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民国小富婆她是民国第一富婆,却惨遭悔婚一生未嫁:真正独立的女人,不需要依附男人!

快过年了,肯定不少女孩子要面临七大姑八大姨的花式催婚。 在很多人眼中,“剩女”仿佛就是个贬义词。 但有这样一个被称为“民国第一剩女”的姑娘,她一生未嫁,却活得比谁都精彩,书写了一部黄金剩女的传奇。 她的身上有无数让人惊叹的头衔: 近3
原标题:她是民国第一富婆,却惨遭悔婚一生未嫁:真正独立的女人,不需要依附男人!快过年了,肯定不少女孩子要面临七大姑八大姨的花式催婚。在很多人眼中,“剩女”仿佛就是个贬义词。但有这样一个被称为“民国第一剩女”的姑娘,她一生未嫁,却活得比谁都精彩,书写了一部黄金剩女的传奇。她的身上有无数让人惊叹的头衔:近300年来最后一位女词人,中国新闻史上第一位女编辑,中国第一位女撰稿人,中国第一位女校长,当过袁世*凯的秘书,倡导过女权运动……她就是民国四大女子之首——吕碧城。011883年,吕碧城出生于安徽旌德县书香门第,四姐妹中排老三,父亲吕凤岐是光绪年间的进士。家中藏书万卷,父亲学识渊博。吕碧城小小年纪就出口成诗,画艺非凡,引得无数人拍案叫绝。吕碧城手书12岁时,父亲因病逝世,她的人生迎来重大转折。因家中没有男丁,只剩四女一母,族人以其无后继承财产为名,强霸吕家财产,甚至教唆匪徒劫持吕母。吕碧城听闻母亲遭困,临危不乱,自处求援,给父亲的朋友学生写信,历尽千辛,几番波折,最终事情得到圆满解决。一个还没及笄的孩子,能够解决家庭绝境,这种魄力实在少有。本该是令人称赞的好事,可吕碧城收到的倒是一纸退婚书。原来是她自小就许下婚约,对方觉得这个女孩小小年纪就能呼风唤雨,嫁进家门一看就不好管教,再加上家道中落,这桩婚事没有存在的必要,双方协议解除婚姻。清末民初时的吕碧城婚约解除后,母亲带着四个尚未成人的女儿投奔舅父。在当时的封建社会,女子被男方退婚,这本就是奇耻大辱。再加上寄人篱下的苦楚,吕碧城不想再仰人鼻息的生活,对封建制度鄙视不满。1903年,她决定去天津城内探访女子学校,被保守的舅父严词拒绝,说她不安守本分,年轻气盛的吕碧城一怒之下,只身逃出家门,奔赴天津。没带行李,身无分文,一个富家女子独自出门,在当时算得上惊世骇俗之举。这次出走,也成为她人生传奇最重要的开端。02在路人帮助下,吕碧城安全到达天津,得知舅父朋友住在《大公报》社,遂写信向对方求援。无巧不成书,这封信被《大公报》总经理英敛之看到,被吕碧城的惊世文采折服,亲自上门邀请她在馆里居住,并受聘其为报社第一女编辑。吕碧城工作仅仅数月,就发表诗词作品多余,词文华美,言之有物,更有男子般的豪纵之气,颇受诗词界前辈赞许。她还借助这个平台,宣扬女子解放和教育,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无数名流绅士纷纷写诗迎合,推崇备至。一时间吕碧城成为了众人仰慕的对象,在京津文化圈迅速走红,曾有过\"绛帷独拥人争羡,到处咸推吕碧城\"的一大景观。当时的她接触到大批妇女解放运动的领袖人物,其中包括女中豪杰秋瑾,两人特别投缘,情同姐妹,成就一段“女子双侠”的传奇。03为了实现心中的远大抱负,吕碧城积极筹办女学。在英敛之介绍下,她结识严复等名流。1906年,年仅23岁的吕碧城出任“北洋女子师范学堂”校长,创下近代教育史上的先例,也就是近代中国第一个女校长。△北洋女子师范学堂成立合影她倡导女子在社会中的力量不可忽视,要求男女平权,提出要“德智体”全面发展,教育学生人格独立,而不是为了学习女德、三纲五常而来。她用实际行动推动了中国女权运动的进展,在那个男尊女卑的年代,能够真正做到把心中所想付诸行动,吕碧城可谓是敢作敢为,女中豪杰。