄”是针对船子当时诱他描述法身,也就是“垂丝千尺,意在深潭。离钩三寸,子何不道?”。“无路”就是根本找不到法身自性。后半句“舌头谈而不谈。”就是船子老师啊你让我说的目的其实是不让我说。船子听到夹山说出这句话后,给出了认可“钓尽江波,金鳞始遇。”。意即你终于见到法身自性了。之前垂丝千尺妄钓法身,如今金鳞始遇彻见自性,(但证得无自性可见,假名见性。又有船子和尚的《拨棹歌》将鱼喻为自性)。夹山这里听到这句诗上卖了个机灵,把耳朵蒙住,表达了并无法身自性可以见闻。船子也马上会意了夹山蒙住耳朵的举动。再次给出“如是,如是”的肯定。这个就是已证勘验已证。因为夹山是新证,船子为了肯定他的认识,又叮嘱道“汝向去直须藏身处没踪迹,没踪迹处莫藏身”。这句话和夹山之前的“似即不住,住既不似”完全一个意思。你从此后只用认识到法身并无所在,而不要以为实有一个无所在的法身。对于这个至理的理上辩证,大家可以看看之前的文章临济之“无位真人是个什么干屎橛”。还有可参考金刚经的无住而生其心《金刚经》:“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船子的意思就是心本无所住,莫去无住上生心。不可住于无住,不要以为无相是一相。语言到此已经显得有些无力了。船子又再次申明他在老师药山惟俨那里呆了三十年,也只是明白了这个道理。而你现在也明白了,以后就要把这个佛种传下去。并且指示夹山传法的方向,别在城市,要去深山。夹山向船子辞行,却频频回头,我猜测他心里还在想难道就这个?没其他的什么吗?这就如同临济证悟时所说“黄檗佛法无多子”一样。临济很肯定,可这时夹山还怕自己漏点什么。并不是他对法身所在存疑,对通达一相无相的至理存疑。而是想船子和尚是否还有什么没交代完呢。因为他是主动找船子引导自己认识。他这频频回头不要紧,船子看出夹山心事。觉得一而再再而三都还不够。就叫了夹山一声“阇黎”也就是和尚。夹山回头,船子竖起桡子(这个动作就比较坚定)说“你以为还有什么吗?”话说完把船弄翻,然后跳水自尽了。这个公案到这里就完了,船子和尚用死来帮助夹山肯定见地,这也是为哲学加盖了一层庄严。但我更愿意相信船子和尚是在演戏。三十年在水上,水性一定非常好。然后找个地方潜水上岸,又云游他方换一个名字叫覆舟禅师。——————————————————————————————————后话:这个公案菩提树也写过,也就是【公案】船子德诚:“垂丝千尺,意在深潭。离钩三寸,子何不道?”,我们在一些诗句意思上有一些分歧,但对究竟至理的认识都是一样的。文义梳理,理解上难免不同,不是当时人,不是当时事。对禅师的举动也各有看法。仅供大家参考。希望能透过这些文字,尽可能的还原当时情境。【船子和尚拨棹歌】有一鱼兮伟莫裁,混虚包纳信奇哉,能变化,吐风雷,下线何曾钓得来。千尺丝纶直下垂,一波才动万波随,夜静水寒鱼不食,满船空载月明归。莫学他家弄钓船,海风起也不知边,风拍岸,浪掀天,不易安排得帖然。大钓何曾离钓求,抛竿卷线却成愁,法卓卓,乐悠悠,自是迟疑不下钩。别人只看采芙蓉,香气长粘绕指风,两岸映,一船红,何曾解染得虚空。静不须禅动即禅,断云孤鹤两萧然,烟浦畔,月川前,槁木形骸在一船。莫道无修便不修,菩提痴坐若为求,勤作棹,慧为舟,这个男儿始彻头。水色春光处处新,本来不俗不同尘,着气力,用精神,莫作虚生浪死人。独倚兰桡入远滩,江花漠漠水漫漫,空钓线,渡腥膻,那得凡鱼总上竿。扬却云蓬进却船,一竿云影一潭烟,既掷网,又抛筌,莫教倒被钓丝牵。苍苔滑净坐忘机,截眼寒云叶叶飞,戴箬笠,挂蓑衣,别无归处是吾归。外却形骸放却情,萧然孤坐一船轻,圆月上,四方明,不是奇人不易行。世知我懒一何嗔,宇宙船中不管身,烈香饮,落花茵,祖师元是个闲人。都大无心罔象间,此中那许是非关,山卓卓,水潺潺,忙者自忙闲者闲。鼓棹高歌自适情,音稀和寡出嚣尘,清风起,浪元平,也且随流逐势行。浪宕从来水国间,高歌龟枕看遥山,红蓼岸,白苹湾,肯被兰桡使不闲。一叶虚舟一副竿,了然无事坐烟滩,忘得丧,任悲欢,却教人唤有多端。一任孤舟正又斜,乾坤何路指津涯,抛岁月,卧烟霞,在处江山便是家。愚迷未识主人翁,终日孜孜恨不同,到彼岸,出樊笼,元来只是旧时公。古钓先生鹤发垂,穿波出浪不曾疑,心荡荡,笑怡怡,长道无人画得伊。一片江云倐忽开,翳空朗日若为哉,适消散,又徘徊,试问本从何处来。不妨轮线不妨钩,只要钩轮得自由,掷即掷,收即收,无踪无迹乐悠悠。钓下俄逢赤水珠,光明圆澈等清虚,静即出,觅还无,不在鲡龙不在鱼。卧海拏云势莫知,优游何处不相宜,香象子,大龙儿,甚么波涛颺得伊。虽募求鱼不食鱼,网壶蓬户本空无,在世界,作凡夫,知闻只是个毗卢。香饵针头也不无,向来只是钓名鱼,波沃日,浪涵虚,万象箩笼号有余。乾坤为舸月为蓬,一屏云山一罨风,身放荡,性灵空,何妨南北与西东。终日江头理棹间,忽然失济若为还,滩急急,水潺潺,争把浮生作等闲。有鹤翱翔四海风,往来踪迹在虚空,图不得,算何穷,日月还教没此中。钓头曾未曲些些,静向江滨度岁华,酌山茗,折芦花,谁言埋没在烟霞。吾自无心无事间,此心只有水云关,携钓竹,混尘寰,喧静都来离又闲。晴川清濑水横流,萧洒元同不系舟,长自在,恣优游,将心随逐几时休。欧冶铣锋价最高,海中收得用吹毛,龙凤绕,鬼神号,不见全牛可下刀。动静由来两本空,谁教日月强施功,波渺渺,雾蒙蒙,却成江上隐云中。问我生涯只是船,子孙各自睹机缘,不由地,不由天,除却蓑衣无可传。媚俗无机独任真,何须洗耳复澄神,云与月,友兼亲,敢向浮沤任此身。逐块追欢不识休,津梁混不挂心头,霜叶落,岸花秋,却教渔父为人愁。二十年来江上游,水清鱼见不吞钩,钓竿斫尽重栽竹,不计工程得便休。三十余年坐钓台,钩头往往得黄能,锦鳞不遇虚劳力,收取丝纶归去来。---*---*---*---*---*---*---*---*---过往相关文章列表:证道是可以判断的(上)【公案】船子德诚:“垂丝千尺,意在深潭。离钩三寸,子何不道?”临济之“无位真人是个什么干屎橛”关于证悟。《金刚经》:“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原创声明:本公众号内容均是源于对经文的理解以及实证感悟,欢迎讨论,随喜分享。责任编辑: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XJwQXLqjrE.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