1907年,秋瑾从容就义,吕碧城悲痛不已,撰文悼念,反响强烈,因此被人告状。好在当时民国四公子之一的袁克文对吕碧城的风采倾慕不已,托父亲袁*世凯帮忙,吕碧城免受牢狱之灾。1912年,袁出任临时大总统,两人交情甚笃,吕碧城担任其秘书,这一年,她才28岁。她雄心勃勃,想要一展抱负,奈何官场黑暗,时局动荡,袁大头野心昭昭,吕碧城毅然辞官,移居上海。在十里洋场,她涉足商界,仅两三年间,就成为上海滩显赫一时的女富豪。她开始建洋房别墅,生活过得平稳自在。除此之外,她还向慈善机构捐赠十万巨金,后来在海外也曾两次捐款,用于宣传保护生态环境。04亦舒说,女人要人格独立、经济独立,才不会做男人的附庸。或许你会疑惑,能够成为民国第一剩女,吕碧城是不是长得很丑?我只能告诉你,并不是如此,她的容貌还可以算得上中上等。因其才华横溢,个性显露,追求她的名流才俊并不少。比如英敛之、袁克文、樊增祥、易实甫,李经羲等,但她偏偏谁都没有爱上。她也对自己婚姻不成的惨淡结局作出过这样的解释:“生平可称许之男子不多,梁任公早有妻室,汪季新年岁较轻,汪荣宝尚不错,亦已有偶。张啬公曾为诸贞壮作伐,贞壮诗才固佳,奈年届不惑,须发皆白何!于是,事业、才情、相貌、金钱齐全的吕碧城,东不成、西不就,渐渐成了民国时期的黄金剩女。在格主看来,吕碧城早已拥有无数男人都得不到的一切,她根本不必依附于任何男人。05没有爱情,那又何妨?她还有想要抵达的远方。1918年,吕碧城前往哥伦比亚大学,攻读文学与美术,兼上海《时报》特约记者。她开始游历欧美,行迹踏遍五湖四海,不管走到哪里,都特别注重外表和言行,穿衣打扮,尽领时代之先。她喜穿洋装,最爱绣有大幅孔雀的羽衣,她认为自己在代表中国所有女同胞,要让世人领略中国女性的风采。▲吕碧城在巴黎回来后,她将看到的种种新事物写进游记,让中国人与她一起看世界。1926年,她再度漫游欧美,此次时间长达7年之久。1928年,吕碧城参加了世界动物保护委员会,决计创办中国保护动物会,并在日内瓦断荤。▲1929年在维也纳万国保护动物大会演说时之服装1929年5月,她受国际动物保护协会之邀赴维也纳参加大会,头戴珍珠抹额,身着晚装大衣,一时风采,让人倾倒。此后,她周游列国,宣讲动物保护的理念。1930年,吕碧城在瑞士皈依佛门,法号曼智。之后几年,她回国完成多部佛学著作,刊登无数外国见闻文章。后来经历残酷战争,她再次出国,传播佛学,大方捐款,帮助难民。1940年,她由瑞士回国,准备取道香港返回内地,但因归途受阻,只好在香港住下。1943年,61岁的吕碧城在香港九龙写下了自己的绝笔:“护花探花亦可哀,平生功绩忍重埋,匆匆说法谈经后,我到人间至此回。”亲友们遵照她的遗嘱,将其无数遗产悉数捐出,用于弘扬佛法和护生之用。并依她的嘱咐“遗体火化,把骨灰和面粉为小丸,抛入海中,供鱼吞食”。06到如今,可能很少有人知道吕碧城这个名字了,她的不凡人生被时光的巨轮碾压而过。但不可否认的是,她的人生太过传奇——生逢乱世,不惧黑暗,以女子之躯,创造一番成就,不管是在官场还是商场,她都游刃有余。对于婚姻,她始终看得很淡,不适合就不迎合,没必要强迫自己,即使没有依靠之人,凭借自己强大的内心,也可以活得很好。她才配得上那一句,我不嫁豪门,我自己就是豪门。最后,愿大家能从吕碧城的故事中,得到些许启发。一个女人能够把生活过得多姿多彩,又何妨没有爱情,又何必去委屈自己凑合一生?责任编辑: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长河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hanghe99.com/a/XJwQmV7ZwE.html

(0)

相关推荐